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对日本逐步侵华、中国东北和关内的关系、中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以及1935年国民党和共产党内外政策的转变的具体分析,批驳了到1935年的"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才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观点。重新评价了"华北事变"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
张玉洁  于东民 《中华魂》2012,(16):26-28
赵一曼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抗日民族女英雄、爱国女诗人和优秀共产党员。上个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东北,烧、杀、淫、掠,十恶不赦。作为中共珠河县道北区委书记和东北抗日联军的团政委,赵一曼率领当地军民狠狠地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在她不幸受伤被俘后,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灭绝人性的摧残,她宁死不屈,大义凛然,痛斥敌寇,  相似文献   

3.
1935年末至1936年初,东北军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剿共"丧师失利,中共中央战略和策略思想的转变,蒋介石一贯坚持错误政策,等等,均成为东北军从内战转向联共抗日的因素,也反映了东北军从内战转向联共抗日之途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论秦良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良玉是明末四川的一员女将,是一个存四川地区颇有影响的历史人物。在文艺作品中,不乏见以秦良玉为题材的篇章,然而专门论述她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的文章却不多。郭沫若同志在歌颂抗日英雄赵一曼烈士的时候,曾经联想到秦良玉,为宜宾赵一曼烈士纪念馆题下了这样的诗句:“蜀中巾帼富英雄,石柱犹存良玉踪,四海今歌赵一曼,万民永忆女先锋。……”后来郭老又在《四川日报》上发表题为《关于秦良玉的问题》的文章,进一步指出:“秦良玉这个人物是不好完全抹杀的。”“要称秦良玉为‘巾帼英雄’,似乎也还不  相似文献   

5.
温史 《山西老年》2014,(4):22-23
1935年华北事变后,日军进窥绥东,阎锡山为了维护他的官僚资产和政治地位,提出“守土抗战”的口号。客观上来说,这口号还有一种抗日精神,也就成为他后来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思想基础。这年冬天,中共中央声明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要求阎锡山允许红军通过山西地区开赴前线抗日,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不断加深,1935年“华北事变”后日本又把侵略势力深入到华北广大地区。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攻势,国民党南京政府一味与日妥协的政策开始有了转变,并进行了一定的抗日准备。南京政府的抗日准备很不充分,但它却是国民党集团被迫转向抗日的重要行动标志。本文试就此专题作一些初步的评述。  相似文献   

7.
张腾霄,1915年生,原名张永慎,河南孟县人。现代哲学家和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哲学学会会长。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张腾霄在青少年时期就立志教育事业,193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孟县师范,并留校工作。他在校期间,受到了进步书刊的影响,在民族危机关头,产生了爱国抗日思想和对共产党的向往,决心奔赴陕北革命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  相似文献   

8.
1935年8月1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文中提到福建人民政府接受红军提议联合抗日,罗登贤、徐名鸿、吉鸿昌……等民族英雄为救国而捐躯。  相似文献   

9.
翰墨寄真情     
赵修身 《山西老年》2011,(11):17-17
续范亭,1893年11月27日生于山西崞县(今原平市)西社村,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担任义军“忻代宁公团”总团卫队长。1935年冬,他不满蒋介石不抵抗日本军侵略,在南京剖腹明志,以示抗议,血染中山陵,震惊国内外。“西安事变”后,国共合作,携手抗日,  相似文献   

10.
苗炎和 《山西老年》2010,(12):15-15
说到襄垣秧歌的优秀剧目《小二黑结婚》,不能不提到人民艺术家、中国文学史上"山药蛋派"的开创者赵树理先生。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宣传党的抗日政策,激发民众抗战热情,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救亡积极性,在襄垣第四区抗日政府的支持下,由牺盟会出面,在一个旧戏班的基础上,进行整编,成立了"襄垣县第四区抗日农村剧团"。剧团置于党的领导之下,摒弃旧戏班的陈规陋习,注入新的管理机制,边演出,边  相似文献   

11.
在余姚相公殿村向天庵原址(现属慈溪市)建有一座六角亭。亭内,立着一方刻有"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九个大字的纪念碑。这就是当年我党领导的淞沪游击队五支队四大队和宗德三大队伏击日寇的地方,也是浙东举起敌后抗日第一面旗帜的地方。1941年4月,日寇入侵浙东,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  相似文献   

