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朋友,您到过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德宏傣族地区吗?您看过著名的傣族舞蹈家刀美兰表演的孔雀舞吗?倘若在泼水节的时候,您踏进西双版纳的首府“黎明之城”——景洪,可以听到娓娓动听的歌声,看到姑娘们身着绚丽的孔雀彩裙跳孔雀舞的优美舞姿。这时,您就会更加感到,您已经置身在这美丽的“孔雀之乡”了……云南傣族聚居区素有“孔雀之乡”的美誉。傣族人民一直保持着饲养孔雀的习  相似文献   

2.
龚锐 《民族研究》2003,(2):36-43
如果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双版纳傣族的宗教生活做一个总体的回顾,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西双版纳傣族的小乘佛教正处于日益世俗化的进程中.文章以西双版纳三个傣族乡镇的宗教生活为田野调查个案,并对这三个个案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中得出西双版纳傣族的宗教生活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世俗化的倾向.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来探讨社会转型时期西双版纳傣族的文化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云南西双版纳不仅被誉为"天然植物园",而且有"动物王国"之称.在西双版纳的密林里,有各种名贵的珍离异兽;勐旺、易武、勐养和勐腊的深箐中,还栖息着野象.西双版纳产象的历史很久.远在唐代,这里出产的象就已经很多,当地的傣族人民把野生象捉回,饲养繁殖,成为"驯象".因此,那时傣族民间普遍养象,用它驮载重物走远路,如内地养牛马一样平常;并且用象耕田,唐人樊绰《蛮书》中就有记载.傣族地区出产的象还输到内地作运输工具.元明时期,傣族经常用"驯象"和象牙作为纳给中央  相似文献   

4.
哪个民族都离不开水,傣族与水更有不解之缘。你看,竹楼错落的傣寨,不是濒临河溪,便是依傍水塘。傣历新年,叫作泼水节。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水是吉祥幸福的象征。泼水节,传说就是由以水灭火,消除灾祸而来。节日里,整个西双版纳水花飞腾,人们把美好的祝愿凝聚于水,对着相识与不相识的人拨洒;青年男女把爱慕之情寄托于水,向情人身上拨洒。实际上,泼水节是由以水洗佛像而来,可见,水又是纯洁神圣之物。你如果到一些傣寨看看,就会发现,每个寨子的水井,都受到特殊的宠  相似文献   

5.
一个初冬的日子,我在西双版纳勐海县格朗和的一所哈尼族(当地又称为僾尼族)的中心小学里,认识了傣族校长周德俊。从此,我们两个成了要好的朋友。说也奇怪,也许是因为我们之间太熟悉了,虽然听到他很多的事迹,也知道他是先进工作者,又参加过全国文教群英会,却没有觉得他怎样的英雄,怎样的不平凡。然而,自从学习了雷锋的事迹以后,在我脑子里却总是萦绕着他,萦绕着他在那里办学的那些事迹。  相似文献   

6.
傣家乐 西双版纳旅游新时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密密的寨子紧相连,那弯弯的江水碧波荡漾,一只孔雀飞到了榕树上哟......”这首优美动听的老歌曲,曾令多少人对西双版纳魂牵梦萦。如今,随着坐落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罕镇(橄榄坝)的国家4A级风景区西双版纳傣族园的横空出世,奇景又真实地再现在人们的眼前。特别是2001年该园推出“学一首傣家歌,跳一曲傣家舞,吃一顿傣家饭,住一宿傣家楼,观一次傣家景,干一回傣家活,泼一身幸福水,做一天傣家人”的傣家乐民俗旅游专项服务,更是倍受游客青睐,迅速火爆,成为西双版纳民俗旅游的一面旗帜和新时尚,同时也成为推动边疆地区民族致富和景区村寨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奇招”。  相似文献   

7.
关于叭真及其与坤真、坤壮和陶真关系的重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叭真是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史籍《泐史》中提到的西双版纳历史上勐泐王国的创建者,西双版纳的傣族民众和我国研究傣族历史的许多学者也据此认为,叭真在西双版纳建立了第一个傣族  相似文献   

8.
刀世勋传奇:从末代傣王到语言专家文/刘增林摄影/马克刀世勋,傣族著名人士,曾任云南省西双版纳地方政权的领主“召片领”及车里宣慰使。1944年2月正式袭位,成为西双版纳地区的最后一位傣王。如今,刀世勋已经是我国著名的傣族历史、语言专家。他是如何走过这段...  相似文献   

9.
公历四月中旬,有一个傣族的年节叫"泼水节"。我们也许对此并不陌生,可"泼水节"究竟是怎样来的呢?傣族人民又是怎样过的呢?恐怕我们就知之甚少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泼水节,也就是傣历的新年。(傣历,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以六月为首。规定太阳进入金牛宫的那一天为泼水节。)傣语叫作"京比迈"。庆祝活动三至五天。节日中,除唱歌跳舞外,还有"堆沙"祈求丰收,"丢包"男女求爱,"赛龙舟""泼水"祝福等活动。其中的泼水为盛,因而名为"泼水节"。泼水节最初起源于印度,曾经是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随着婆罗门教和佛教的传播,泼水节传到缅甸,再传到泰国,老挝和我国云南省傣族地区。可见泼水节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寒假去西双版纳,除了饱览美丽的自然风光,还为一道独特的风景钟情,那就是做着小本生意的傣族妇女们。走进西双版纳,不论是农贸集市,还是街头巷尾,都可以看到身着传统民族服饰———筒裙的傣族妇女在做生意:要么卖菜,要么卖水果,要么卖烧烤。不论在哪儿,她们都是一种点缀。美丽的筒裙将本来就很漂亮的她们衬托得更加亭亭玉立,即使是在市场做生意,天性爱打扮的她们也总是将自己装扮得漂漂亮亮、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这一点恐怕令其他民族的妇女望尘莫及。因而,她们一在市场上出现,整个市场就亮丽起来,生动起来。在傣族的传统观念中,农才是“本…  相似文献   

