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参加体育锻炼以及运动训练和比赛,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体就会产生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运动性疲劳。疲劳时人体工作能力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工作能力又会恢复,只要不是过度疲劳,并不损害人体健康。所以运动性疲劳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人体来说又是一种保护机制。但是,如果人经常处于疲劳状态,就会造成疲劳的连继积累,久之就会产生过度疲劳,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如果运动后能采取一  相似文献   

2.
所谓恢复训练就是使用合理的手段和方法,加速消除运动肌体和精神上的疲劳,使身体活动能力得到提高。恢复训练的适当运用有助于提高运动负荷和训练效果。恢复训练安排不当,就可能导致运动员过度疲劳,在这种情况下训练,运动员不但成绩不能提高,其机能反而得以损害。因此恢复训练和身体素质的训练同等重要。运动员训练后容易产生疲劳,作为初级教训员应如何注意和判断在训练中出现这种现象呢?下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常有一种说不出理由的不安感。于是,常常诉说疲劳。实际上,疲劳是人所具有的一种自动控制功能,它能提醒人应该休息,告诫人们不可过分劳累。如果人们能充分注意并认真对待这种警告,那么患病的机会将会大大减少。 疲劳,有肉体上的疲劳、精神上的疲劳、身心性疲劳和慢性疲劳几种。长时间的运动或劳动之后,肉体会疲劳,长时间的开会或争吵后,精神上会疲劳……专家们把那  相似文献   

4.
从适应—疲劳学说视角对女子中长跑训练疲劳效应进行研究分析,认为运动训练本身会产生负效应现象.我国奥运会优势项目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在黄金年龄因伤被迫退役就是教练在训练中忽视运动训练负效应人为地造成的,这也提示我国教练:运动训练本身具有负效应,在中长跑训练中要重视和借鉴国外教练的"两极化"训练模式,增加有氧训练的比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四名体育学院研究生在100kg负荷下蹬蹬力器,下肢运动至力竭性疲劳时的实验研究,探讨下肢力竭性运动与上肢握力、中枢神经疲劳的联系。通过对运动前后的数据分析发现,下肢运动疲劳后,上肢握力下降,反应时均值也缩短,短时记忆均值比运动前降低。局部疲劳与外周疲劳、中枢神经疲劳有联系,但对中枢神经疲劳反应时的研究有待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6.
运动后别吃荤人在运动后会感到疲乏,主要原因是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被大量分解产生乳酸等酸性物质,此时若单纯食用肉、鱼、虾等酸性食物,会使体液更加酸性化,不利于解除疲劳。如果食用蔬菜、甘薯、苹果之类的碱性食物,就能很快解除疲劳。  相似文献   

7.
芝云 《新天地》2013,(1):52-53
从单位退下来后,休闲的时间多了,人反而没有在工作时精神。看来还是要运动运动,但选择什么样的运动方法好呢?按按头我在感到精神不爽的时候,会给自己做个头部按摩。手法相当简单:两手十指屈成耙子状,从前额发际往后梳神庭(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约0.5寸处)、百会等穴位,经枕骨向下,十指并拢按至颈椎,分手绕颈项两侧到喉结处廉泉(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相似文献   

8.
生活中,恰当的休息能很好地缓解人体疲劳,保持精力旺盛、身体健康,但并非人人都会休息,下面就是几种不正确的休息方法,不但无法使身体得到休息,反而有害健康。  相似文献   

9.
配乐在武术套路训练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配乐在武术套路训练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竞技武术套路运动中运用配乐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动作表现力,增加观赏性,会对运动员的心理产生良性影响,感染运动员的情绪,而且能够促进运动员训练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社区》2009,(24):48-48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争理名言。但有些人片面地理解它,并强调到绝对的地步,认为运动每越火、越多,对身体越有益。但是许多事实证明,片面、过大地强调运动量,反而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受伤的危险。  相似文献   

