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纪实摄影”之风骤然再起,席卷整个影坛。对“纪实摄影”的“称谓”、“本质特征”的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称其为“社会纪实摄影”,有人称其为“新纪实摄影”,称“现实主义摄影”亦有之。本文基于“纪实摄影”的社会属性和主体特征,界定为“社会纪实摄影”...  相似文献   

2.
关于纪实摄影的讨论,从这一摄影形式产生就没有停止过。人们认可纪实摄影所记录和反映的事件本身的真实性,又无法放弃纪实摄影中对典型形象的塑造和表现,纪实摄影到底应该是现实世界的记录,还是社会与人性的表现?从纪实摄影的本质与内涵出发,在美学与艺术层面讨论再现与表现在纪实摄影中的关系,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由于社会环境及传播环境发生变迁,纪实摄影发展至今相比初期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变革所造成的意识形态的改变,摄影家在拍摄的过程中或者受众在欣赏过程中,发生了审美变化而导致纪实摄影的改变;另一方面由于传播环境的改变,传播方式发生改变,作为传播信息的纪实摄影图片也要发生改变以适应新的传播方式。从社会环境与传播环境两方面入手,在总结纪实摄影的发展历程基础上讨论纪实摄影的未来出路。  相似文献   

4.
摄影技术上的精良,摄影技巧上的娴熟,不等于摄影艺术上的进步。只有摄影能动地再现社会生活时,才能成为摄影艺术,这就是摄影艺术的真谛。从“纪实”到“能动纪实”,是摄影升华为摄影艺术的标志。摄影艺术的“能动反映”就是一种审美创造,就是创造主体按照“社会人”...  相似文献   

5.
摄影艺术创作,不是按动快门的简单纪实、纯客观再现,而是一种自由自觉的精神创造,是创造摄影艺术美:创造"社会生活的纪实美";创造"主体情感的表现美";创造"摄影手段的技巧美"和创造"个性特色的风格美".  相似文献   

6.
民俗摄影是用摄影的视觉语言、表现形式记录并展现丰富深邃的民俗文化与民俗事象,以丰富的图像展示形式促进人类社会不同语言、不同民族之间思想沟通、文化交流和理解,促使人类更好地认识自身发展历程,研究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形式与内蕴,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民俗摄影以纪实为原则,最完美的表现形式是专题纪实与民俗艺术摄影.  相似文献   

7.
纪实摄影是摄影文化的独立形式,拥有相对独立的历史史命、表现方式、思维品格。本文由它作为人类追求健全生活的积极性设计这一角度出发,系统地开掘它天然的人文秉性。从它的概念界定入手,叩问它以平静姿态呈现人性、社会存在状态以及关注历史的品格。这种摄影文化最大限度地体现俗世亲社会为追求的伦理行为,从根本上荡涤污浊,磨砺人性,反抗占有的庸俗社会姿态。  相似文献   

8.
观念摄影与纪实摄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更有本质的区别。观念摄影的主体是"观念",其观念必须具有前瞻性。观念摄影必须关注社会现实,具有时代性,体现文化性,具有质疑能力。观念摄影是一门新兴的重要的当代文化艺术。符号化、抽象化、心理意象是观念摄影重要的表现技法。  相似文献   

9.
《北京纪事》2009,(7):76-77
2009年6月10日~11日,由北京纪事杂志社主办的纪实摄影研讨会在北京笔架山培训中心成功举行。北京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英杰、宣武区文联主席杨海森、作家出版社评论家窦海军、《中国摄影报》总编助理柴选以及活跃在北京的研究纪实摄影或从事纪实摄影实践并取得成绩的摄影师近30人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摄影是“自然之笔”与现实相对应。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用镜头记录了真实的社会生活,其作品所表现的个体与群像在纪实品格外凸显出强烈的视觉美感和深刻性,形成了“新纪实摄影”风格;而杰瑞·尤斯曼的“超现实摄影”与前者相异,他用纯熟的后期暗房合成技术,通过底片叠加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幻景,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拓展了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时空维度。文章以两位摄影大师为例,从三个维度来比较“新纪实摄影”与“超现实主义摄影”:“标记符”与“象似符”;“视觉寓言”;审美欲求。  相似文献   

