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和大转型,由政府扮演社会治理唯一主体的传统模式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寻求"治道变革",重构社会治理结构,这是社会治理体系变革的必由之路。杭州社会复合主体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对传统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本文旨在搞清楚社会复合主体在杭州孕育、生长的生态机理,进而探究杭州社会复合主体的治理绩效,特别是对于社会转型和社会治理体系变革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社会结构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是认识社会结构的关键。中西社会结构思想围绕这个关键形成了不同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论述是我们进一步思考的出发点。据此可以从个人主体、社会客体、社会过程系统、社会整体系统等四个不同的视角 ,来认识社会结构。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结构 ,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而且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村市场化改革带来乡村经济社会转型,农民的主体权利意识与民主法治观念逐步提高,参与农村社会管理和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与热情度显著增强。农村基层治理体制在转型期乡村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背景下开始面临着变革和调整的重任。乡村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是农村基层治理变革的现实背景与基本前提,同时,基层治理变革和民主政治发展又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根本动力。转型期,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带来乡村基层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深刻变化,农村基层治理变革具有必然性,成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与乡村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出路与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有关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一些问题关于主体——客体问题主体及其结构一种意见认为,所谓主体就是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认识者和实践者,它的体现者是现实的人、社会的人;主体并不等于意识,主体是有人身的主体能动性的体现者。它是多层次的:就其普遍性讲,是作为实践者和认识者的整个人类;就其特殊性讲,是指作为实践者和认识者的社会集团(包括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上的氏族、种族、民族、阶级),社会团体,乃至科学共同体;就其个别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发展主体问题是当代中国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群体结构已经和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我们对中国社会发展主体问题的认识也必须深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层分析方法,深刻认识我国社会发展主体的新变化,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发展主体的积极性,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思维方式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并随着其形成基础的变化而变革。思维方式支配着主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其变革对于主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具有前提性、导向性和规范性的功能。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实现了思维方式从理论思维走向实践思维的根本性转向。在当代,由马克思创立的实践思维方式通过主体的认识痞劝和实践活动而不断赋予新内涵,并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思维方式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并随着其形成基础的变化而变革。思维方式支配着主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其变革对于主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具有前提性、导向性和规范性的功能。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实现了思维方式从理论思维走向实践思维的根本性转向。在当代,由马克思创立的实践思维方式通过主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而不断赋予新内涵,并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迄今为止,人们一直将主体的情绪作为其认识结构的要素之一,从而对主体认识结构之功能的研究,代替了对主体情绪在认识中的作用的专门探讨。然而,事实上,主体的情绪并不构成其认识结构的要素。鉴于此,我认为有必要单独拓展对主体情绪在认识中的作用的探究。一认识的主体性是近年来我国认识论研究的热点。对认识主体性的深入研究,最终必然触及对主体自身认识结构之要素构成的探讨。关于主体认识结构的要素构成,虽然研究者们意见不尽一致,但基本上都倾向于将主体的既有知识(包括经验)、情感和意志三者作为主体认识结构的基本要素。于是,主体的认识结构便被普遍规定为知、情、意三要素的综合稳定统  相似文献   

9.
创新主体认识结构是创新主体整体素质中的基础部分。创新能力是21世纪创新主体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新主体在竞争中取胜的优势所在。创新主体认识结构在创新主体中的建构状况是创新主体即学习者逐步建构而成的动态过程。主体认识结构是创新与创造之源,是建构与生成创造力的第一“培养基”。21世纪创新主体的高素质主要体现在主体认识结构上,建立充满创造活力的主体认识结构对培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主体认识结构的功能与解放思想主体的认识结构就是存在于主体之中,附着在由遗传素质决定的脑结构与脑机能之上,能加工、整合信息,形成认识成果的多级机制系统。在主体的认识结构中,各种意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套功能上相互依存的关系,而这些关系的合成则构成了主体认识结构的整体功能。主体认识结构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首先体现在设定对象的选择功能上。主体选择哪些客观事物及哪些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作为认知或评价的对象,都是主体主动选择的结果。其次体现在整理信息的规范功能上。主体通过主体认识结构对进入意识…  相似文献   

11.
认知传播研究可以追溯到媒介环境学派的媒介感知模式的提出,在当下媒介技术高速更迭所带来的社会化转型趋势中,找到了更加契合的社会生态发展空间,在认知科学与传播学的范式融合中完成跨学科的体系重构。认知传播既可作为研究对象,从传播行为的空间视角出发关照主体认知的内在结构和规律,探寻以认知为本质的传播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又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将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主体认知的本质规律用于解释传播现象及衡量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西方古代怀疑思维具有泛怀疑和反神学性质,这是认知低能和社会动荡的情绪反映。近代怀疑思维突出表现为对知识理解的相对主义倾向以及对人的认识能力的极度关注,具有知识追求性质。怀疑思维由古代向近代转变后形成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在认识发展中的创新品格。  相似文献   

