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葬礼盛行节俭之风日本人口的迅速老龄化意味着葬礼数量将会持续增长。行业杂志《殡葬业务月刊》预计,日本每年死亡人数将从现在的110万人增至2035年的大约170万人。每年的葬礼业务收入预计将从现在的1.5万亿日元增长到2040年的2万亿日元。  相似文献   

2.
印象日本     
去年秋季,我随同事参加日本东京举办的国际印刷设备展会,公务之余走马观花地旅游了一些地方,对日本社会的整洁有序,节俭礼尚,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印象颇深.  相似文献   

3.
正历史上那些有些脾气、性格特殊的名人,就如齐白石,这位以画花鸟鱼虫出名的国画大师,却是一位超级会过日子的人才。对于任何匮乏年代过来的人,都可能在生活中养成节俭的习惯。齐白石家境贫寒,自然也在生活中养成了勤俭持家的品性,但勤俭成他那样,有时候只能用模范来形容了。从晚清到民国到共和国,齐白石的节俭,技术越来越精,声名越来越旺,举国上下无不知晓。在吃这方面,齐白石太节俭了其入室弟子娄师白,在访谈中提及的老师的节俭技术让人瞠目,老头腰间挂着  相似文献   

4.
历史的审视与现实的思考──近百余年来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日本金融辽宁大学国际经济系白钦先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密度高和自然资源十分贫乏的东方岛国。日本大和民族尊崇天皇、崇尚武道、勤劳节俭、忠诚驯服;日本以贸易立国,可以说离开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5.
二宫尊德及其报德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金才 《日本学刊》2005,(2):150-159
二宫尊德是日本江户时代后期著名的农政家和思想家。二宫尊德逝世至今已经有一个半世纪了 ,但是他的名字及其提出的“报德思想” ,却一直活跃在日本的“历史舞台”。在德川封建社会 ,二宫尊德被誉为村藩财政改革和农村复兴的成功指导者和实践家 ;在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时代 ,他被树为“勤勉、节俭、孝行、忠义”的国民道德典范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他虽因战前被恶用受到部分民主主义者的批判 ,但其本人仍被盟军总司令部 (GHQ)评价为“民主主义的先驱” ;即便是在泡沫经济崩溃后长达十多年经济萧条和人口开始负增长的当今日本 ,…  相似文献   

6.
《东西南北》2014,(6):31-31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坐拥世间富贵荣华。可是也有皇帝崇尚节俭,并且毕其生如一日的,在这些皇帝中,道光帝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他不仅把节俭看成是人生的乐趣和目标,并以此作为衡量大臣能力和品德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最新闻     
《东西南北》2012,(4):4-5
西方人在辽阔的空间里寻求安定,日本人却在狭窄的空间里找到宁静。近来,日本商家在各个行业专门推出“一个人的服务”,为偏爱独处的日本人提供了新的生活方式:一个人的卡拉OK、一个人的烤肉店、一个人的高尔夫……成为日本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8.
日本学者米山俊直在日本《社会学研究》丛书之四《社会心理·舆论宣传》一书中,写了一章《日本人的国民性》,专门谈到了日本人在其国民性研究方面的历史与现状。他指出,日本人的国民性或国民文化,在日本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各界人士都热衷于谈论此道,甚至于在人们日常谈话中,象“因为是日本人……,所以日本人就会怎样怎样……”这一类说法很多,关于日本人的国民性研究方面的书籍,可谓是汗牛充栋,令人目不暇接,不光有日本学者的研究专著,也有大量的外国人论日本人的国民性的书籍出版。日本人论、日本文化论等有关日本人的国民性的观点和论述,几乎每天在报纸、杂志及电视节目上都有。研究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从观察日本人的心理、行动的类型、社会意识,到日本语言、社会结构、伦理、风俗、价值体系、世界观、美学观等等,无所不包。并且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廉德瑰 《日本学刊》2007,(3):92-104
本文以战略文化的观点,从“和”的文化开始对日本人的位置意识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日本人文化性格中的上位意识和下位意识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以位置意识为背景的日本战略文化特征及其与大国结盟并努力成为大国的战略思维方式。进而分析了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日本通过建立“普通国家”而再次显现出来的上位意识,即大国意识的恢复。最后通过日本人的对美追随政策和日本人的中国观,进一步讨论了日本人的位置意识和大国意识。  相似文献   

10.
1945年8月15日日本的战败,使日本人感到精神极度沮丧。战前天皇制度及其思维方式垄断了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权力和权威,把昭和军国主义时代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全部纳入它的范畴。它的崩溃则给日本的统治精英们带来了不堪回首的挫折感,同时又成了普通日本人从残暴的军国主义下求得解放的起点。下限定在60年代的关于主体性的论战,是日本现代史上一场重要的思想争论;是战后日本的特殊精神状态的产物。对于日本人来说,战败意味着昔日占统治地位的一切价值体系的瓦解,尤其是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