11.
五一假日期间,首都市民和来京观光的游客在北京中华民族园与来自云南德宏州的领导、傣族同胞一起,共度具有浓郁傣家风情的传统佳节———泼水节,泼水狂欢使每一个游客置身于南国风情之中。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国家驻华使馆的工作人员也前来参加泼水节狂欢。据悉,中华民族园傣族泼水节活动将持续到十月底云南德宏州与北京中华民族园共同举办“泼水节”@龚志祥  相似文献   

12.
泼水节一过,正是云南边疆傣族地区最忙的生产季节。我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首府芒市出发,穿过长着榕树、咖啡和香茅草的壩子,迎着人们劳动的歌声和布谷乌悦耳的欢叫,来到了芒市河畔的风平乡。风平乡的五百多户傣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  相似文献   

13.
火把节漫笔     
节日,是民族的盛典。在中华民族这棵大树上,各民族都以自己独特的节日风俗而大放异彩。我曾经领受过跑马溜溜的山上藏族“转山会”的虔诚;观光过苍山洱海边白族“三月街”的风流;接受过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的洗礼;体验过大小凉山彝族“火把节”的狂欢……这些,都给我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其中,最为热烈,最为奔放的莫过于“火把节”了!  相似文献   

14.
我和几位同志来到西双版纳的景洪后,一天,正在吃饭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傣族青年递给我们一张翠绿的梖叶请柬,上面用傣文整齐地写着:二月十五日是个吉祥的时辰,沾巴花开放了,蝴蝶就要随着花朵飞奔,我在清洁的竹楼,恭候着北京的客人,来为我儿子婚礼干杯。康朗甩启我们知道傣族诗人康朗甩邀请我们参加他儿子的婚礼的消息后,都怀着无限喜悦的心情按时出发了。当我们沿着澜沧江畔,涉过没腰的流沙河,来到依山环水的曼洒村时,康朗甩早站在他  相似文献   

15.
西双版纳有绚丽多姿的风光,更有叫人心驰神往的傣族风味饮食. 傣族人喜吃糯米,用糯米做的黄米饭、年糕、毫诺索(糯米粑粑)、米干、米线等食品颇有特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香竹饭. 香竹饭是用西双版纳一种本身会发香味、象青笋一样粗细的竹子做的.先把香竹按两个竹节砍下,在  相似文献   

16.
路崎岖,颠簸起伏,我乘坐的汽车摇摇晃晃地行驶在孔雀的故乡———西双版纳。“西双”傣语为十二,而“版纳”意指一千份良田。在16世纪时,傣族土司将田地重新分割为十二个田单位“版纳”,这12块富饶肥沃的宝地被后人统称为西双版纳。四月的西双版纳,犹如北方的盛夏,最高温度可达37℃。景洪是傣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景洪”为傣语译音,意为“黎明之晨”。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曾来西双版纳传经布道。某日,他沿着奔流的澜沧江向北走了一整夜,黎明时分来到一个地方,看到成群的孔雀漫天飞舞,一派欣欣向荣景象,深有感触,遂将此地称作“景洪”。傣族…  相似文献   

17.
编写少数民族简史、简志和民族自治地方概况是各族人民的一件大喜事、是民族工作的一项政治任务,思茅地委认为编写傣族史、志与西双版纳自治地方概况也是地委的任务,必须加强具体领导和帮助,以便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这样,地委决定  相似文献   

18.
傣族的节日     
泼水节:傣历新年这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节日。时间在傣历6月,公历四月中旬。庆祝活动三至五天。第一天叫“桑刊日”,意思是送旧,最末一天是迎接“日子之王”的到来,即新年元旦。中间几天是介于两年之间的空日。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堆沙,泼水,丢包,赛龙船,放火花,点孔明灯及歌舞狂欢等。关于泼水节的来历,傣族民间有着许多优美的传说。其中有一个传说是这样的,很早以前,傣族地区有个凶恶的魔王。他自恃妖法过人,横行霸道,鱼肉百姓。但终于被他霸占的七位妇女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南边境的茶叶生产一向以现在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地区为中心。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双版纳茶叶的加工、批发和运输,几乎都被云南的中国人——汉族人和穆斯林所垄断,他们控制着中国和东南亚高地市场之间的远程贸易。西双版纳是傣族人的故乡,傣族居于平坝,信仰佛教,他们在狭窄的山谷栽培水稻,在坡地种植茶叶。哈尼族、基诺族及其他山里人也种植茶叶。西双版纳的茶叶通过现代的和前现代的交通工具非凡的接力作用,远  相似文献   

20.
陈曦 《民族论坛》2006,(4):46-49
西双版纳的热带风情,香格里拉的雪山美景,五百里浩淼的滇池,狂欢的泼水节,神秘的火把节,这些都不足以诠释云南这个奇特的地方。云南是一个使人的视觉和思维不知所终的地方。旅游虽然各有目的,但预先的定位往往会在旅游过程中被弄得失去了中心。在云南,我就有这样的经历,一颗本想饱览山川秀色的心却被那争奇斗艳的民族服饰占去了一大半。云南服饰四大怪云南服饰之奇、之绚丽多姿在全国大概是绝无仅有的,与“大同世界”的服饰相比,它是那么使人好奇、迷恋乃至倾倒。云南的服饰在云南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据《云南十八怪寻踪》一书,十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