11.
有些老人打字多了,不仅手疼,还牵扯到肘与肩的不适,特别是右侧上肢,因持鼠标的位置不合适,易疲劳酸痛。这种情景很容易患上滑囊炎。预防方法是,像运动前暖身一样,打字前也要“暖暖手指”,上机前做一套保健操。先用力握拳,持续10秒后放开,然后活动肢体和全身,使上肢和手活动开,增加血液循环供应。这样,即使局部再反复运动,受损伤的机会也会减少。  相似文献   

12.
浅探运动与衰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量的持久的运动训练可以促进免疫系统功能,推迟免疫器官衰老。长期大强度的运动训练反而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引起疾病,对寿命产生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了解学生在运动中造成疲劳性骨膜炎的原因及影响。采用调查方法 ,随机抽样了十二个班 ,394名学生。其中有疲劳性骨膜炎 1 2 9名学生 ,占 39%。由于运动量和运动的技术条件等原因造成这部分学生患有疲劳性骨膜炎。经过对运动技术及条件的改善和治疗使学生很快恢复了健康  相似文献   

14.
许多人在紧张的劳动或剧烈的运动之后,会感到浑身肌肉、关节酸软、精神疲劳。为了尽快地解除疲劳,就买些鸡、鱼、肉、蛋等大吃一通,以为这样可以补充营养。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利于解除疲劳。正常人的血液是呈弱碱性的,在劳动或锻炼后,感到肌内、关节酸软和精神疲劳,其原因是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大量分解,产生了乳酸、磷酸等酸性物质,积聚在人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患者如何进行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冠心病的综合治疗方案中,运动是有效的措施之一。但是冠心病患者运动必须科学合理,否则无益反而有害。运动方法:运动可按照个  相似文献   

16.
剧烈的直立运动后 ,仍保持直立体位进行调整 ,极易导致心脏和大脑中枢缺乏正常的血液供应 ,长此以往会造成心脏和大脑中枢的严重伤害。“水平调整”这一新的方式及其运用 ,不但能缩短机体恢复正常的时间 ,而且对消除大运动量后的疲劳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7.
疲劳也是病     
《人生与伴侣》2007,(8):6-13
上篇:全面认识疲劳 什么是慢性疲劳综合症 越睡越累要引起注意 许女士是事务管理局的一位办公人员,每天忙于琐碎的事务。近半年来,她总是自我感觉身体虚弱而疲劳,还有关节痛、咽喉痛;肌肉无力,做点家务活儿也有倦怠感;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及睡眠障碍等。她想,既然累了,应增加休息时间,回家抓紧时间睡觉和休息:可是,补了几天觉却一直不见好,反而越睡越累。  相似文献   

18.
疲劳是指人体工作或运动到一定强度或时间,工作能力暂时下降。经过休息后工作能力又能恢复的一种生理状态。在运动时,人们感到有局部肌肉疲劳或全身疲劳,并伴有精神疲乏和肌肉酸痛的感觉,这是运动训练和比赛中产生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它是防止机体过度消耗而发生过度疲劳或机能失调的一种警报性或保护性反应,从这个角度来说,疲劳对人体有积极意义。在运动训练中如何消除和推迟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是广大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仅从运动生理的角度阐述这个问题。根据运动时间的长短和强度大小,运动性疲劳可分为短时间剧…  相似文献   

19.
在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关系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一种误解:把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理解为时间和空间的度量离不开物质运动。这不仅说明不了时间和空间何以离不开物质运动,反而会由此得出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可以分割的结论,这就潜伏着滑向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时空观的危险。  相似文献   

20.
洗澡的科学     
洗澡对保持皮肤卫生,促进细胞新陈代谢,消除疲劳和改善睡眠都有积极意义。但如果缺乏洗澡的科学知识,不但无益,反而会影响身体健康。怎样才算科学洗澡呢? 饱和饥不洗澡 饱餐后洗澡,全身表皮血管被热水刺激而扩张,使较多的血液流向体表,大脑和腹腔的血液供应就相对减少,轻者影响食物消化吸收,重者引起心肌缺血而发生晕厥。饥饿时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