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济法的法经济范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是法领域中争议颇大的一种法现象,一些费解的经济法难题目前仍未走出法理论盲区,其中最基本的问题乃经济法的法经济范畴问题,亦即与经济法本质和属性对应存在的经济关系问题。对此应形成的认识是;一、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两种体制前提下的经济法目的是截然相反的,并且是矛盾和对抗的,这就决定了双重法经济前提要在经济法一体上求得共存缺乏可能,经济法不可能具有彼此对抗的双重法经济人格;二、民商关系的高度发达和经济资源的权力分配是经济法产生和存在的法经济前提;三、中国经济法概念的提出有别于前苏联及东欧国家经济法产生的经济背景,也有别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产生的法律背景,这两种特定的经济与法律背景条件造成了对中国经济法的审视和思考必须有自己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经济活动中从来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平等的主体,平等主体只是法律对经济活动主体的一种拟制。经济法公开承认主体的不平等性与差异性,存在强势和弱势主体。经济法对这些主体进行限制与保护,形成其独特的模式。经济法公平价值的建立,昭示着模式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模式现代化历程和特点告诉我们,经济法强、弱势主体限制与保护模式是经济法史上两大理论的完美结合,精准定位“市场之手”和“政府之手”作用的领域与限度,深刻揭示经济法的真正作用,引领经济法走向正确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3.
哈耶克的自发秩序观实际上是他对古典自由主义学者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并且建立在“进化论的理性主义”和“无知”的知识观的基础上的。自发秩序独立于任何特定的目的,自发秩序具有“理性不及”的特点。经济法是市场自发秩序赖以形成的规则系统,哈耶克的自发秩序观使我们对经济法有关国家的功能与定位,经济法的价值目标有了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4.
独立与融合是经济法30年发展历程中的两个主要特征.寻求独立的经济法地位是经济法学者一直努力的目标,但直到目前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融合是现代经济法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必然和基本途径.经济法及其学科的发展需要处理好独立与融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在新形势下必须对政府的定位、经济法的体系等进行新的调整和完善,才能适应转型时期的发展要求,更大程度的发挥经济法在转型期的作用。因此,经济转型期政府如何定位,经济法的体系和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之间的关系如何定位,成了经济转型期经济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下经济法若干问题的探讨梁太波一、加强经济法建设及其理论更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将改变计划经济时期事务繁琐的状态,而把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作为其主要任务。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从国民经济前提出发,对...  相似文献   

7.
国家干预经济,主要是通过经济法来实现的,经济法反映的特殊法律关系,正是国家与市场关系在法律层面上的体现,反映了经济法的国家观。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的效率与秩序,一方面,在经济法指导下,国家成为了市场秩序强有力的维护者,市场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者,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制定者;另一方面,国家公权力又受到了经济法的定位和限制。总之,经济法的国家观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价值诉求。在经济法的调整下,国家不断改进着权力的行使方式,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设备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日益重要。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设备管理考核指标已满足不了设备管理的要求。特别是设备管理中的技术经济指标体系考核 ,存在片面和缺陷 ,只重视设备的技术管理 ,对价值管理重视不够 ;定性的检查项目多 ,定量的检查项目少 ;考核指标随意性很大。困此 ,有必要对设备管理指标体系进行重新设置 ,以使各项指标的考核真正起到激励与约束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校成人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转换和更新观念。高校成人教育工作者转变与更新观念,就是要破除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束缚成人高教改革与发展的旧观念,树立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新观念。这些新观念应包括:(一)教育产业观和经济效益观。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关于计划、市场和计划经济、市场调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的体制。然而,人们对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认识并不一致,还存在着一些分歧,诸如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结合最终便是搞完全的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结合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等等。因此,在研究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结合的方  相似文献   

11.
经济法的价值问题,一直是法学界研究的重点。学者们对之历来有不同的解读和表达,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角度分别来观察,经济法的价值也必然呈现出多元化特征。然而,就本质而言,讨论经济法的民生价值似乎更能体现经济法的特有属性。从经济法产生的经济、政治及法哲学思潮来看,民生显然应当是经济法的本真价值。保障人的基本生存、平衡人与人之间的强弱差异、追求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是经济法民生价值的三大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2.
在政府采购制度中,其采购主体、采购目的、采购权、采购原则和采购程序等方面既不同于以往民事法律制度,又区别于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法律制度,具有明显的公、私法相融合的现代经济法精神的政府商事法律制度特征。政府采购制度是政府商事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结合我国《政府采购法》的具体内容,进一步探讨政府采制度的法律特征,目的在于以现代经济法之理念和精神来认识和理解我国《政府采购法》,努力使政府采购行为真正纳入法治轨道。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理论家不仅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经济周期性波动现象,而且关注并探讨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周期性波动问题。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理论的基本原理,并善于汲取前人理论精华,努力拓宽理论研究视野,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理论。  相似文献   

14.
传统经济法理论是以经济为出发点和核心,其经济法的存在价值是通过经济法授予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力对市场经济缺陷进行弥补,以实现社会经济在国家干预下的发展。但是,这一学说的经济法受经济役使,被定位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下的经济领域,经济发展成为经济法的导向。实际上,经济法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是法学界之经济法,并非以经济为其要旨。法学界之经济法有着独特的调整主体、调整工具、调整对象、调整目标和调整价值,是通过市场调节机制和国家协调机制从社会经济关系各主体间利益和需要的经济法权要求入手来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法。  相似文献   

15.
对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产生与发展及与其它相关部门法的关系等诸多基本理论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分歧。本文从经济和法律的依存关系中,特别考虑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背景,认为国际经济法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国家干预下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对其历史、现状和发展作了阐述。此外,通过探讨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国际商法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自己对国际经济法调整对象三个层次划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经济法思想史对中国经济法治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经济法产生的理论,学者的分析多集中于经济法产生的经济与社会基础,而较少论及甚至忽略了其思想基础。法律精神是法律制度的核心。在经济法的产生中,经济法思想史所起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根据对经济法产生所起作用的不同,经济法思想史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经济法思想史对中国当前进行经济法治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对时空范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经济法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进行分析,以新的角度肯定经济法存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时空范式作为一种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和遵循的理论体系,是经济法运作和其他部门法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时空范式既是一种方法论,也是一种认识论,时空是经济法运动发展的存在形式,时空与经济法的运动发展是不可分割的,经济法在时空范式指引下必能实现现实性与超前性的统一、实现本土化与全球化的统一,实现社会整体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8.
我国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刑法观念,有一些已经不能适应现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刑法观念需要更新.要改变强调作为阶级斗争工具的刑法观,树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刑法观;要改变单纯以危害统治关系为标准的犯罪观,补充以危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准的犯罪观;要改变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刑罚观,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刑罚观.  相似文献   

19.
经济法概念之所以不能统一,是因为学者们从调整对象,调整方法和法律规范体系等视角进行观察分析,而经济法的首要特征是其经济理性。从经济理性的视角能够对以往经济法概念进行正确认识。因此,有必要从经济理性的角度审视经济法概念。  相似文献   

20.
对经济体制作比较的书籍一般把经济体制分为两大类,即:资本主义市场调节经济与社会主义中央计划经济。两种体制下的失业存在着有趣的差异,这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劳动力组成的人口统计以及社会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