11.
《源流》2011,(13):84-87
"不能让历史留下空白。"这是上世纪80年代纪实摄影的重要信念。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没有一部民众生活的图像史,这一发现强烈地刺激了一大批职业或非职业的摄影人,他们开始强调摄影的纪实性,努力地推动纪实摄影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纪实摄影作为一种现实主义视觉样式,在其“写实”技术的帮助下坚持来自现实、贴近真实、反映现实的发展方向,它与现实主义绘画有着天然的联系,都源于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基础和现实主义精神的感召.同时,纪实摄影的工作方式——客观记录加主观选择,以及现实主义的批判性都要求其在一系列选择和表现中体现自己的立场和情感.本文试图从纪实摄影对现实主义超越的角度出发,运用作品分析和理论探讨的方法,阐述纪实摄影的表现主义特质.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社会和读图时代,摄影图片在社会经济和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结合信息社会人们通过图片了解信息的需要和摄影图片本身的特性,从认识和认知功能;宣传教育和社会功能;审美、欣费和娱乐功能三种视角分析了摄影图片的价值。在此基础上,结合从事摄影工作的实践阐述了摄影图片在社会发展与建设中的纪实价值、宣传价值和延伸价值。最后以原始性、易用性、安全性为切入点,对在归档保存摄影图片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路径进行了探索和阐述。  相似文献   

14.
我国对纪实摄影本体论和真实性的研究,很少从符号学分析入手,忽略了符号学语境下所潜藏着的价值。依据符号的直觉性、二重性、情感性和主观性,对纪实摄影视觉图像符号的真实性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备受争议的纪实摄影定义命题已经没有讨论的意义,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纪实摄影的属性。在外在属性"介入性"和内在属性"真实性"的互动共生中,可以看到真实并未被篡改,介入不等于干扰,以观看的方式进行记录,完成了纪实摄影以介入的形式表达真实的特质。真实在这里得到了延伸而不是曲解。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照相术被发明与应用,人类在物象自然属性的记录与表现方面取得决定性的成就,使得记录现实生活与再现世界的梦想成为可能.面对过往的历史流变,社会生活影像中的纪实摄影因其更能客观记录与揭示物象与事件的视觉原貌,丽成为我们追忆或探究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视觉见证.因而,我们要通过分析梳理纪实摄影在中国的独特发展样态,思考与理解如何去观看并把握此类影像文本特质.  相似文献   

17.
榕树守望者     
杨保民坐在办公室中,一双大手小心地翻着心爱的榕树摄影画册。在办公桌前的地上,还放着整整一大箱同样的画册。这两天,谁来找他办事,都会觉得这位公务员笑得真是可爱,大家发现他的心情是出奇得好,原来,他策划主编的《守望家园》——温州市榕树人文摄影专集,已经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据说,这本影集的出版,填补了我市系统记录榕树的空白。杨保民是温州艺术摄影协会的副会长,他策划拍榕树,起因是想做点对社会有意义的专题摄影,用自己手中的相机去记录身边的事物。在温州有这种想法的不止杨保民—人。很快,在2003年就有几位有共同想法的摄影人走到了一起,并给自己的团队取名为“榕树下影会”。小团体成立了,该考虑拍什么题材了,杨保民是温州资深的摄影人,知道摄影不仅能创造审美价值,更重要的是它的纪实功能,在定格时间、空间、认知自然上,摄影的纪实功能具有特殊的作用。由于小团队名叫“榕  相似文献   

18.
纪实摄影陷入了深重的危机,本体的含混却又了遭遇“观念摄影”尤其“纯摄影”等当代影像艺术之围剿,酷似全球化世纪荒凉中建筑学的内忧外患。影像人文归属感的迷失,源于摄影家对纪实摄影认同感的阙如。笔者愿美与善回归海德格尔之“本真”,在公共性的“无物之阵”中探询自我的归属感,在现代性构筑的空间诗意地栖居,策动一次拯救人类魂髓的精神突围。  相似文献   

19.
以图片早于文字为例、以近百年来的部分纪实类摄影图片尤其是民族类图片为例,简述图片在历史、摄影、新闻,尤其是人类学等多领域内的综合价值,进而试谈"图片在人类学中的应用乃至图片(视觉)人类学学科的形成基础",抑或称"人类学学科的图片化扩展",从而借助图片推动人类学的发展以及在人类学理论引导下的摄影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艺术与艺术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黑白照片本身的艺术创作特点,认为在百花齐放的艺术需求市场中,由于黑白照片独特的黑白影调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现在与将来,黑白数码摄影与黑白照片,在新闻纪实摄影、时尚摄影和艺术收藏等领域之中,都将会有自己独特的市场需求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