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悠 《成才与就业》2011,(13):66-67
来自上海市商业学校国际商务专业的郑海月,参加实习已经十个月了。即将毕业的她,在上海天瞻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有限公司负责报关单证业务的工作。“我叫海月,做的是与海运有关的工作.这也算是一种缘分吧!”郑海月笑着说,“实习工作很锻炼人.它教会了我怎样调整心态去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2.
上海自然博物馆是上海市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公众社会文化交流平台,2019年8月,我有幸到那里实习,主要负责检票工作。在这次实习前,我可以说是一个社会"小白",课余喜欢"宅"在家里,只参加过一些志愿服务活动,而实习中我与许多人打交道,因此感触特别深刻。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让自己更符合新世纪人才的标准,我从大三开始就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参加社会活动和兼职实习,并在活动结束后总结经验,分析自己的不足。通过实习,我收获良多,并培养了一些职场"新人"应具备的素质。积极主动小事做起进入全新的工作环境,首要任务就是使自己尽快融入工作氛围。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也许是最便捷的途径。记得我初到通用电气实习时,上司并没有给我安排重要的工作任务,只是让我负  相似文献   

4.
作为教育学院的附小,每学期都要接待数批"准老师"开展教育教学实习工作.实习结束后,照例召开座谈会,实习老师畅谈感受,在职教师为他们答疑解惑.以往,作为"老教师",我应答实习老师的回题可谓轻车熟路.可本学期,天真的实习老师们经过对比后提出的三个"为什么",一时间竟让我无法回答.事后反思,居然感受良多.  相似文献   

5.
难忘的体验     
如何在一群新进人员中脱颖而出?我认为要"有所长"。不知不觉间,作为职场人,我已走过了5个年头,并始终工作在同一家公司。自2004年11月毕业实习时起,我便开始了在上海明华物业公司的工作历程。从一个  相似文献   

6.
正前段时间,在机缘巧合下,我争取到了在上海"小米之家"实习的机会,由此开始了我的"小米"故事。机缘巧合去实习"小米之家"是小米公司的直营客户服务中心,你一定很好奇我是怎么得到这个机会的,请听我慢慢说来——小米公司今年6月启动了为期一个月的"小米服务点赞月"活动,提供多项免费服务。我的老爸去"小米之家"贴膜,我受好友"怂恿",在前台随意问了句"是否需要实习生",于是双方"看对了眼",实习就成了!真是奇妙的缘分呐!  相似文献   

7.
正有位网友在微博上讲述了一名实习生在实习单位"拒订盒饭"的事件:在一次电视台策划会上,主任对一名实习生说,麻烦你开完会后去给大家订盒饭,按人头订,我请客。谁料该实习生竟然说,对不起,我是来实习导演岗位的,这种事我不会做。不少网友纷纷跟帖说,当今的一些90后毕业生不懂礼貌,太自我、目的性强,不会与人相处,在实习中拈轻怕重、好高骛远,不愿从艰苦的一线工作做起;但也有人认为,这是新一代职场人拒绝职场"陋习"、  相似文献   

8.
"只要相信自己,努力地去学习,就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人生总是有很多新的起点。2006年夏天,我踏上了我人生中的又一个新起点——结束三年专业学习,参加实习。工作并不简单清楚地记得那是2006年的7月11日,我来到珠海市维佳联运上海分公司,开始了第一天的实习。部门经理给我安排了第一份工作——把一些数据输入电脑,再把航线编号背一下,做完后就  相似文献   

9.
<正>2010年6月初,我来到泰国红统府PATAMAROJ中学开始了自己的对外汉语教学实习工作。经过那段时间的汉语教学,我深深地明白了知识学问的浩如烟海,更是深刻体会到"教学相长"的厚重内涵。  相似文献   

10.
正每次面试应届毕业生的时候,我都会先让这些应聘者做个自我介绍。这时候,我总会听到这样的声音:"我是××学校的,我在××实习过,我是××社团社长、学生会主席。""我是××学校的,在××实习过,还在××实习过,现在去了××。"  相似文献   

11.
正我学的是金融财务与管理专业,刚进大学不久,学长就告诉我:"金融行业虽然不错,但将来心仪的工作并不好找,竞争也很激烈,所以一定要提前准备,在校期间多去大公司实习。"学长的话很实在,我铭记在心。我很早就开始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规划。除了认真对待学业,我还参加了学校里和专业学习紧密相关的社团,课余时间也用在团队学习和团队活动上。到了第二年暑假,听说与社团有合作关系的立信CMA将开办暑期班,教授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课程,学员还能得到去知名企业实习的机会,我想这正好可以弥补我没有实习经历的软肋。由于我的学校不在上海,而暑期课程会将学员集  相似文献   

