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反倾销是他们最惯用的、最有威力的杀手锏之一。而我国目前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和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国外对华实施的反倾销使我国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锐减,并严重挫伤了国外企业在华投资的积极性。因此研究利用被诉反倾销的特点、原因及其反倾销的对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由来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企业在国际上遭遇的反倾销诉讼案件也越来越多。自1995年WTO成立至2005年底,国外对华反倾销案达431起。(见表1)反倾销诉讼的核心理由主要是指责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表11995-2005年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一览表年份19951  相似文献   

3.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泛滥已使我国成为国际反倾销最大的受害国 ,严峻的现实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反倾销本质。本文试从理论层面对反倾销动因作深入的分析 ,并就我国政府和企业具体的应对措施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遭遇国外反倾销制裁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对华采取的反倾销措施,严重阻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进一步扩大。我国屡次遭受外国的反倾销调查,有着国内外多方面的原因,找出这些原因,有利于出口企业能够正确应对国际反倾销,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反倾销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出口贸易的增加,中国出口商品遭受到反倾销指控也日益增多。认清中国出口商品遭受反倾销的严峻形势,分析其中原因,寻求预防和处理西方对华反倾销的对策已刻不容缓。本文拟就此作些探讨。一、西方对我国反倾销的现状和危害性(一)西方对我国反倾销的现状自从1979年欧共体对中国出口的糖精和闹钟发起首例倾销调查至1997年11月,国外对华产品提起的反倾销案件已达284起,涉及140个大类400多种产品,仅1996年国外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调查就达30多个,涉及金额35…  相似文献   

6.
目前,印度是世界上反倾销调查最积极的国家,而中国是印度反倾销调查的头号目标国。本文分析了印度频繁对华启动反倾销调查的宏观和微观原因。  相似文献   

7.
中国应对反倾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在加入WTO以后,国外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诉讼案件急剧增加,我国已成为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外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歧视性政策的外部原因,又有我国企业自身规则意识不强,出口结构不合理,恶性竞争的内部原因.对此,我们既要从政府外交、企业管理、出口结构、出口秩序方面做好反倾销的预防工作;又要鼓励、帮助企业积极应诉,做好反倾销的应诉工作;同时还要利用行政复审,重新获得进入市场的机会,做好事后弥补工作.  相似文献   

