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修辞阐释:美学、意识形态与“和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自古有"修辞以立诚"、言道"和合"的大修辞观.由此出发,一种关注语言层面的修辞经验、自然融美学(修辞)阐释和意识形态(修辞)阐释于一体的艺术之"修辞阐释"可望成型.作为一种实践性、描述性的新方法论,修辞阐释不仅立意于对当下艺术理论领域本文、形式主义批评与语境、文化研究作一"整合",更是试图把"和合"品格贯彻到美学阐释内部、意识形态阐释内部和这两者之间的一次尝试与努力.  相似文献   

2.
"形式的意识形态"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命题,体现着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态度。这一理论的提出是西马理论家对西方文论史和美学史上关于形式与内容之间关系问题进行反思,尤其是与西方形式主义文论进行对话的结果。詹姆逊和伊格尔顿对形式的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深入阐发,并将其运用于文学批评实践之中,从而使其成为西马文论的代表性理论之一。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中缺少对形式问题的关注和研究,致使其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不断减弱。吸收和借鉴西马的形式的意识形态理论,建构马克思主义的形式诗学应该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论未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西方文论的重要流派之一。与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的文本形式中心论不同,法兰克福学派强化了文学的意识形态批判功能,因而成为一种广义的社会文化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主要指向两个方面一是对苏联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批判性考察,二是对发达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批判,这两个方面都对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新历史主义批评强调从政治权力、意识形态、文化霸权等角度对文本实施一种综合性的解读,将被形式主义与旧历史主义所颠倒的传统重新颠倒过来,把文学与人生、文本与历史、文学与权力话语的关系作为自己分析的中心问题,从而使历史意识的恢复成为文学批评与文学史研究的重要方法论原则。本文将从新历史主义批评的产生背景、新历史主义批评的理论特征和新历史主义批评在操作中的方法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电视即符号——西方"电视镜像"符号批判理论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社会的媒介文化批评中,符号学和意识形态理论被西方学者运用到了电视媒介和电视文化的评析和批判之中,并在电视批评学中形成了西方特有的电视符号批判理论。符号学本身是对媒介及其文化进行研究和批评的一种方法论,本文以"电视即符号"为题,着重探讨西方学者是如何在符号学视域下对电视文化和电视媒介本身展开意识形态批判的。  相似文献   

6.
“审美意识形态”说与新时期艺术本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形成的文学或艺术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说,乃是此前早已出现的艺术审美本性说与艺术意识形态本质说两种理论倾向交汇、合流的产物.这一有关文学或艺术本质的理论言说,的确是新时期影响相当大的一种有关艺术本质的理论言说,但也仅只是新时期出现的形形色色、多元并存的艺术本质理论中的一种形态而已.它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如果对它的理论价值给予不恰当的拔高甚至将其定于一尊,则无益于文学理论、艺术理论进一步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7.
(一) 20世纪美学很醒目的一个人物是英国艺术批评家克乃夫·贝尔。以他为旗帜或信号,西方美学从20世纪初便吹起一股很强劲的形式主义风。他1914年发表的美学专著《艺术》,集中体现了他的形式主义理论,是公认的对西方现代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一本书。他在书中提出了“有意味的形式”的著名论点。贝尔的理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在审美主体方面,他论述了审美情感的特性,强调审美情感不同生活中的普通情感,这与科林伍德强调的“艺术表现的情感与日常生活的一般情感没有不同”的观点看起来俨然不同。贝尔认为审美情感是一…  相似文献   

8.
卢衍鹏 《东岳论丛》2019,40(11):32-37
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指明了艺术批评的生产属性,这是艺术批评生产属性的逻辑起点。沿着马克思的思路,西方艺术批评生产理论史涵盖了艺术技巧、艺术生产过程、艺术生产方式、艺术生产关系等艺术批评的各个环节。中国艺术批评理论建构要以马克思生产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艺术生产经验,解决学科本位问题,把握艺术批评的主体立场和价值取向,创新艺术批评的阐释模式和话语系统,增强艺术批评实践性和生产性,形成开放、独立的艺术批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9.
新历史主义与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关系是文化诗学谱系研究的重要部分.新历史主义对文化唯物论既有社会批评的方法论借鉴也有文化诗学的理论创建:文化与社会的批评理念是两者方法论的理论契合点,"借古讽今"与"以今参古"的批评指向是研究旨趣的分歧点,而意识形态与权力话语的批评范式则体现出两者理论建构的不同诗性导向.考察这两种西方批评理论的指涉关系,可以使中国文艺研究获得一个历史与文化的诗学新起点.  相似文献   

