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周楠 《中华魂》2013,(16):20-23
5月18日,第15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以下简称青歌赛)落下帷幕。在40支参赛队伍、120组选手"车轮战"角逐中,她凭借每一环节的出色发挥,赢得了评委的认可,力克群雄,脱颖而出,无可争议地夺得了民族唱法金奖。此前,她还囊括了"中国声乐金钟奖"和文化部"文华声乐大赛"两项金奖。如今再添一金,使她一举成为了中国声乐界少有的"大满贯"得主。  相似文献   

2.
本刊编辑部近日接到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委员会颁发的证书,在《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09-2010)中,本刊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3.
水滴  丛岩 《人力资本》2010,(1):80-81
她成功地挤走了你的前任老板。中午时分,她主动邀请你共进午餐。这会是一场"鸿门宴"吗?  相似文献   

4.
郭华元 《老友》2014,(7):30-30
在江西省永丰县龙冈畲族乡,有一位普通妇女,她用瘦弱的身躯撑起了畲乡38位孤寡老"人的"家",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为他们尽孝送终,被老人们亲切地称为"乖乖女"。她就是全省五保供养工作先进个人、吉安市巾帼爱心模范、该乡光荣敬老院院长罗芬英。(一)11年前,43岁的罗芬英放着村支书不当,只身来到离家8里路的乡敬老院,当上了孤寡老人的"保姆"。  相似文献   

5.
赛珍珠"中国叙述"的真实性和文学性与她敏锐而深切的"现实感"密不可分。这种"现实感"与赛珍珠早期在中国比较独特的生活经历有着内在的情感和精神联系,同时亦与她破除一切自我禁忌的以"生存—生活"为中心的现实哲学浑然一体。而她强烈的问题意识以及发自生命本体的超越种族、国家与文化的悲悯意识,为她突入到现实生活的广度与深度提供了超越时代主流意识和思想的个人精神信念。而在理性与抒情之间的适当平衡,不仅成为她的中国叙述的方法支点,亦成为她的中国题材小说在叙述方式上的一种鲜明的个人风格。  相似文献   

6.
研究美华裔作家任碧莲在《典型美国人》中如何表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与美国个人主义文化的关系;指出她从英汉的结构和习语差异入手,以"lisen"和"听"作为标志性的主词来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里的两种不同限度观;认为她这种文学表述方式赋予了小说叙事以巧妙的形式统一,并将中美文化中的两种不同限度观生动而直观地呈现给读者,最后达到解析和针砭美国商业文化中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熟悉叶红的人,曾感慨她是个"疯子",工作起来精力旺盛; 与叶红共事的朋友,一度调侃她是"地主婆",作风硬朗、态度坚决; 接触过叶红的人,还觉得她是名副其实的"叶忽悠",滔滔不绝地用绿色环保、生态文明的理念感染你。  相似文献   

8.
一个是站在大学讲坛意气风发地"传道授业",一个是蹲在床上用手帮产妇揉搓"催奶",你能想象得出,这两样职业场景会是一个人演绎的吗?宜昌,就有这样一个女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业梦,竟辞去令人生羡的大学讲坛,成为应招"催乳工"!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市场之大却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不到4年的时间,她把"催乳"事业从宜昌发展到武汉,并占领两个城市90%以上市场份额,令万千产妇尽开颜。如今,她已成为统领全国近万名催乳师的"总教官"。她的催乳事业正以"星火燎原"之势波及全国!  相似文献   

9.
萨拉.蒂斯代尔的创作多少保留了19世纪"风雅派"的痕迹,创作主题以表现女性情感为主。通过分析她的几首有关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的诗可以看出,她并非完全对传统亦步亦趋。她的诗巧妙地颠覆19世纪的女性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9月15日,朱哲琴"声觉"声音艺术展开幕,作为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音乐艺术家,朱哲琴无论对自己的音乐还是身边的每一件事都有着极高的标准。"声觉"是朱哲琴的第一个声音艺术展,这既是她一直以来艺术体验累积后的展示,又是一次全新的创作。在这次与今日美术馆的合作中,朱哲琴也是再三思量最终决定为观众呈现一个"声音的建筑"。这一次,她做的不是音乐,而是声音和视觉艺术。作为一位跨音乐、设计、声音及视觉艺术领域的艺术家,朱哲琴创作并演绎的"新音乐"、曾为中国音乐在国际乐坛缔造了里程碑,此次她将声音为媒介在美术馆现场进行的艺术创作与互动也将对当代艺术与文化带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小非 《百姓生活》2014,(6):35-36
16年前,22岁的乌克兰姑娘娜佳和到乌克兰留学的中国小伙赵鹏喜结良缘,并于当年随学成回国的赵鹏来到中国河南新乡县农村成亲。9年后,家庭美满、事业有成的赵鹏不幸因病离世,娜佳面临回乌克兰和父母团聚,还是留在中国养育3个孩子、孝敬公婆的艰难抉择。最终,娜佳在深明大义的父母支持下,选择留在中国。7年来,娜佳一边工作一边养育3个孩子,对年老的公婆十分孝顺。去年,她被评选为"最美新乡人",许多网友赞誉她是"中国好媳妇"。  相似文献   

