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高校教师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组织的,以真正实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宗旨的全国性活动之一。本文对高校教师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在高校院系层面的活动机制做出一定剖析,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三下乡"团队在湘潭市云湖桥镇开展"精准关爱留守儿童、共筑美好中国梦"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为例。对高校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实践育人的做法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和思考,为以后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王岳 《公关世界》2024,(5):19-21
职业教育所提供的文化教育与技术技能培训是直接面向基层,对接乡村,为从事基础性工作人员服务的。在推动乡村振兴背景下,探索高职院校与属地使用“四联”资源整合路径,促进技能型人才发展,讨论暑期“三下乡”对于乡村振兴发展的战略支持,更好的为现实际情况提供参考。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可以全面、全程、多层次地培育高职院校的学生,从而为实现乡村振兴发挥实效作用、赋予长效价值、贡献青春力量,在实践活动的升级与革新中服务学生综合素质成长、提升高校多层次育人水平、促进社会发展等多层聚合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促使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改进和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积极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引导学生向健康的方向成长和成才,同时也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培养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合作的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通过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后达到追求红色足迹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高校通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解决乡村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打造实践育人新路径。本文基于晋中学院美术系“三下乡”墙绘活动的实践成果,总结已有的实践育人模式,反思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和具体策略,以期能够探索美术类专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40年来,高校办学育人无论是模式还是质量,都在不断创新并取得一定成效。江汉大学通过开展"新青年下乡"活动,在学生实践创新环节,开创了一番新局面。首先界定"新青年下乡"之"新"的内涵,再通过具体实践活动论证了"新青年下乡"的创新之处,包括平台创新、模式创新和内涵创新。江汉大学"新青年下乡"活动在新时代有特殊意义,体现了新时代高校办学育人新作为。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访谈和观察结合的方法,结合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陕西省某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幼儿、园长等具体现状做了具体的专题研究,结果显示,农村民办园教师社会地位低、教师队伍不稳定、专业师资严重缺乏及在职培训机会少、培训效果差,针对这些具体问题最终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曲雪 《公关世界》2023,(6):37-39
资助育人是高校“十大育人”体系之一,也是高校“三全育人”工作与教育精准帮扶工作中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同时,资助育人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三全育人”思政教育大格局为构建高校资助育人新体系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思路,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在明确资助工作在育人方面的重要意义后,在学院范围内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开展高校资助工作。通过资助工作与实践活动,强化了资助育人理念,提升了资助育人质量,并在实践与工作中,不断探索三全育人格局下高校资助育人新方法、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蒋南琪 《公关世界》2023,(9):120-121
“三全育人”融入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借助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理念和方法,为毕业生就业指导质量的提升助力。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指导内容与学生需求不匹配,指导工作不够细致,缺少与社会企业互动,缺少实践技能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毕业生顺利毕业。因此,高校有必要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思路进行调整,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全过程,既要做好前期人才培养思路调整,也要做好后期就业服务跟踪。  相似文献   

10.
全琼瑛 《职业》2013,(3):73-73
大学生暑期实习为大学生提供了解社会服务社会、锻炼能力的机会.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暑期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课。本文分析了湘南学院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又是一年暑期到,今年我是小主人。2011年暑期,中国儿童中心精心组织种类多样的兴趣小组、夏令营和学习交流活动,为暑期生活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让少年儿童真正做主自己的假期生活。各项活动着力培养少年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儿童适应社会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宋绍成 《职业时空》2010,(1):111-113
社会实践教学是高校“两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制约“两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客观因素。针对开展实践教学所需要的教学资源提出了若干思考,以期为开展“两课”实践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三社互动”的核心 在“三社”建设中,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看起来与社区管理、社会组织管理体系“三分天下”,但在“三社”互动中,社工人才建设却居于更主动的地位,发挥着更多的效能,它为社区与社会组织的创新提供着强劲的人才支撑,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亮点所在。  相似文献   

15.
从2008年底起步,嘉兴以.“三社”建设为重点的社会工作实践成为全国亮点。今年6月,全国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战略研讨会在嘉兴召开,嘉兴经验被同行乐道。嘉兴市“三社”互动何以带动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本刊记者为此专访了嘉兴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嘉兴市委社工委书记孙贤龙。  相似文献   

16.
高教大众化背景下创业教育模式的建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德霞 《职业时空》2009,5(9):93-94
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必须创新教育理念,以培养“创新、创业、创优”的“三创”型人才为追求,将创业教育纳入常规教育体系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课程为基础,以载体为依托,以实践为支撑,整体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形成创业教育合力为诉求,推动政府完善创业帮扶制度和机制。  相似文献   

17.
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得到各大高校的广泛重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实践逐渐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社会实践在提升创新人才素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思想政治育人功能,着力研究社会实践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从创新社会实践模式、优化社会实践环境、完善社会实践评价体系等方面来构建社会实践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策略体系。  相似文献   

18.
德育是当前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它不是独立于学校教育内外部系统之外的孤立的抽象物,而是与智育、美育、体育等共同塑造学生的道德人格。随着社会的转型,高校德育也面临着社会、学生、家庭越来越多的挑战。在高校,要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必须让德育回归到形式新颖的依托载体。逐步提升作为实践形态的德育内涵。现如今,不断发展的德育模式便是高校德育创新的实践成果,这些创新成果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逐步增强德育的感染效应,实现德育“润物细无声”的本质回归。  相似文献   

19.
杨雅 《公关世界》2023,(19):123-125
近几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2020年我国教育部提出鼓励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提升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挥高校智能支持作用和科研能力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已然成为高职院校必须重视的问题。进而随着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对学生综合素质所提出要求也日渐升高。学生不仅需要具备良好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具备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因此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创新创业的实践入手,以兰州现代职业学院为例,提出以“创新创业比赛平台”“校企合作联盟”及“大学生孵化基地”三个载体为依托,打造本校创新创业团队,践行本校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针对高职学生双创能力培养路径探索提出建议,借此推动高职院校双创教育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20.
莫晓苏 《职业》2016,(24):138-138
本文结合新常态下高校就业指导教学的现状,在简要阐述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创新课程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和创新培养实践三方面入手,重点探讨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创新实践,以期为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深化推进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