13.
在本体论领域,客观性指物质性和人类物质实践活动性;在认识论领域,客观性指认识与客体的符合性、一致性和认识客体对于认识主体的外在性、独立性。讨论真理是揭示客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适应和满足.价值认识是价值主体关于价值事实的认识,具备“合理性”的价值认识才是正确的价值认识,价值真理是反映价值客体(事实)本质和规律的(价值)认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詹姆士否认传统哲学把意识视为实体,而把意识视为心身总体的一个机能。心理内容或状态是经验的连续流动。牵穿在经验之流中的最根本的质素是纯粹经验。它不为"意识"所觉知,却是客观的实在。纯粹经验组建了主体对客体的认知,使客体参与到主体的结构中,并导引有意识经验的过渡与连接。  相似文献   

15.
"还NP呢"的语义特征及语法意义都具有特殊性。"还NP呢"是一种语义丰富并具有特定语用价值的语法形式,能够表达对一定语境中NP所指对象的强烈评价,语气上相应表现为褒扬或贬抑。NP具有异感性和主观性,"还NP呢"具有表义不平衡性,这一结构也反映出隐喻与认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哈贝马斯试图把兴趣范畴引入认识论,建构认识和兴趣辩证统一的新型认识论。他的认识论的主要特点是:批判黑格尔的总体性的真理观,拓展认识论的研究视阈和层面,对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各种认识类型的科学性、真理性作认识论的辩护;批判唯科学论的客观主义,强调认识论的反思批判性;凸显认识的价值方面,实现事实和价值的统一;从认识与兴趣关系的视角探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批判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造成的理论与实践的分离;试图改变孤立的主体的认识论模式,探讨认识主体间的语言交往关系。他的认识论虽然具有启发意义,但却背离了马克思的劳动的观点。因此,尽管他自称他的认识论是指向人类解放的,但却聚焦于科技理性的批判上,而并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7.
主体性曾是当代中国哲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以往对主体性的探讨所存在的一个重大缺失在于缺乏对认知主体与价值主体的自觉区分。在哲学史上,康德最早对认知主体和价值主体的界线以及价值主体的优先性进行了深刻的阐明。这一思想理路对于我们重新理解和评估主体性原则的历史遗产,对于深入理解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思想,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坚持这种区分,把认知主体和价值主体视为主体性在性质上有着重大不同的两个维度,我们将可以在扬弃主体性狭隘的认识论内涵的同时,维护其丰富的价值论内涵;可以在拆解以认知主体为核心的主体形而上学立场的同时,为价值主体的存在合法性提供有力的辩护。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原则在新的基础上深化了康德关于认知主体与价值主体划界和价值主体优先的思想,把人理解为自由、目的和责任主体。这是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中最为精髓和最富当代价值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面对经济不平等,国企工人的阶层意识逐渐形成。依据“阶层位置-限制-阶层意识”的分析模型,综合“感知、评价与行为”三个层次,国企工人的阶层意识在形成过程中呈现出两个特征:其一,在目前的社会基本阶层结构中,国企工人处于不利的位置,他们对经济不平等的感知和评价,与客观阶层位置存在一定的偏离,工人常以主观认定的“社会底层”描述客观位置上的“不利”;其二,国企工人对经济不平等的意识选择显示为内部差异性分布,但仍然具有一定的中心倾向,即拒绝经济不平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阶层和谐已经成为和谐社会构建中重要的新的研究课题。新的历史时期,阶层和谐具有新的内涵:突出了公平正义重要原则、体现了利益共享社会准则、强调了融合互动促进作用。其新的特征是:反映了国家主体意志新特征、体现了阶层结构科学新特征、保证了国家全面发展新特征。在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阶层和谐奠定了社会制度稳固的基础、形成了意识形态统一的氛围、构筑了社会有序发展的框架。  相似文献   

20.
杨敏 《河北学刊》2005,25(2):105-112
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对东亚地区产生了日益深刻的持续影响.一方面,为了成为全球化的适应者,东亚三国强化了国内的政策调整与制度改革,以提高对超国家的全球体系的应对能力.另一方面,在金融、贸易、生态环境等领域,东亚已形成了跨国性的区域合作.如何使国家在全球体系中获得安全,并进一步促进跨国性区域合作,以对国际关系机制形成广泛而积极的影响,是东亚国家所要面对的共同课题.从社会行动意义效应的理论角度看,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是同一社会过程的两个观察侧面,它们之间是相互胶着和彼此建塑的关系.现代社会主体是"意义主体",社会行动则是"意义行动".在社会主体行动的意义效应过程中,促成了意义化的行动关联模式体系,亦即行动的结构.结构中的"异者"与"异见"可通过结构意义资源的不断生成而建立起某种共同的悟知和一致性的意愿.如果结构内部的意义资源能够形成一轮又一轮的递进状态,将为持久、稳定、富于生机的合作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东亚三国集体结构"可以说应当是作为行动主体的中、日、韩三国间的行动意义效应过程所锻铸或建塑的一种事实过程.随着中、日、韩三国共有悟知的发展,去中心化过程、主体平等必将进一步推进,从而使相互间通过让与或坚持、接受或拒绝,增进认可、理解、共识以及智慧和创意,将为"东亚三国集体结构"提供现实性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