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然非诉讼解决纠纷机制在人类制度文明史中由来已久,但概念化的ADR方式则源于现代美国人的制度创新.通过司法ADR,美国人促进了以公正与效率为核心内容的司法正义价值在更广泛意义上的实现.ADR在民商事纠纷解决中显示出来的独到优势也使其能够在众多法治发达的国家倡行.构建我国司法ADR机制,必须立足于ADR与诉讼的价值互补关系,突破传统民事诉讼法的诉讼调解模式,建立起组织健全、权限明确、程序规范并与诉讼机制相协调的独立的司法ADR机制.  相似文献   

2.
审前程序的独立价值与我国审前程序的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西方国家司法改革的内容来看,审前程序对于纠纷解决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而我国民事司法改革中审前程序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特别是对审前程序纠纷解决的独立价值方面重视不足。这主要归因于理论界对审前程序独立价值研究缺乏深入,对相关制度建设也较少论证。本文结合西方国家司法改革中对审前程序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审前程序的法律规定,阐释了审前程序独立价值及其重要意义,以及提出了相关制度建设的建议,希望有助于完善我国审前程序,发挥审前程序独立价值及功能,从而为高效、经济解决民事纠纷的司法目标实现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督促程序是民事诉讼中的—项重要制度,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其电子化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督促程序的电子化改革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促进互联网纠纷的解决、分流案件、节约司法成本,在这方面,德国的改革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我国可以对督促程序在适用范围、申请方式、申请费用等方面进行调整,并通过实践中的试点进一步促进该制度的完善和适用.  相似文献   

4.
纠纷解决替代方式(ADR)在美国经济民事活动领域中早已开始实践,它起因于通过中立的第三者协助争议当事人双方解决他们之间纠纷的过程.从对美国经济活动中运用ADR的状况分析可以看出,合意解决纠纷方式在美国已不再停留在一种法律的确立上,而是开始了从具体的形式、程序设计、机构设置、人员培训以及相关效力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就我国而言,创立新的ADR方式,以及为已有ADR提供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现代法治要求的规范和保障,应成为目前法治建设之重要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5.
在司法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成为一个热点议题,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势在必行。民事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程序具有非讼性、合意性、简便快捷性、严谨性等特点。它有增强诉讼外调解协议的效力,为强制执行提供依据;促进民事调解制度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维护稳定和谐的社会局面;衔接调解制度与诉讼制度,促进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与健全等功能。充分了解司法确认机制在实践中的运行状况以及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对于更好地发挥该程序的功能、体现其价值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ADR具有灵活解决纠纷、合理分配司法资源、降低纠纷解决成本等功能,引进ADR的先进经验对重塑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不公正、违法等ADR消极面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现代司法理念的重塑——回归程序正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不完善的程序正义,其程序与程序所实现的实体是两个互相无法包容的价值体系.而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程序正义却始终没有得到重视,这大大影响司法作为解决纠纷、实现社会正义的功能的发挥,也阻碍了当前司法改革的顺利进行,重申程序正义的独立价值是当前司法改革所无法逾越.  相似文献   

8.
当下人民调解制度已无可逆转地走向凋萎,加之人民群众的“法意识”从模糊走向具象,亦加剧了“诉讼爆炸”现象.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似一股“学术运动”,一度引人瞩目,但终因与诉讼制度不衔接、零散不成体系等原因而深陷泥淖,众多人民调解组织处于半工作甚至闲置状态.文章以法院功能改革为切入点,构建立体化纠纷解决机制,推行柔性司法,让法院能够为当事人提供多样化的程序服务,赋予并尊重当事人解决纠纷的自主性.它的推行可有效缓解诉讼压力,深入化解矛盾,稳定社会,满足群众对多元化纠纷解决之方式的需求,也是人民调解制度改革与前进的价值坐标.  相似文献   

9.
扩大当事人的诉权保障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但司法资源的有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如何在纠纷解决与司法资源的利用上寻找一个平衡点,成为现代法治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非诉讼纠纷解决(ADR)作为一种替代性的纠纷解决方式,在各国的民事司法改革中备受关注.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应在民事诉讼法修改的大框架中统筹考虑,以确保我国整体纠纷解决机制趋于合理与完善,从而使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林事纠纷包括林权纠纷和森林资源保护纠纷。林事纠纷的特点决定其司法救济应当有特殊的制度安排。目前我国林事纠纷的司法解决机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林事纠纷的公正有效解决。林事纠纷司法解决机制重构的方向是司法专门化,建立不同于森林法院、林业审判庭的环境法院,以应对林事纠纷对于程序的特殊要求,减轻普通法院的工作压力,满足特殊价值保护的需要。新型林事纠纷司法解决机制的基本内容体现为:组织结构的相互配合,管辖范围的一体化,程序机制的一体化和政策形成机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