8.
印度反倾销申诉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整理印度1995-2008年对外反倾销案件的基础上收集相关数据,发现印度反倾销针对的主要是化工、贱金属及其制品、塑料橡胶、机电产品和纺织品等行业.从国别上看,中国、欧盟、韩国和中国台湾成为印度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国.印度反倾销打击的主要是出口增长快、市场份额高、在印度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利用1998-2008年印度反倾销案件作为样本,从被诉国家以及涉案行业角度使用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稳健性估计结果.结果表明,从国家角度考察,印度反倾销措施对中国、欧盟、韩国和中国台湾等主要被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都存在显著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转移效应,反倾销措施的贸易破坏效应远大于关税的影响,说明反倾销税成为印度约束被诉国出口的主要工具.从被诉行业上看,在主要涉案行业反倾销措施均存在显著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并且和关税相比,反倾销措施更能减少被诉国的市场份额,即贸易转移效应更大.为此,各国应该联合起来,争取在非关税壁垒有关条约中达成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规则,对国际反倾销活动能形成有力的约束:要重视对华反倾销,特别是在对华反倾销重点行业要建立出口预警系统,严格控制出口的市场份额,要避免掠夺性的占领市场,坚决控制“短、平、快”式的占领国际市场方式的出现,同时策划好出口市场转移策略,防止被反倾销;中方企业要积极应诉,争取无税结案.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出口企业频遭反倾销调查原因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主要的贸易大国 ,已成为世界各国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和最大的受害国。近年来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指控案件愈演愈烈 ,对我国出口商品投拆反倾销的国家越来越多 ,提起反倾销诉讼的次数更加频繁 ,被诉倾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 ,还动辄采用“特保条款”,这些无节制的反倾销案件给我国的出口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为此 ,我国企业必须积极应对。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出口企业频遭反倾销调查的特点、原因及政府和企业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主要的贸易大国,已成为世界各国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和最大的受害国。近年来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指控案件愈演愈烈,对我国出口商品投拆反倾销的国家越来越多,提起反倾销诉讼的次数更加频繁.被诉倾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还动轭采用“特保条款”,这些无节制的反倾销案件给我国的出口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为此,我国企业必须积极应对。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出口企业频遭反倾销调查的特点、原因及政府和企业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已不再适应时代要求,各国纷纷采用WT0允许下的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反倾销手段。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出口企业应对能力不足的现状,提出了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试析我国成为反倾销最大受害国的深层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会平 《理论界》2005,(9):207-208
近年来,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遭遇反倾销的情形越来越多。案件数量增多,涉及的行业与产品种类急剧增大,提起反倾销指控的国家数量也在增加,中国成了遭受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和最大的受害国。本文试从反倾销法本身的局限及国内外因素等方面,对该现象进行深层剖析,希望能对有效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做出一些理论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国外对华反倾销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近年来,国外对华反倾销急剧增加,无论是立案数量、涉案商品种类、提起反倾销诉讼的国家,还是最终裁定的反倾销税率,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我国已成为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应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规范出口竞争秩序,提高企业应诉的主动性,建立健全应诉机制,加紧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4.
近年,中印贸易高速发展。然而,自1994年以来,印度对华反倾销问题愈演愈烈,为中印贸易的顺畅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就印度反倾销规则和对华反倾销实践的特点、动因及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应对策略等问题进行探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反倾销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倾销与反倾销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占领外国市场和保护本国市场的重要且有效的方法。自1979年以来,我国出口商品屡遭外国日趋严重的倾销指控,与此同时,外国商品在华倾销呈急速蔓延之势。然而,我国长期以来似乎对外国的对华反倾销和外国商品在华的倾销不够重视。在外国对华反倾销问题上,后因许多国家对华采取反倾销并影响到我国的对外贸易出口,社会各界才对如何对付外国对我国的反倾销问题予以重视。而对外国商品在华倾销问题至今都没有引起政府机构、法学界及经济学界足够的重视,遏制和防范外国商品在华倾销已成为当务之急。外国商品在…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协议框架下,各成员方有权依据特定的规则,以反倾销、反补贴或者保障措施形式采用贸易保护.反倾销措施在中欧贸易中越发成为欧盟重要的贸易保护手段,而这其中中欧之间关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争议不但关系双方之间的整体贸易关系,也关系到每一个具体的案例中中方的重要权益,可谓是中欧在欧盟反倾销措施这个问题上的关键所在.文章针对这一问题,全面分析了欧盟的相关法律规定,并根据以往案例,总结出欧盟对华反倾销采用的三种形式及相关措施,并针对这些措施从国家、行业、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际经济交流的深化,国际贸易自由化的程度大大提高,但是贸易保护现象并未消除,反倾销已成为一国合法保护本国产业的重要工具。尤其是欧盟对华反倾销趋势愈演愈烈,已经成为中欧正常贸易的主要障碍。本文探讨了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现状,比较深入的分析了欧盟对华反倾销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效果,指出欧盟对华反倾销是一种过度的保护行为,其效果已经偏离了维护公正贸易的目标。同时,就中国政府和企业如何应对反倾销,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化工产品一直是国外"反倾销诉讼"的重点对象.而随着入世以来最大贸易壁垒--欧盟RWACH法规的实施,中欧之间90%以上贸易额将会因此受到影响,我国化工行业更是面临着一场严峻考验.在新摩擦经济中,产能和销售不断扩大的中国产品受到其它国家的贸易壁垒或反倾销申诉并不意外,关键是如何弱化其不利因素的影响.将冲击力降到最低.作为REACH法规的应对主体,化工企业应该积极研究REACH应对措施,在有限的缓冲时间内做好相应准备工作,顺利冲关.  相似文献   

19.
试论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歧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一直是歧视性贸易政策的带头者,是“自愿出口限制”、“有秩序销售安排”等“灰色区域”的积极实施者,是世界上反倾销措施最早和最大的使用者,是区域性贸易协定的积极发动者。美国对华实行歧视性贸易政策,中国成为美国反倾销措施最大的目标国,保障措施是美国限制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另一重要手段。本文就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歧视性表现及其原因和经济影响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从行业协会目前在反倾销中的作用谈起,分析了我国行业协会在反倾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行业协会在面对国外反倾销的现实挑战过程中应采取的相应对策.只有这样,我国的反倾销工作才可能顺利开展,切实维护国内产业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