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我国在2006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全面引入了公允价值,这将对会计信息的生成和呈报产生重要影响。论文阐述了公允价值的内涵,分析了公允价值的特征,从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公允价值计量的信息质量的可靠性、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分析了公允价值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在我国推行公允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对会计事项的计量增加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由于公允价值计量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规定不够明确、缺少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等问题的存在,使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缺少相应的政策环境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2006年发布的会计准则多处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强调会计信息的公允性,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趋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本文对公允价值应用做了分析,指出在实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科学有效应用公允价值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际会计准则及各国和地区对生物资产的计量模式有两种,即公允价值计量和历史成本计量。单纯从理论上看,公允价值计量能更好地反映生物资产增值的信息,且从会计目标、计量标准、收益确认三个方面对我国生物资产计量的理论依据分析发现,我国的会计计量模式正在从历史成本向公允价值转变。但考虑到我国生物资产计量的技术和环境的现实条件,我国现阶段生物资产应选择历史成本为主公允价值为辅的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5.
林木资产的独特价值及其生物转化功能与自然增值能力,决定着林木资产计量属性选择的内在要求,公允价值是林木资产最适宜的计量属性.国外林木资产公允价值的获取路径包括市场基础计量、评估基础计量和成本基础计量,我国的获取路径仅包括市场基础计量,在现实中,林木资产的活跃交易市场并不存在.因而,借鉴国外经验,将评估引入林木资产公允价值计量,是一种基于现实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的计量问题给我们留下了广泛的思考空间。从金融危机中各方对公允价值的争议出发,通过对公允价值的背景、定义、计量方法的回顾及其优劣势的分析,在肯定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7.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自引入会计准则以来一直是会计界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公允价值的起源、发展和引人会计准则的目标开始,分析其问题所在,旨在得出这样的结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不仅与会计目标存在事实上的分歧,不能实现其引入初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会计的传统职能。本文对此给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公认计量属性,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会计准则及国际会计准则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当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会计暴露了其固有的缺陷,从而引发了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广泛质疑。因此,如何正确看待公允价值以及我国企业界如何应用公允价值,是一个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蒋葵  龙艳 《学术论坛》2012,35(8):125-128
对于经历了金融危机冲击的我国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建设来说,借鉴美国在公允价值使用上的实践与经验,在新会计准则稳步推行的背景之下,结合我国的会计环境基础,对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对新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文章基于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分析,结合理论和实践剖析了公允价值的使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基于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的角度,分析了国际上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准则的调整以及我国的应对措施;最后,根据国际形势和我国国情,提出了关于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应用前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会计问题在国际会计领域中颇受关注。当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而无法对某些特殊会计业务进行准确计量时,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显示了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对于是否应当立即推行全面的、统一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会计学界从未达成过共识。本文将从介绍公允价值概念及计量展开,从理论基础角度阐释公允价值全面推广应用的历史必然趋势,并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主要疑惑作出相关的理论解释,同时结合会计实务具体操作中主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考虑,预测近阶段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会计现实应用领域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张萱 《兰州学刊》2007,(8):62-63
文章分析了我国企业频遭反倾销的原因及特点,认为体制性、法律性因素在当前应对反倾销中问题突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应对国外反倾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公允价值会计与财务会计本质特征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的渐行渐远并未平息有关公允价值问题的激烈争论,急需探讨财务会计的本质特征,并从财务会计的基础理论方面分析公允价值会计与财务会计本质特征之间的冲突,因为财务会计的历史性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财务报告作为财务会计核心产出,应在财务报表中秉承历史性的本质特征,真实地还原企业经济活动,提供更清晰、易懂的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3.
在对资产的会计计量时采用公允价值属性是国内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体现。公允价值计量的采用,反映了会计计量属性的改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说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及其约束条件,然后提出信息经济学发展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邵莉  吴俊英 《西部论坛》2012,(3):102-108
基于FAS 157的公允价值层级理论,采用Ohlson价格模型,以公允价值的三个层级为切入点,通过对A股金融行业的实证分析,研究公允价值层级信息被我国资本市场的认可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公允价值层级信息的披露有助于公司提升股价,第一层级公允价值资产比第二层级公允价值资产更具增量价值,而第三层级公允价值资产以及公允价值负债的三个层级均未呈现显著的价值相关性。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公允价值层级披露的统一标准,并鼓励上市公司通过评估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其公允价值资产和负债进行计量。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源会计是指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它是人力资源管理与会计学相互渗透形成的新型会计理论.在我国,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这一生产要素在企业生产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将人力资源纳入会计核算与管理的范畴,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越发显示出重大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公正价值作为政治价值范畴与社会价值范畴的交叉内容,构成新闻舆论引导的具体内涵之一。为避免一种公正价值主张的舆论对其他的公正价值产生抵牾,新闻从业者对公正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应有准确把握与完整解读,善于以新闻事件为载体,理性倡导、型塑"适度的爱"与"最低限度的爱"、"获益条件与机会均等"、"所得待遇合乎其所享有权利"、"得其应得"与"先天条件最少者受惠"的公正价值舆论。  相似文献   

17.
财政部2006年2月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成为一大亮点,其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均有所采用。但考虑到我国市场发展的现状和运用环境,从总体上说,新会计准则体系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还是比较谨慎的。本文从分析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的现实环境入手,阐述了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具体运用,进而分析了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