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晋商这一历史课题引起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明清时期,山西商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在将整个中国版图纳入视野之内时,积极从事外向型经营,不失时机地和外国人做买卖。从政治、经济、社会和自然地理等方面多角度地分析,明清晋商对外贸易伙伴主要集中于蒙、俄。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中国商业达到了顶盛,其中晋商、徽商最负盛名,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两者在价值观上却有明显的差别:晋商"学而优则贾"、微商"贾而好儒"。不同的价值观源于其不同的民俗民风、历史条件以及与官府的紧密程度。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最有势力的商人是徽商和晋商,他们积累了大量的商业资本,是当时资财最富有者。因此,探讨有关徽商、晋商的问题,对开展我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是必要的。本文拟对晋商及其商业活动作一简单评介。  相似文献   

4.
晋商是对历史上成名的山西商人的称呼。在明清年间 ,晋商曾盛极一时 ,商贸足迹遍及华夏大地及欧亚大陆。在传统农业社会 ,晋商的发迹和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不少晋商出身于农民家庭 ,并擅长农产品贸易 ,晋商的根深深地扎在农村 ,晋商和农业、农村、土地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相似文献   

5.
文化信仰与商帮治理:明清时期晋商、徽商比较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益赫  葛扬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6):43-47,107
历史比较制度分析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经济现象的历史演变规律。我国明清时期以晋商和徽商为代表的商帮模式,集中体现了中国式商业文化的特征。分析这两种商帮模式的不同,可以帮助我们有效了解文化信仰对商帮治理的不同影响,进而对当前企业治理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海瀛 《晋阳学刊》2009,(4):122-122
明清时期,晋商富甲天下,位居全国十大商帮之首,称雄商界长达500年,在世界商业史上,是堪与犹太商人、威尼斯商人媲美的商业集团。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海内外有识之士就对明清晋商不断地研究、挖掘。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学术界和社会上对晋商的研究更加重视,呈现成果迭出、影视屡播、参与者日众的可喜局面。最近,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高春平积20余年研究之功力,纵论晋商古今,洋洋60余万字的《晋商学》一书由山西经济出版社正式出版,成为晋商研究领域可喜可贺之幸事。阅览之际,倍感后学有人。高兴之余,欣然一序。  相似文献   

7.
晋商是明清之际的大商帮,受制于历史条件,却呈现出不同的特质,主要体现在经商区域、所经销的商品种类、从业者的身份等方面。以上概念得以明确,对认识晋商的发展历程具有常识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晋商作为明清时期一支大的商帮,不仅在商业领域辉煌卓越,在教育领域也有值得借鉴之处。在教育价值、教育对象、教育目的及教育方法等方面,晋商都有所突破,给后代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对磁州窑生产经营的记载非常罕见。将残留下来的个别明清时代的相关文献记载与民国初年对磁州窑所作的全面调查进行互相比对,可以窥探出明清时期磁州窑生产经营情况的若干侧面。明清至民国,磁州窑一直是以家庭作坊式的手工生产为主,技术及生产方式未变。与小生产方式相适应,磁州窑形成了与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的密切关系。至清代以后,以晋商为代表的商业资本比较大规模地进入彭城镇的磁窑生产。  相似文献   

10.
晋商兴起于明清时期,纵横商界约500年,至清末民初由盛转衰,是什么原因导致晋商由盛转衰,最终一蹶不振而淡出历史舞台?晋商中的劲旅——旅蒙商的兴衰就是很典型的个案。清末民初包头地区旅蒙商所遭受的外商剥削、土匪掠夺、苛捐杂税压榨和官办银行的排挤等,在当时具有典型性。包头地区的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晋商由盛转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