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丽江拥有得天独厚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在前十多年发展旅游业取得优异的成效和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的基础上,完全有可能建设成为国际精品旅游胜地,其发展方略值得关注丽江的每一个人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2.
从"丽江模式"看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丽江古城作为云南省文化历史名城和云南省目前唯一的世界遗产地,因其在旅游开发与遗产地保护协调发展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2001年10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丽江模式"向全世界推广,并成为我国新的旅游热点地区.阐述"丽江模式"的内涵及其对丽江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并对比石林申报世界遗产失败的原因,分析了"丽江模式"的成功经验对云南省申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启示,论述了世界遗产地作为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锦州市具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但长期以来,其旅游业发展缓慢,并存在着制约旅游业 发展的不利因素。要想把锦州建成辽西地区名副其实的经济中心,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其进行准确的定 位,协调发展旅游产业各要素,开发有特色的多种旅游产品,并开展区域性旅游合作。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休闲度假旅游业发展战略的思考——以巢湖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休闲度假旅游在全国各地兴起,成为了一种广受欢迎的时尚旅游方式,我国休闲度假旅游业有其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旅游资源丰富筑就巢湖市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现实基础;知名度不高、景区管理散漫、旅游产品单一、旅游产业化水平低、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是制约巢湖市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必须从人气、景区管理、旅游产品、旅游商品、基础配套等各方面打造巢湖市休闲度假旅游业,真正将巢湖从旅游资源大市转变为旅游经济大市。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休闲度假旅游在全国各地兴起,成为了一种广受欢迎的时尚旅游方式,我国休闲度假旅游业有其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旅游资源丰富筑就巢湖市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现实基础;知名度不高、景区管理散漫、旅游产品单一、旅游产业化水平低、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是制约巢湖市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必须从人气、景区管理、旅游产品、旅游商品、基础配套等各方面打造巢湖市休闲度假旅游业,真正将巢湖从旅游资源大市转变为旅游经济大市.  相似文献   

6.
旅游开发是发展旅游业的必由之路。一方面,旅游开发促进了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开发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当前,积极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有的国家甚至将旅游业作为其支柱产业来发展。要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开发就应确立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符合环境伦理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7.
重庆民俗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化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旅游业的潮流,民俗文化是一种珍贵的旅游文化资源。重庆地区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然而我们对其认识、利用不够,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民俗文化资源,使其为重庆旅游业注入一股新的活力与动力已成为我们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丽江古城旅游资源持续开发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丽江古城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应恢复流官府衙、雪山书院、文庙、武庙等文化古迹,并注意特色原则、协调原则、适度原则;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应重点开发东巴文化、纳西古乐和民间歌舞。在开发古城旅游资源过程中,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努力实现古城旅游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相似文献   

9.
四川盆周山区受地形、地貌、交通等因素影响,旅游业发展滞后,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以达州市为例,其虽具有便捷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因旅游业规划研究滞后、产业开发意识不强、基础设施落后、管理机制不配套等问题制约了其旅游业的发展。因此,达州市须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配置旅游资源,完善政策措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产业开发,以尽快走出一条山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10.
重庆的旅游资源异常丰富 ,旅游经济的前景十分广阔 ,但旅游业的发展刚刚起步 ,必须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步伐 ,使之成为我市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1.
丽江拉市海乡村旅游脱贫调查案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玉龙县拉市海纳西族农民依托丽江旅游的客源大市场,利用拉市海的旅游资源,自发组织旅游经营合作社,带动了拉市海周边农村经济的增长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纳西族村民的脱贫致富。拉市海旅游脱贫的案例说明,乡村旅游在带动农民脱贫方面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2.
丽江古城民居客栈业的人类学考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丽江古城的民居客栈与其他地区的家庭旅馆一样 ,能有效缓解旅游高峰期的游客住宿压力 ,提高居民收入。但是 ,由于古城的民居庭院本身就是高品位的旅游资源 ,因而民居客栈可以也应该发展为古城旅游的重要吸引物之一 ,成为古城旅游的一个新亮点。这对古城的保护、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文章简要分析了古城民居客栈业的现状 ,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 ,并相应地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使用生态足迹法和改进的AHP法对丽江市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指出2001年丽江市生态足迹低于1995年,而2007年是2001年的近3倍,主要是2007年能源消耗对生态足迹的贡献较大.丽江市生态承载力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但减少程度不明显.生态足迹变化较大,表明人类的活动程度和对资源利用的程度加大;而生态承载力没有明显减少,主要是由于丽江市是一个旅游城市,经济发展主要依赖旅游资源的开发.AHP法分析表明,从1995年至2007年,丽江市可持续性总体上是增强的,其中2001-2007年发展较快.此外,还分析了民族文化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及旅游开发中的作用,指出民族文化的合理保护与开发能促进丽江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简要概述了怒江大峡谷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剖析怒江大峡谷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其开发成为旅游产品所存在的局限性。结合怒江犬峡谷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所显现的问题以及该区域发展旅游的环境制约因素,将怒江大峡谷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确立为“前台开发”和“后台开发”两种模式。进而对这两种开发模式进行比较以明确其开发的重点和方向,认为“丽江模式”的成功之处是怒江大峡谷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5.
作为旅游目的地,丽江古城的旅游形象之下有一股浪漫性暗流,其产生与旅游想象有关系,而旅游想象则从文化表达与旅游实践中汲取养料;同时,从丽江古城浪漫性的生产与消费中,可见对世界遗产之文化价值的潜在期待,最终促使旅游者将丽江古城作为表达浪漫的地方。丽江古城的案例提示在旅游形象的形成机制中,旅游想象占据重要地位;旅游想象将客源地与目的地相联系,这使旅游想象研究别具价值。  相似文献   

16.
旅游产业既是一个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同时也是一个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旅游产业的推动和促进。以产业融合理论为基础,以丽江旅游与文化融合提升文化内涵为案例,通过对丽江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现状及效应分析,提出文化旅游产业一体化是实现丽江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业对纳西族传统观念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丽江撤地建市并提出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目标,就旅游业对作为民族文化重要内容的纳西族传统观念及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只有保护好纳西族传统观念及生活方式才能保持丽江旅游业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而要保护好纳西族传统观念及生活方式,提高本民族素质是根本。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业带动了丽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因而被称为"丽江模式"。但这一模式使古城陷入了过度开发的困境中,古城原有的风土民情与特色遭到了破坏。因此,针对丽江古城开发的缺陷,认真分析出现的原因,从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古城内部环境,建立卫星城等方面提出相关解决方法,确保古城的内涵得到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百年来,东巴文化研究的领域和深度不断拓展,不断有创新成果,成为国际文化研究的对象。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研究纳西东巴文化的热潮,研究成果丰硕,一个国际性的纳西东巴文化学正在形成。伴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东巴文化的研究与开发推动东巴文化全方位走向市场,东巴文化传承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东巴文化研究向深层次发展,东巴文化产业市场化出现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