12.
1935年,14岁的张淑英做了国民革命军军官钟崇鑫的新娘.两年之后的1937年,钟崇鑫随军开赴抗日战场,再无消息.1944年,苦苦等待的张淑英接到丈夫已经阵亡的抚恤令,她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70多年过去了,这份曾经甜美的爱情,一直深埋在张淑英的心底.2014年11月,93岁的张淑英前往供奉抗日捐躯将士灵位的台北忠烈祠,只为看到英烈谱上丈夫“钟崇鑫”这个让她刻骨铭心的名字.  相似文献   

13.
南京国民政府在国内外禁毒舆论的压力下,从1935年至1940年发起了一场"二年禁毒、六年禁烟"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国民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具体的禁烟禁毒法规:鄂豫皖"剿总"禁烟和腹地十省禁烟的法规,它为后来的禁烟立法奠定了基本框架和实践基础;"两年禁毒、六年禁烟"运动前期禁烟立法繁多;后期立法是根据抗日需要对前期立法加以稍事修改后继续适用。这些立法为禁烟禁毒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保障和指导,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法规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更没有内化成基层民众的内在需要和普遍认知,所以决定了这场运动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从1935年11月开始,中国共产党首先建立了陕甘宁边区政府,之后又建立了一些抗日根据地及其政权。这些人民革争政权进行了一定的法律建设,其中包括惩治贪污的立法,例(晋察冀边区惩治贪污条例)和(晋冀鲁豫边区惩治贪污暂行办法)等条例第2条规定:“边区各部队及各级机关团体之工作人员犯本条例之罪者依本条例处断之。受政府领导或指导办理社会公益事业之人员,犯本条例之罪者亦同。” 1947年5月6日,东北行政委员  相似文献   

15.
《源流》2015,(3):26
外营围楼系"外营惨案"旧址,位于始兴县沈所镇八一村(原名外营村),为该村村民集资于1919年建成,通高5层12米,长20米,宽约16米,四面墙壁用河卵石垒砌、石灰糯米浆黏合而成。1945年8月1日,国民党第七战区187师与始兴县地方武装共2000多人,联合进攻八约乡抗日根据地,包围沈所外营村。驻村的始兴人民抗日武装风度大  相似文献   

16.
朝鲜族共产党员、著名的抗日英雄李红光(1910—1935年),是我党领导的最早的抗日游击队——南满游击队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虽然他的一生只活了二十五年,然而他用行动写下的光荣的历史却长留人间。在苦难中走上革命的征途李红光,原名李弘海,又名李义山。1910年出生于朝鲜京畿道龙任郡丹参洞的一个贫苦农家中。李红光的家庭成员有:祖父、父亲、母亲、三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家庭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他父亲的肩上,父亲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所得收入只能勉强使全家  相似文献   

17.
赵赓 《中华魂》2008,(8):20-22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生于四川宜宾一个地主家庭。1924年冬在四川宜宾女子中学求学时和地主家庭断绝关系,组织妇女解放同盟,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夏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经组织推荐,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六期学习并毕业。同为黄埔武汉分校六期的有罗瑞卿、郭天民、谭希林等将领。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 ,中共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 ,但该政策是什么时候开始转变 ,到什么时候正式形成 ,却是众说纷纭。我们认为该政策是从 1935年 12月 6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改变对富农策略的决定》开始转变的 ,而且 194 2年 1月 2 8日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及其附件则是其正式形成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王中1914年8月11日出生,原名单勣,笔名张德功,山东高密人。1935年9月考入青岛山东大学外文系,1936年参加抗日民族先锋队。1937年抗战爆发,胶东沦陷,作为民先队员留在青岛打游击。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3月~1940年9月,受党的派遣去东北军工作,历任东北军57军667团、67l团宣传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在1931年至1937年间,几易自己的政策"反蒋抗日"--"逼蒋抗日"--"联蒋抗日".中共中央适时调整斗争方针和策略,为统一战线的最终确立、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