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常斌 《职业》2007,(21):88
钳工是使用钳工工具、钻床等按照技术要求对工件进行加工、修整、装配的一种职业,它的特点是灵活性强,工作范围较广、技术性强,操作者的技能水平直接决定了加工质量.已经掌握了的技能对新技能的形成产生的影响,叫做技能的迁移.迁移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起促进作用,即正迁移,也叫助长性迁移;另一种是先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起干扰作用,即负迁移,也叫抑制性迁移.在生产实习教学中,善于运用迁移规律,促进正迁移,克服抑制负迁移,对实习教学任务的完成,缩短教学周期,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化学课作为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具有较大的帮助.职业教育改革要求,文化基础教育要更加注重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保证必要的实验和社会实践环节.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由此可见,学生将来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具备化学知识的迁移能力.因此,迁移在化学教学中的意义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谷利红 《职业》2012,(17):49-50
高职学生已经具有多年的学习经历,每个人也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先前的学习对当前的学习产生影响,或者当前的学习会对今后学习产生影响,这种现象就是迁移。迁移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已获得的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起促进作用,有利于新知识的掌握,叫正迁移。一种是会有消极干扰作用的,叫负迁移,表现为过去获得的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起阻碍作用,使知识的学习发生困难。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努力实现正迁移,而防止负迁移,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张全政 《职业时空》2008,4(3):34-35
“迁移”(transfer)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人们在一种情景中所获得的知识,可以影响到随后学习的另一种知识的现象。语言迁移理论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它是指在外语或第二语言学习中,学习者由于不懂或者不熟悉目的语的规则,而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于母语的句型和交际策略来处理目的语信息的现象。外语学习中的迁移有两种: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指的是已经掌握的知识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的积极影响,当母语的某些特征同目的语相类似或完全一致时,往往出现正迁移,正迁移有利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负迁移指的是已经掌握的知识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曹美娟 《职业》2013,(21):171-172
学习迁移作为一项策略,能有效促进职业中专英语教学。通过处理好语言迁移的正负关系,协调好知识迁移的顺逆影响,发挥环境对迁移的积极作用,有效发挥学习迁移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迁移是学生学习和技能训练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迁移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起促进作用,即正迁移,也叫助长性迁移;另一种是先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起干扰作用,即负迁移,也叫抑制性迁移。在生产实习教学中,善于运用迁移规律,促进正迁移,抑制负迁移,对实习教学任务的完成,缩短教学周期,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迁移是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获得产生影响的一种现象,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先前学得的经验,包括知识技能对现实态度和行为起促进作用的是正迁移,起反作用或干扰作用的是负迁移。迁移现象广泛存在于教学之中,但  相似文献   

8.
初中语文教师应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迁移者,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感情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语文的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知识可视化是将隐性的知识直观地呈现给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知识可视化尝试让学习者用图像、视频、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形式将知识重建起来。有些学习者甚至把知识可视化当成一种学习的工具迁移到英语学习中。VR技术可以创设真实的情境,刺激多种感官与认知,使语言学习者潜移默化地学习文化,开阔视野,进一步提升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研究成果表明,知识可视化技术支持下的VR技术为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
语言迁移是外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促进外语学习,负迁移则妨碍外语学习。母语迁移在二语习得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伴随着二语习得的整个过程。本文分析了各个层面上出现的母语迁移现象,提出了对母语迁移的认识,即迁移可以作为学习策略。并指出,在英语学习中适当进行双语对比,充分利用母语迁移的正效用,努力克服母语迁移的负效应,对英语素质的提高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英语和德语都属于印欧语系,并且这两个国家在历史上的密切联系使得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有着很大的相似性。语言迁移理论表明,当目标语与已习得语言之间有相似性时,已习得语言会对目标语的学习产生正迁移。当学生在有了多年英语学习的经历后,英语方面的某些知识、语法点会对之后对德语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通过分析英语在不同方面对德语学习产生的正迁移,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并且更好地利用这些正迁移,加快德语学习的速度,降低德语学习的难度,提高对德语知识掌握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2.
鲍娟 《现代交际》2011,(3):23+22-23,22
很多二语学习者在经过数年的学习之后,词汇能力大都会出现停滞不前甚至退步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词汇认知的石化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要素不是单一的,内因和外因都对其有所作用。内因主要是由于地域差异和母语负迁移造成的;外因则涉及的因素较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如下的途径防止石化的产生:1.提高词汇输入质量,降低母语负迁移;2.创造词汇输出的机会,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3.注重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同时输入。  相似文献   

13.
卢永余 《职业》2007,(36):67
迁移是学生学习和技能训练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迁移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起促进作用,即正迁移,也叫助长性迁移;……  相似文献   

14.
吴仁高 《职业》2014,(27):25-26
技工院校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感知慢、理解难,学习兴趣缺乏,而体验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通过创造情境、设计问题、交流感悟、归纳总结等环节实现知识迁移,将抽象理论具体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最终达到提高学习兴趣,掌握知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赵阳 《职业》2008,(21)
物理学的教学目的,不仅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迁移能力.由于技校生现在使用的人教版教材难度接近高中课本,初中毕业的他们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迁移原理,对缓解物理知识难教难学的状况、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倪博 《现代妇女》2014,(9):156-156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入正向迁移理论是一项具有重要作用的教学方式,在正向迁移理论应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原则上,将正向迁移理论的认知策略、普遍语法、最小方案和无知假设等几个主要观点进行充分的应用在英语教学上,从而不断的提高英语教学效率,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和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陈安妮  聂丽玲  吕林 《职业》2012,(26):106-107
一、落实巩固性原则的必要性 巩固性原则,就是通过教师生动有趣的教学,运用教具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教材内容,并能使其随时在记忆中再现,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新知识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对原有知识的巩固,就无法接受和掌握新知识.只有把学过的重要知识牢固地保持在头脑中,才能运用于今后的学习实践.  相似文献   

18.
李明华 《职业》2012,(26):129
教学导入是教学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启发、激励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是将学生由非学习状态转入本堂课学习的准备阶段.教学导入技术的研究、提高和发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教学导入技术的构成 教学导入的方式是在深入钻研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学生心理特点和分析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确定的.每种教学导入方式都应从教学目标出发,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教学内容,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产生寻求答案和成功的迫切心理,促使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技能效率的提高.典型的教学导入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  相似文献   

19.
对于学习过英语的阿拉伯语学习者来说,已有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思维方式会对阿拉伯语学习产生影响,即"正迁移"和"负迁移"。学习者应增强正迁移功效,缩小负迁移影响,使双语学习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正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学习获得新知识,验证巩固原有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它还能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实验的这种作用是其它教育无法替代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如何选好实验,用好实验,做好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是化学教师教学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