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旅游共生理论强调共生单元(旅游地或企业)的协同与合作,以推进各单元发展,为打造旅游共生体提供了理论基础。东金澎旅游经济合作区是一个覆盖东山、金门、澎湖三岛的跨越台湾海峡的区域旅游共生系统,具备良好的共生关系构成条件,在构建的过程中,要实现东金澎旅游经济合作圈的理想模式——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模式,三岛须健全三大主体、形成共生合力;整合旅游资源、优势互补,夯实共生基础;多样营销、共拓客源,提升共生积极性;生态共建,优化共生环境,提升共生后续力。  相似文献   

2.
闽台旅游合作的共生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闽台旅游合作中引入种群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对闽台旅游合作的共生条件进行分析,闽台旅游合作选择一体化共生模式及对称互惠共生模式具有必然性,代表了闽台旅游合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西北五省区应以“丝绸之路”中国段跨国申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为契机,联合开发,协调发展,打破区域限制,相互开放市场,走跨省区、跨区域合作开发之路。文章论述了跨区域旅游合作、一体化模式,提出了西北丝绸之路区跨区域、无障碍、一体化旅游的建设性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区域旅游带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黔东南-桂北旅游带整合建设是西部民族内陆地区发展区域旅游的一个连续性、系统性过程.需要在统一规划、资源整合、合作开发产品、市场共建、信息共享上互为作用与合作,形成旅游带整体产业结构,从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整合区域旅游资源、精心设计有特色的旅游线路,打造出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是环北部湾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的重中之重.环北部湾区域旅游产品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区域旅游产品合作还必须拓宽和深化.文章在对环北部湾旅游产品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环北部湾旅游产品设计一体化、营销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的具体思路.这对新一轮旅游开发建设和环北部湾旅游产品的优化升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区域旅游合作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划分区域旅游合作收益空间,借助博弈论,提出区域旅游合作参与主体在各个利益空间内应采取的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区域旅游合作收益空间分为完全不合理、不完全合理、合理区域旅游合作收益空间三类;在完全不合理、不完全合理区域旅游合作收益空间内,区域之间采取“不合作-不合作”策略;在完全合理区域旅游合作收益空间内,区域之间可能采取“合作-合作”策略,也可能采取“不合作-不合作”策略。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区域旅游合作已成为共同打造旅游品牌、塑造区域旅游总体形象、实现互利共赢、提高旅游竞争力、促进旅游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河北省有着环渤海、环京津的优越区位优势,分析京津冀都市圈、环渤海经济带旅游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消除目前区域内行政区划、旅游资源同质性及旅游开发接待体系等旅游合作的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上搭建旅游合作平台、构建便捷旅游区、塑造区域旅游形象、打造特色资源带、扶持跨区域旅游企业、学术科技合作等方面实现区域内旅游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经济人、社会人和道德人共存的假设为出发点,提出竞争与合作共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东方经济学,对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提出了挑战,对经济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分析了竞争与合作共生机制的演化优势所在——广泛的激励面加上合作剩余,及其演化稳定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东方经济学的一些主要观点。东方经济学的发展和完善,对和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推动国内区域一体化、东亚一体化以及建设和谐世界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目前仍处于“构想”阶段,有待于笔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广大同志的积极参与、合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内蒙古根据自身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区内各行政单元旅游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同时与周边省区联系较为密切的特点,开始推进企业、地方政府与周边省区在旅游市场拓展、旅游线路组合等方面的旅游合作尝试,为此,比较分析内蒙古与周边省区进行区域旅游合作的条件,进一步明确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对推进内蒙古与周边省区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区域风景道建设是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点”成“线”构“网”,实现资源大整合、区域大协同、发展大融合、解决客流时空分布不均和打造全域旅游的有效路径.长三角区域各地政府在区域风景道规划设计方面已展开了积极探索,但在一体化构建上还存在诸多不足,如区域风景道研究滞后、风景道交通网络分布不够协调、风景道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和品牌线上营销机制有待优化等.为了实现长江三角洲区域风景道一体化建设,需要创建区域政府间合作新机制,构建长江三角洲区域风景道主辅网络体系,制定全国风景道品牌标准,搭建线上线下立体化营销模式与机制.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都市圈目前已经跨入了从竞争转向竞合、从产业一体化走向功能一体化的区域发展新阶段.本文认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与转型创新发展,首先需要依赖于城市功能的转型,而城市功能的转型又需要城市价值导向的转型为前提.在长三角区域由“产业一体化”向“功能一体化”发展转变中,本文指出区域制度合作是实现长三角功能一体化的核心与关键,并基础制度环境、规划和政策合作、制度实施机制三个层面构建了制度合作的整体框架.  相似文献   

12.