10.
“新批评”和“解构主义”作为西方文学理论发展中两种不同的批评模式,它们在尺度、策略、批评的理论指向等方面有诸多不同。运用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个文本展开阅读,会产生不同的批评效果。而后者作为一种批评的主要方法,在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发展中更具有代表性,并且对其它思潮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评西方现代文论对本文的研究与赏析王晋华强调对作品本文的分析,把对作品本文的研究当成批评的主要任务或出发点,是新批评、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以及阐释学与接受美学等西方现代批评理论所共具的重要特征。俄国形式主义者雅各布森提出文学研究的对象不是笼统...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建筑的意识形态批评:在文化与形式之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当代中国建筑,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综合意识形态批评理论中的"反映论"和"中介论"等经典分析方法入手,构建一种以文化为中介的"多维与辩证的建筑意识形态批评"模式,是建筑批评的一种致思方向.当代中国建筑意识形态批评应当展示的两个维度:一是,建筑意识形态批评应穿越建筑形式的表层结构进入"比深度本身更深、比现实本身更真实"的社会文化层面,探求隐藏在形式背后的文化动力;二是,建筑意识形态批评应该超越建筑形式被动反映社会文化现实的机械思维,努力挖掘建筑形式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建构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批评”和“解构主义”作为西方文学理论发展中两种不同的批评模式,它们在尺度、策略、批评的理论指向等方面有诸多不同。运用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个文本展开阅读,会产生不同的批评效果。而后者作为一种批评的主要方法,在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发展中更具有代表性,并且对其它思潮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严格地讲 ,大陆后现代批评与后殖民批评作为理论话语 ,缺少与其对应的作为先在经验的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 ,也就是说 ,这两套“后”话语不是从大陆本土发生的后现代文学与后现代文化中提取出来 ,转换为一种具有理论指导性的批评话语 ,而是从西方舶来的宗主国理论话语在变体的态势中为大陆学界所用。在这个意义上 ,大陆理论界以“后”话语在批评中所定义的后现代文学、后现代文化与文化艺术中的后殖民现象是西方两套“后”话语过度诠释的牺牲品。王国维《人间词话》以“隔”与“不隔”来界分主体在创作中能否获取“境界全出”。笔者以为 :就当…  相似文献   

15.
段吉方 《学术研究》2015,(3):136-142,160
当代英国文化理论家托尼·本尼特对形式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批评是他的文学理论研究中最具理论深度和思想启发的内容。在对形式主义文论的批判中,本尼特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如何继承形式主义的理论遗产,在意识形态的疏离效果中超越形式主义文论"文本形而上学"的重要理论问题。本尼特深刻地分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内在的理论困苦,同时也在形式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话中开拓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新的理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论形式主义批评的浪漫主义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西方形式主义批评对浪漫主义诗歌采取了回避、冷淡和批判的态度,但通过对形式主义批评理论和浪漫主义文论进行剥茧抽丝式的条分缕析,发现形式主义批评的许多核心概念都有着浪漫主义的渊源。浪漫主义文论以想象论为纽带,将情感论、"陌生化"审美论以及有机论等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而这些重要的浪漫主义文论,都在近半个世纪之后的形式主义批评那里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丽  胡庆龄 《齐鲁学刊》2008,37(1):157-160
乔纳森.多利莫尔(Jonathan Dollimore)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杰出学者,其政治文化批评思想引起当代西方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意识形态"是他批评话语里的一个重要范畴,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则始终是他思考的重点。多利莫尔指出任何文学艺术都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并在文学与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的动态双向建构中对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作了独到的阐释,这对我国当前理论界探索文艺的本质特性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由宁夏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金德万同志的新著《苦密斋丛稿二集》是在当今中外文化交流格局下对西方文学批评理论新潮涌入国门的敏锐感应和深切阐解的结晶。金著构成可以从批评方法的实践、批评学派的评析和批评理论的建构三维度来观照。关于批评方法的实践方面,著者选择了当代西方两种文学批评方法和理论话语来分析西方现当代有争议的作品,如以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评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尔兰现代著名诗人叶芝的晚年诗作《在学童中间》和以形式主义批评方法评论黑色幽默派名家、美国海勒的长篇小说《无尽烦恼》等。指出以作者为本位…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代文学批评,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意识形态批评,其次是道德批评;上世纪初及80年代以来,引进西方各种理论与方法的同时,出现了运用各种理论来演绎批评作家作品的分析批评。这几类批评都不是从直接的作品阅读体验出发,而是从作品外在的意识形态与伦理道德或是某种抽象的理论形态出发,用作品来验证意识形态、道德伦理或某种理论,文学价值附属于意识形态价值、道德伦理价值或是某种理论形态价值,忽略了批评家的阅读快感与想象力的创造活动,扼杀了文学批评活动的生命与活力。对此,应改变现代批评的外在判断属性,回归文学作为人生体验、想象创造与语言媒介的本性,重构想象批评。  相似文献   

20.
纵观西方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语言问题始终是一个核心问题,人们关于语言的不同观点促成了很多文学批评流派的起点和终点.语言使用者、语言、语言意义和语境形成了一个互相作用的四维关系.语言又与叙事紧密相联,形成一个语言与叙事互动的文学批评大潮.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的"语言论转向",可分为形式主义语言观、语言的诗性与意识形态性、后结构主义语言观三大板块,它们从批评理论到批评实践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为我们认识文学语言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