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春秋航空"黑名单"事件反映了航空公司不尊重消费者缔约选择权,不履行自己作为公共运输事业主体的强制缔约义务,是对契约自由的滥用。应该尽快制定《航空黑名单制度设置办法》,规定黑名单的设置条件,设置程序和期限,航空公司的黑名单建议权和国家民航总局的决定权,旅客的申诉权及程序,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恐怖分子黑名单的事先设置程序等。通过建立完善的航空黑名单制度,维护旅客的合法权益,保护国家的航空安全。  相似文献   

2.
中国学者对民航旅客黑名单问题的探讨之前主要侧重于必要性与合理性的探讨.近年来,随着民航旅客黑名单制度的建立实施,关于必要性与合理性的探讨已经基本告一段落,民航旅客黑名单范围出现了不断扩大的趋势.从狭义的可能危及航空安全的黑名单扩展到了其他诸多领域、诸多部门参与的广义的黑名单.其引发的主要法律问题包括民航旅客黑名单的法律依据问题、制定民航旅客黑名单的主体问题、列入民航旅客黑名单的对象问题、民航旅客黑名单的法律效力问题以及民航旅客黑名单人员救济问题.航空承运人自行制定的黑名单属于民事范畴,行政机关制定的黑名单则属于行政行为,根据黑名单的不同性质,旅客应享有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等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3.
铁路旅客黑名单制度是管控旅客逃票以及危害铁路运输安全等行为的一种重要措施。但在实际操控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旅客对铁路旅客黑名单制度知晓度不高;铁路旅客黑名单制度适用范围无限扩大;铁路旅客黑名单制定程序缺失、立法不完善;铁路旅客黑名单制度权利救济欠缺。因此,如何完善铁路旅客黑名单制度,使其发挥更好的管控作用,提供更加和谐、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铁路运输环境至关重要。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已有的旅客运输黑名单制度的经验上,结合我国铁路运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的完善我国铁路黑名单制度的措施。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黑名单范围是民航旅客黑名单制度的核心问题。无论是《东京公约》《保安手册》等国际立法,还是美、加等域外国家立法,抑或是国外航空公司内部规范,都没有直接明确规定民航旅客黑名单制度,而是从“拒绝运输”(拒载)的角度对“潜在威胁的人”的强制措施作了相关规定。我国《刑法》《治安处罚法》《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以及《飞行安全保卫规则》都从维护公共安全角度对旅客不轨行为进行了规制,但法律效力层次和内容侧重点不同。《民航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办法》和“385号文”是我国目前关于民航旅客黑名单最直接的法律规范,但二者在适用范围方面并不完全一致。应当从法治建设高度创新民航旅客黑名单制度,统一规范民航旅客黑名单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不文明行为不宜作为民航旅客黑名单范围的标准,应以危害民航安全作为民航旅客黑名单范围的标准,并以类型化方式对民航旅客黑名单的适用范围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5.
从1元票价到"黑名单",春秋航空成为一系列新闻事件的主角在崇尚以和为贵的中国商界,春秋航空公司首创的"旅客黑名单"让不少人感觉到了挑衅意味。多数媒体是从春秋航空董事长王正华的博  相似文献   

6.
安全是民航事业健康发展的永恒主题,而安全检查是防止干扰飞行安全和破坏航空器正常航行秩序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保障措施,是航空保安工作的基础和核心。目前,我国民用机场旅客安全检查及维护还存在一定问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第一,明确机场安检法律地位;第二,完善民航安全检查的相关立法;第三,依法保障对地方机场的资金投入;第四,对安检人员进行充分的法律保障;第五,加强对安全检查工作的监管力度;第六,完善安全检查事故的追责机制。  相似文献   

7.
从“马航370事件”中可以看到,我国公民的海外安全利益遭受严重威胁。作为航空事故处理的重要基础,我国航空事故损害调查制度也因此次事件凸显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围绕“马航370事件”的损害赔偿问题,本文概述了法院管辖权、旅客死亡或伤害以及赔偿数额的认定等问题。另外,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程度、赔偿数额的计算方式和最高标准以及跨国诉讼的风险等角度,分析了我国航空事故调查损害赔偿制度现存的法律困境,并结合乘客家属援助行动的实施,就如何完善这一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政府对经营者、经营者对消费者实施的黑名单制度,存在违法与滥用的问题,侵害了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黑名单制度的比较优势。抑制黑名单制度的不当使用与滥用,让黑名单制度的创设和实施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亟需立法与司法规制。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模式,电子商务在我国迅速兴起,在以电子客票为主要形式的航空运输服务中得到了广泛适用,给航空业运营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给旅客带来了便利,但也给航空旅客权益保护带来了极大挑战。我国《民用航空法》和《合同法》在对航空电子运输凭证的认定上存在冲突,且《电子商务法》尚未颁布实施,使得航空旅客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以及隐私权等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因此,亟需完善电子商务环境下航空旅客权益的法律规定,健全航空旅客权益的纠纷解决机制,保护旅客合法权益,促进航空运输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航空旅客运输实践中,航班延误、航班超售与航班取消致使旅客行程延误常有发生,而航空公司对旅客行程延误的处置却存在损害旅客权益的现象。借鉴欧盟航班拒载、取消与延误下旅客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文章统一把航班延误、航班超售与航班取消归结到旅客行程延误中进行旅客行程延误处置法律制度构建的讨论。在这一制度的构建中,需要确保旅客对行程延误原因及航班超售实情的知情权;需要完善旅客行程延误赔偿法律制度以确保旅客求偿权的实现,区分合理行程延误和不合理行程延误的赔偿,并对赔偿范围和赔偿责任限额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