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中叶,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环境教育被寄予解决环境问题的厚望,在全世界范围得到推广并获得迅猛发展。借鉴国际发展环境教育的经验,构建提高公民生态环境素养的环境教育将有利于生态文明社会的实现。环境教育需要立足生态文明,明确提升公民生态环境素养的关键在于帮助公民回归自然,在自然中提升公民的自然观察力、自然审美力,从根本上转变当前人与自然疏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当代大学生承担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振兴的伟大重任,其生态文明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不仅是贯彻十八大的精神要求,更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影响大学生意识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必须以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大学生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当今,经济的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种种生态问题,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刻不容缓。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关系到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生态意识的教育离不开切实有效的教育路径,需要多种方法和途径以及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4.
李朝良 《职业时空》2010,6(5):182-184
加强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方面,也是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建立健全生态道德教育机制,促进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站在历史和全局的战略高度,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者、保护者、受益者。高校要充分发挥其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加强社会环境支撑,构建高校育人体系,形成家校合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被逐渐提上日程。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人才储备,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尤为必要。面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形式单一、方法不科学、效果欠佳等问题,将从高校、社会和大学生自身这三个层面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方法,以期使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发展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民生问题。因此,必须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教育,进而使大学生产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的发展容易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偏重追求效率的生产模式以及粗放型增长方式,忽略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导致社会建设面临的生态形势非常严峻。培养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对生态文明建设尤为重要。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视角,探讨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现状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关系,力图通过寻找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树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教改事业良性发展,育人思想不断革新,教学方法随之优化,教育质量得以提高,为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奠定基础。通过探析高校立德树人教育中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价值、培育要点、难点,提出高校立德树人教育中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措施:营建优质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氛围,科学设置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生态素养培育质量,完善高校学生生态素质培育体系,以期提高高校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大力推进,青少年生态文明养成教育意义重大。上海市青少年环境保护类基础常识水平较高、生态文明素养较好、生态行为意愿也较强烈,但青少年的生态学知识还比较欠缺、宏观生态系统意识不强、生态文明意愿转化成实际行动的动力不足。上海市生态文明的教育内容主要为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实现的途径包括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社会实践。因此,应在政策上鼓励多方联动、拓展各方资源,在教育内容上结合青少年年龄特点确定教育主题。  相似文献   

11.
工业文明过后,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生产技术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明显,已经严重影响到全人类的生存,如何解决当前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如何保护生态环境,解决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全人类最为关注的问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问题亟待解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使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主要是针对人、自然和社会三者辩证关系进行阐述的,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统一的最高境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社会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为解决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生态问题和世界范围内频频显现生态难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核,是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微妙平衡点。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上的伟大开拓,有利于我国实现社会建设各方面的转型升级,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从绿色情商的内涵着手,探讨了生态文明对于当前社会环境的新特点,并通过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论述绿色情商对于大学生文明素质教育的意义及对策。绿色情商是发展大学生文明素质教育的动力,对当前的教育作出了警示及规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培育公民的公民意识,有助于建设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建设社会公平正义。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教育的目的是培育他们的公民意识,但是目前各高校的法律教育还存在法律教育边缘化、应试教育为主导、教育主体法律素养欠缺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提高教师自身法律素养、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育资源。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推进大学生法律教育实践,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5.
王英  张胜旺 《现代交际》2023,(10):83-91+123
生态消费作为生态文明特有的消费方式,遵从整体性、人与自然相协调和公平性原则,表现出深刻的价值意蕴,即它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还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前,生态消费还存在需求力、供给力、选择力、行动力不足等问题。应通过发挥政府对生态消费的牵引力,提高企业对生态消费的推动力,强化社会对生态消费的影响力,增强教育对生态消费的感染力等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以此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文明的繁荣,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系列资源和生态环境危机,这集中体现在“全球问题”的加剧。生态文明是工业社会发展到新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文明形态,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要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作为根本目标,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村生态文明法治化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背景下,研究我国农村地区生态文明法治化的相关问题,对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战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经济发展水平、教育程度、法律意识等因素影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不够重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甚至威胁到了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然而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法治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于丽 《现代交际》2014,(12):92-92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融入我国建设各方面之中,严重的环境问题制约着我国整体社会的发展进程,需要挖掘其发生的原因,解决束缚我国科学发展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娄娜  王璐 《现代妇女》2014,(12):I0114-I0114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的重组成部分。十八大及其三中全会,将生态文明的建设思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方面,丰富和完善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另一方面,对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做出了战略的部署。  相似文献   

20.
王会芝 《城市》2014,(3):38-41
正一、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生态文明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类进步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程度。从人类社会文明体系发展的横向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纵向历程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产生的一种先进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主要表征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强调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形成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以及生产生活方式,是一种可持续的新型文明。生态文明具有多层次和多维度的特点,包括生态制度文明、生态意识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