12.
仇荃 《成才与就业》2012,(Z2):99-101
案例临近毕业,眼看周围的同学升学的升学、实习的实习、就业的就业,王森却还拿着简历往来于各种校园招聘会和人才交流会。"我去应聘的单位不下几十家了,但不是薪酬太低,就是工作时间不稳定,所以我迟迟没有签约。"嘴上虽然这么说,王森私下里在与室友交流的时候却坦言,其实他也不知道什么工作适合自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一年前,就在班上的同学大都趁着双休日和寒暑假到各个单位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合肥工业大学在实行学分制的过程中,作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金工实习教学所采用的"分散 集中"的实习模式、工种轮换表的排定方法、学生纪律管理和成绩评定方法,并阐述了由此产生的种种问题。提出了"集中 分散"实习和"三学期制"的教学模式,以及做好实习前的动员和安全教育工作,按加工工艺规律进行"捆绑"式的工种轮换方法,增加个别工种的实习机床,丰富实习内容,统一指导教师的教学进度,实行学生挂牌实习等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看着日历一页页翻向那个打着圈的开学报到日期,我在庄臣全职实习的日子快要结束了。可以说,我很幸运能获得在外企实习的机会,虽说这段实习经历占用了我整个暑假,但我得到了更多:合理的报酬、同事的友谊、光彩的履历和一件头等重要的事——我找到了外企里面最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氛围。在开始这次实习前,我没有任何外企或是本专业的实习经历,幸运地拿到录用通知时虽然很高兴,但心中也不免有些忐忑——我能融入工作团队吗?我能适应外企的快节奏工作吗?我能与比我年长且资历很深的同事和睦相处吗?当时  相似文献   

15.
在大多数"90后"为实习、工作忙碌时,20岁的谈晓芸已经是上海慈善界小有名气的公益事业组织者了。如今,她又多了一个头衔——上海谈晓芸文化艺术交流工作室创始人。"慈善是我一辈子要去做的事情,成立工作室就是用商业的模式来支撑我这个想法,我想这个应该叫公益创业吧。"谈晓芸如是说。走进慈善的大门16岁时,谈晓芸创立了一个名叫"上海天使  相似文献   

16.
在德国实习     
<正>2015年10月,我前往日本东北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研二那年,我成为德国波恩大学的一名交换生。其间,不会德语的我在德国实习了三个月——勇敢走出在德国当交换生时,我的课程比较少,因此有不少可以灵活支配的时间。有一天,我约德国朋友外出游玩,可她说不行,原来她刚在招聘网站上找到一份实习工作,第二天要去实习,需要先做一些准备工作。我之前从没想过在德国实习,但那天与她的对话,就像是突然燃起的小火苗,让我对实习有了兴趣。  相似文献   

17.
《成才与就业》2012,(12):18-19
正"职业体验"归来,难抑激动,肖霞写来了以下文字——6月的上海,已是骄阳似火,夏天并未放慢它的脚步。在这样炎热的季节,作为一名社区工作与管理专业的新生,我有机会走进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体验了一回"职业指导师"的工作。由于还未参与过相关岗位实习,对于就业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现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了提前适应工作,我早在去年暑假就开始寻找实习单位。通过自己的努力也找到了本地一家三星级酒店进行实习。但是,实习过程中的种种问题让我感到力不从心,也让我深感茫然和无助。  相似文献   

19.
还没毕业,我就有幸经我们工商外国语学院就业处推荐,进入上海宝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实习。我很珍惜这个实习机会,因为一个大专生能进入这样的大公司锻炼实属不易,相信谁都不会放弃的。从实习到现在也快一年了,虽然我只是一名小小的业务助理,平时主要协助党建主管和配置专管开展工作,从事的也大多是事务性工作。但是,对我而言,工作没有什么大小之分,每一种能让我学到东西的工作就是重要的工作。所以,我兢兢业业地做着每  相似文献   

20.
刘剑 《成才与就业》2011,(10):38-39
实习,是每个学生在正式工作前都可能经历的一个阶段。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作为一名"准职业人",不能只是纸上谈兵,更要通过实习的历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帮助自己褪去一些学生气,增添一份职业人的成熟与专业。我是一名传媒专业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我非常珍惜每一次去电视台实习的机会,并且投入了百分之百的热情。我可以问心无愧地对自己说:我真的努力了。正因为这样,每段实习经历都让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