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农业是社会的基础产业,一是农业提供了社会必需品,民以食为天;二是农业从业人口多,农村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在改革开放之初,关于如何看待国民经济三个部门时,曾有一句经典的论述“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时至今日,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农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社会地位,特别是在大都市周边的传统区域。  相似文献   

2.
民以食为天,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认清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落实保障粮食安全措施尤为重要。国家对农业持续投入,我国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逐步成熟,农业基础条件逐步改善,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但是,国家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永恒的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相似文献   

3.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水产品具有"代粮"、"节粮"和"促粮"作用,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被国际社会公认和接受。针对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情况,正确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既要坚守耕地红线,更要把战略目光瞄准广阔的海洋,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发展,建设"海上粮仓"。我国建设"海上粮仓"具备了资源、政策、产业等基础,也面临着制度建设滞后、资源衰退和空间缩小等挑战。针对海洋渔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从制度建设、拓展空间、资源恢复三个方面着手,提出建设"海上粮仓"路径和举措。  相似文献   

4.
《决策探索》2013,(7):9
2013年夏粮交出的喜人成绩单,再一次践行河南"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的庄严承诺,也为我国粮食安全再加一道"放心锁"。"十一连增",河南粮食增产活力从何而来?政府惠农政策、农业科技进步功不可没。尤其是近两年来,河南省着力构建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粮食生产要素得到最大限度优化,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积极性持续高涨。  相似文献   

5.
白立功 《决策探索》2004,(12):45-45
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农业的源头、农村的依托.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根基。保护和节约耕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文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如何联系实际.贯彻中央精神.以保护耕地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抓手之一,是本文着力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王永苏 《决策探索》2009,(14):13-15
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当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不能孤军奋进,必须与工业化、城镇化有机协调,相互促进,这也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农业是工业和城市发展的基础,必须加强而不能削弱这个基础,这是世人公认的常识:工业化、城市化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前提是工业、城市的发展壮大,对这方面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强化。深入分析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加快工业化、城市化,通过加快工业化、城市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之间的有机协调、相互促进,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为落实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针对因耕地质量下降、水资源不足、耕作技术落后、农村劳动力外流以及农业科技创新不足等造成的四川粮食供应失衡的挑战,结合四川农业省情现状,建议四川省在全国率先组织实施"跨农业战略",并提出了实施基于生物大数据的作物智能育种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等强固四川省粮食安全科技支撑的一系列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能上能下"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初期,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但和谐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国有企业过于稳定的用人机制,特别是干部能上不能下,成为人才成长的新瓶颈,制约了企业发展的后劲,既要保持稳定和谐,又要鼓励竞争进取,探索建立"稳定和谐、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选人用人机是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是众所周知的世界性问题,对于正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而言,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问题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等一系列问题出现,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我将以四川省的实证去进一步阐述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状,分析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于农民的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以及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等等。  相似文献   

10.
策划人语农业强则基础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绝不可忽视农业现代化。温家宝总理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讲话强调:"农业稍有闪失就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解决这一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处于工业  相似文献   

11.
迎接新挑战、开创新局面是明年"三农"工作的基本格调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推进农业和农村发展工作。这次会议传递出2008年我国"三农"工作的新要求。按照中央的部署,明年我国的"三农"工作除了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  相似文献   

12.
一、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有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就有什么样的工作力度和工作成效.只有思想上重视,措施才能得力,稳定工作的效果才能明显.如果思想上不重视稳定工作,发生信访稳定问题不及时处理,不及时做稳定工作,只会越拖越糟,终将成为心头之患,以后再重视、再做工作,就会难上加难.因此,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必须始终确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始终树立"稳定也是政绩"的观念,始终坚持把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只要上下同心,团结一致,就没有处理不了的问题,就没有做不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11,(7):2-M0001
稳定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是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基础,也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支持力度,抓好政策落实,努力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孙奇胜 《决策》2016,(4):60-61
山东"3公里土地托管圈"的土地托管服务模式,开辟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新路径。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如今,这已成为一道亟待破解的新"三农"问题。作为农业和人口大省,山东58%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农业从业人员中50岁以上的比重超过40%,面临的种地困局更加突出。在这种背景下,近年来,山东省探索"3公里土地托管圈"的土地托管服务模式,把分散的土地经营主体通过服务联结起来,对一些外出务工或劳力不足的农户,实施"保姆式"、"菜单  相似文献   

15.
洪银兴  王荣 《管理世界》2019,35(10):113-119
新时代的农业现代化要求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实现乡村振兴。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是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基础。"三权分置"的改革不只是推动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在经营权流转前先要流转农户的承包土地,实现土地的集中和统一规划,积累土地资本。在此过程中流转的是承包地,农户的承包权没有丧失,只是改变承包权益的实现形式,农户通过承包权的股权化,取得货币收益。在土地集中和统一规划基础上进行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其目标是根据发展现代品质农业、提高附加值要求选择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是以土地资本来选择土地的经营者,以推动现代生产要素进入农业和农村。"三权分置"下土地流转的意义要充分评价。如果说农村前一轮的改革实行承包经营体制是释放和激发农民的劳动活力,实现劳动的价值,那么这一轮的"三权分置"的改革则是释放和激发土地活力,实现土地价值,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弱势地位。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必须要进行结构调整。应调整农业产业化补贴政策、种粮直补政策、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且不应把农业补贴政策作为解决农业发展、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等问题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社论社评     
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  相似文献   

18.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3月21日,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在河南许昌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准确把握形势,充分认识春季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突出重点任务,切实抓好春季农业生产;认真实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确保全年农业丰收;加强统筹协调,全面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再创春季农业生产新佳绩,再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新辉煌。21世纪,人类的生存危机之一就是粮食安全。林祥雄,新加坡著名企业家、研究员,教授。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今,粮食已不仅仅是食物,粮食已经与美元、石油等经济战略武器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谁拥有了充足的粮食,谁就拥有了世界经济体系的主导权。世界粮食危机面前,河南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大省,自然更多了一分自信、从容。现实正是如此,河南粮食这个最大的资源早已被商业巨头看在了眼里。资料表明,握着全球粮袋子的国际粮油市场ABCD四大家族已登陆河南,而国内面粉行业的四大家族也已全部布局河南。林祥雄说,河南如果能够在粮食生产上加码,进而发展食品产业,我看是一条前景最佳的路子。  相似文献   

19.
"十五"计划建议指出:要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十六大报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如何贯彻落实好新世纪新阶段粮食保护的这些新政策,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无疑就成为理论界一项责无旁贷的重要课题.笔者在广泛收集近年来有关粮食理论资料的基础上,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若干问题进行综合介绍,希望有助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进而推动新世纪新阶段粮食保护政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频发高发的农业污染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农业污染已给我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除对水环境、土壤环境等带来破坏性影响,还对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粮食安全,甚至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农业污染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针对农业污染面临的严峻形势及其产生的原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解决农业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