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历代谋略与中国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代之际为中国谋略学的早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许多谋略方法和思想,成为后代谋略学的源头活水。春秋战国时期,谋略学逐渐发展成熟,涌现出了道家、兵家、纵横家、法家等影响深远的谋略流派。汉唐时期,谋略学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对前代谋略学进行大规模的整理和总结,另一方面对前代许多谋略范畴、方法进行补充、发展和修正。宋代以降,谋略学逐渐走上了轻理论而重实际运用的发展路径。在谋略思想的发展历程中,中国谋略学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个性:“诡道”论与道德学说并行不停的学术特色;重人力而轻物力的价值取向;以客观实际为谋略出发点的务实精神。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谋略文化探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代之际为中国谋略学的发端,这一时期的许多谋略方法和思想,成为后来谋略学的源头。春秋战国时期,谋略学逐渐发展成熟,涌现出道家、兵家、纵横家、法家等影响深远的谋略流派。在谋略思想的发展历程中,中国谋略学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个性。中国古代的谋略文化是中国大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人物志历来是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旧方志在人物类目划分上存在诸多问题,有必要对这些类目进行整理归类。湖北方志人物类目划分为十大类,统计出高频类目,并归纳出湖北方志人物类目特征。如类目划分融入儒家思想、类目表述不一、且过于集中于几大类等。  相似文献   

4.
《金陵瞭望》2010,(16):87-87
最近从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传出消息,一个由100个国家、100名将军组成的代表团将参加上海世博会组织的有关活动,而“百名将军上海游世博”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就是我国著名谋略学家柴宇球将军。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分析了人口学类目在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设置,并提出运用《中国图书分类法》扩展人口学图书类目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人类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出发,根据我国的学科实际并借鉴国外理论观点,整理出人类学学科体系,指出了《中图法》中人类学类目立类的三个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并对分类法中有关类目名称、类目内容、类目注释、类目标号等方面,提出了修订和补充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几个类目设置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目的设置及划分必须立足于文献分类的实际需要 ,按照科学知识的逻辑系统进行立类和列类。本文就《中图法》第四版中的维修类目、安全科学类目、旅游学科类目及地方文献类目的设置作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法》三版的出版以行,是我国图书情报界的一件大事.由于此次修订类目变动的幅动较大,尤其是给藏书排架与分类目录的组织上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影响图书的管理和读者依类检索与利用.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换用《中留法》三版的问题.下面结合我何实际,日谈一下换法后对H类外文图书的改编问题.一、《中图法》二版、三版H类外文类目变动对应表.二、《中留法》三版H类外文类图新特点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中留法》三版H类语言、文字类,首先增加了新类目、新注释,以反映新学科的方展.其次调控了类目结构和分类方法;再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F7贸易经济”为例,论述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F7贸易经济”类目中新增类名和类目注释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同时,针对“F76商品学”中的有关“兽用药品”和“保健品”类图书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类目设置问题,结合工作实例,按照图书分类学的有关规则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五版的修订是适应新学科发展与时俱进的体现。与《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四版对比,第五版修改类目约5 200个,停用或删除类目2 500个,新增类目1 600个。这样的修订不仅反映了学科发展带来的类目的变化,而且避免了各馆编目人员因对概念理解偏差而造成的牵强归类和硬性归类现象。第五版较第四版在内容的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上有了较大的改进和提升,引入了复分标记,增强了类目的参见等,但仍有不足之处:一是类目名称不规范、条目不清,二是有图书无其类,有恰当的类目却无法归类。因此,建议专业团队能更好地完善其类目体系,方便图书馆业务工作人员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已于1999年3月出版,投入使用.此版本的修订充分满足了图书馆排架要求所需的稳定性,优化了检索功能,从综合分类法结构体系上照顾了专业单位的需要,保持了各学科专业类目深度的基本一致,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O4物理学"类在此次修订上具有较突出的特点,即调整类目结构;增加类分资料用类目;增加类目沿革注释;修改、规范类目名称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图法》第5版中,艺术类经过修订,大多数类目设计更加合理,注释更加清楚、准确,可操作性更强,但是也还存在着修改标准不统一、时代划分有失误、某些注释内涵过于狭窄、影视类目设置不平衡等问题。下次修订,应充分了解学科发展,及时反映学科现状,预见学科发展趋势,解决好稳定与变化的关系;保持各门类之间比例相对平衡,避免一些门类立类过多过细,一些门类立类过少过简;统一标准,使分类技术操作更严谨,注释更缜密;按照各艺术门类的关系进行调整类目层次,构建符合艺术学专业的学科分类框。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领域范畴”这一分类标准正确含义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管理性文件材料与相应的业务性文件材料应该划归为一类;又从维护外事档案的有机联系、方便保管利用以及档案实体分类不等同概念分类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外事”列为一级类目,可以不囿于逻辑划分规则。并从实际出发,对有关类目的设置,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军事著作,计谋的名称以四字句(成语)或三字句的形式出现,并且都是隐喻,其本体隐藏,直接以喻体表达。探究比较、替代和互动隐喻理论在《三十六计》中的运用及功能翻译,旨在更准确地翻译该巨著,让全世界了解我国古代军事谋略学的精髓和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网络信息分类法的标准化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的网络信息分类法在立类、归类、序类、大纲、类名等5个方面存在着缺陷,其标准化建设应从知识覆盖、体系结构、类目组织、基本类目、类目名称、用户界面、检索功能等7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我国逮捕制度目的定位不科学,导致我国逮捕制度的整体设计存在缺陷。本文从实体预防类目的角度分析了我国逮捕制度目的定位存在的深层问题,进而通过程序保障类目的和维护人权类目的的分析,提出了我国逮捕制度目的的科学定位方案。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图法》儿童馆、中小学馆版的类目修订、调整、改编的分析,浅释该分类表的“得”与“失”,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方志的类目是志书体例的具体体现,也是志书各项内容经过分析、筛选、归纳后的结晶。志书类目的拟定,便是对整部志书的总体设计,在这个意义上,是否能制定出突出重点又包罗万象,备而不泛,简而不遗,横不缺项,纵不断线的科学的类目,直接影响到志书的价值,决定了是否能编成一部体例完善,结构严谨,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的志书。在地方志发展的历史中,方志类目及其设置的演化,经过了一个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的过程。研究古代方志类目的演进,对今天社会主义新型方志的编纂,或许会有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迪。本文以清代嘉庆初年谢启昆修、胡虔纂的《广西通志》(简称《谢志》)为例,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校办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档案材料,既不同于高校其它部门的档案,又不完全等同于社会企业的档案材料,由此造成高校产业档案的类目归属问题至今尚不明确。目前对此大致有四种观点,即独立设全宗、独立设类、挂靠某类及相关内容分别挂靠某类、另立产业管理类。本文对这四种观点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第四种方案符合全宗内档案分类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符合大部价高校档案工作现有管理体制,应是高校产业档案类目归属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中图法》三版关于D大类类目设置的成功与不足,对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改进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