12.
苗颖 《百姓生活》2014,(8):25-25
人常说,日久见人心。这个"日久"究竟是多久?9年够长吗?9年间,一个来自四川的打工女骗了一个西安汉子的心,还骗得"夫家"的信任。她痴迷赌博,在"夫家"人的眼里却是"善良贤淑的女人、某厅的公务员、厅长的好朋友……"她是怎样日复一日地与"夫家"亲朋周旋,又是如何让"夫家"亲朋陆续将400余万元掏出来,供她赌博玩乐的呢?同居期间,她说自己是某厅公务员范梦,今年45岁。2004年,她从四川老家来到西安,在高新区一家工地打工,当年认识了如今的丈夫陈奇。当时,陈奇在西安开一家房屋中介公司,没事时,他常去隔壁的美容店串门,和来这里做美容的范梦熟悉起来。聊天中陈奇得知,范梦是省上某厅的公务员。一来二往,两人很快便同居了。  相似文献   

13.
黑丁 《百姓生活》2010,(7):39-41
都对婚姻现状不满的两个已婚闺蜜,相约各自寻找"后备丈夫"2006年元月的一天早上,北京海淀区一家饭馆的总经理柳红心情郁闷地来上班。她的好友、酒店的合伙人杨桃走过来问她:"你脸色不好,怎么了?"柳红叹了口气:"又和丈夫吵架了。"  相似文献   

14.
史芳芳 《社区》2010,(36):21-21
刘晓娟,是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风雨坛街道茂泉社区的社区主任,因为她比我们年长,我们都叫她大姐。她为人热情,心地善良,为居民办事不惜辛苦,是社区的主心骨,因此我们又亲切地叫她"老大"。 社区里有一名患有脑瘫的残疾人张某,在三十几年里,她虽住在一楼,却从来没有离开过床,走出过楼门。有一年暑假,社区为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在大院里放映露天电影,没有看过电影的她非常渴望走出家门看一眼电影。  相似文献   

15.
在东北腹地松嫩平原上的松花江畔,吉林省松原市女律师姜淑华在接受代理离婚案件时,一直"劝和不劝离"。即使遇到眼看没有可能逆转的离婚案件,她也不放弃劝和到最后一刻的努力。20年来,她想方设法劝和了200多个濒临破碎的家庭,被人们誉为"爱心律师""、和婚天使",先后被评为"松原市优秀律师""、吉林省优秀志愿者""、中国百佳魅力女性"。  相似文献   

16.
杨荫榆留美回国后不久就担任了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的职务,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大学校长,但她在上任不久就爆发了"女师大风潮"。"女师大风潮"过程可分为爆发、扩大、高潮和余波这样几个阶段。"女师大风潮"的爆发与杨荫榆有直接关系,但决不是杨荫榆个人的因素。政治因素即对女师大校长之职的争夺是学潮爆发的根本原因,学生的政治冲动也是诱发学潮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教员的不作为甚至对学生闹学潮的支持,再加上思想守旧的教育总长张士钊对杨荫榆的支持,所有这些因素都推动了学潮的不断扩大而最终不可收拾。"反动校长"绝不是杨荫榆一生的写照,要客观公正地看待杨荫榆,就必须全面地分析女师大事件和全面地了解杨氏的一生,这才是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7.
以"她经济"等"她X"族词为例探讨其由来、构词意义和特点。结合"她X"的内部结构特征、语义演变和语用特点等方面的表现,探讨"她经济"对基本构词语素义的影响,"她X"的语义指向的变化以及所折射的社会语用心里。  相似文献   

18.
现在所通行的所有的《中国历史纪年表》在西汉惠帝后和文帝前都编排有"高后元年至八年",这与中国古代以帝王在位时的年数或年号为纪年方式是相违的。在汉高祖刘邦死后到汉文帝刘恒即位的这15年中,"高后"吕雉确实有差不多15年的实际执政史,说她是一个没有名号却有实权的中国第一位"女皇帝"名副其实,但她确实没有哪怕只有一天或者名义上的帝王称谓。在这15年间,先有惠帝刘盈七年,后有刘恭、刘弘两个"少帝"八年。只是因为刘氏功臣集团发动宫廷政变、推翻吕氏集团后,担心身上流有四分之一吕姓血液的小皇帝长大后报复,为了自身的利益,便诬说他们"皆非真孝惠子"而予以斩尽杀绝。司马迁明确指出这是"阴谋"。我们在编写《中国历史纪年表》时应当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以"少帝"刘恭四年、"少帝"刘弘四年取代所谓的"高后"八年。  相似文献   

19.
姚鹏 《百姓生活》2014,(6):29-30
走进武汉东方红食品厂,你马上就会发现这里的与众不同。除了经理易勤和她的丈夫刘宏涛、女儿刘星之外,"东方红"的其他12名员工全部是残疾人,其中1名肢残、11名智障。这批智残工人,大的37岁,小的19岁,但都亲切地把47岁的易勤叫"干妈",而易勤也将他们视为自己的孩子。为了留下这群特殊的"伢们",8年来,易勤每天起早贪黑,还先后变卖、抵押了家里的两套房子,累计贴进去近80万元。尽管有千难万难,但她就是不放弃。正因为如此执著坚持,她获得了一个"犟妈"的称号。  相似文献   

20.
李纨作为封建贵族之家的一个青春寡妇,在严酷的"存理灭欲"的封建礼制下,封建宗法社会千方百计地要把她塑造成"恪守封建礼节之完人",而李纨却自始至终燃烧着青春生命的激情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在"情"与"礼"、"天理"与"人欲"的较量中,李纨的行为语言昭示着:正常人欲的强大力量和美好人性的不可战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