乌兹别克斯坦既是中亚地区大国,也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自独立以来,乌兹别克斯坦致力融入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区域一体化建设。2016年9月,乌兹别克斯坦首任总统卡里莫夫去世,同年12月,新总统米尔济约耶夫上台执政。米氏新政将发展与邻国关系和加强区域间经济合作视为乌兹别克斯坦外交和经济工作优先方向,并致力于打造本国的区域一体化战略。相较于卡里莫夫时期“重双边”的经济合作路线,米氏新政强调“重周边”的区域一体化战略,着重与包括大国在内的乌兹别克斯坦周边国家发展区域一体化合作,同时,乌兹别克斯坦一体化合作模式也由原先“领导国”之争向“合作伙伴”转变。乌兹别克斯坦一体化战略对中亚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意义重大,更将推动“一带一路”在内的广泛国际合作倡议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3.
基于竞合的东北区域旅游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竞争与合作是旅游地区域空间关系的重要体现。目前,东北区域旅游合作已经形成“东北4+1城市区域旅游联合体”的模式,但区域旅游发展仍然存在旅游产品雷同、区域竞争加剧、各自为政、旅游市场恶性争夺等问题。区域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具备的相似性与互补性特征,以及区域内便捷的交通、较为完备的服务、潜力巨大的市场等,为东北区域在竞争与合作前提下的旅游联合发展创造了条件。为此,东北区域可以从塑造区域统一旅游形象、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与产品、建立旅游发展的协调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以促进区域旅游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红色旅游,由于其独特的功能,日渐成为旅游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我国各地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的过程中,城市中心区与周边地区各自独立,发展空间极为有限,而共生理论为城乡旅游合作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城乡互动型红色旅游区的理想共生模式,对优化旅游资源,拓宽红色旅游的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江西南昌地区构建互动合作共生模式的城乡红色旅游区进行探讨,认为:要实现这样的互动合作共生,必须由政府主导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通过资源整合、整体营销、共建支持条件等具体措施,共同推动共生体向互动合作共生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而加强旅游区域合作和行业配合,构建无障碍旅游区,也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倡议是国际合作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有益探索,有助于推动世界旅游格局的重塑。在此背景下,国际旅游合作已成为"一带一路"合作板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有助于形成区域旅游发展的放大效应。作为"一带一路"旅游中枢及旅游发展的核心力量,各沿线城市具有发展活力且合作空间广阔。因此,有必要深刻认识国际旅游合作的重要意义,在旅游格局变化中积极借助发展新机遇,努力发挥旅游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特殊优势,不断加强国际合作,发挥协同效应。沿线城市要在合作平台搭建、旅游城市网络构建、旅游产品合作开发、旅游市场共同开拓、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开展切实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节点城市在旅游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以期促进"一带一路"沿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区域旅游一体化是旅游深度发展的必然趋势,皖江城市带在旅游发展上既有实现区域一体化的良好基础,也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在此在对皖江城市带区域旅游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区域旅游规划中的重点,但是该地区相比长三角、泛珠三角的区域旅游合作进度明显滞后.文章针对该地区的旅游空间结构以及优化措施展开研究,对于更好地促进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提升旅游整体竞争力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抽样调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京津冀地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模型和措施,为政府在以后的区域旅游规划和开发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开展“泛珠三角”区域旅游文化合作开发的意义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旅游开发与合作是一个重要方面。当前,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消费越来越成为人民消费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旅游为载体的文化活动尤其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极具发展前景,也备受社会关注。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核心和龙头的“泛珠三角”区域既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体,也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圈和旅游带。“泛珠三角”区域既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0.
“泛珠-东盟”旅游合作的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泛珠三角”作为一个经济合作区域,在建设“无障碍旅游区”的过程中,应顺应建立更为密切的中国—东盟合作的发展趋势,发挥自身与东盟旅游合作的优势,利用与东盟旅游合作的制度安排的多样性以及旅游合作中的机遇、机制和平台的多重性特点,开展与东盟的旅游合作对接,建设“泛珠三角—东盟旅游经济圈”,将“泛珠三角”建设成为“中国—东盟旅游经济圈”的桥梁和枢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