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泽军 《统计研究》1990,7(3):50-51
一、“地下经济”活动的概念和内容“地下经济”活动蕴含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之中,它为国民经济统计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核算内容。所谓“地下经济”活动是指国家各种经济社会核算以外的经济活动,具体地说,就是企业的会计核算、部门的业务核算和国民经济统计核算不能直接“覆盖”或无法直接核算的各种经济活动。“地下经济”活动包括各种非法活动和合法活动的“非法交易”(收入),以及各种没有核算的“自产自销”活动,我国通常所说的“灰收入”则属于合法活动的“非法交易”范围(包括各种非正常的增加收入行为)。其基本特征是非法性、无记录性。“地下经济”活动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企业是国民经济活动的主体.广义的统计核算即包括宏观的国民经济核算.也包括微观的企业统计核算.后者是前者的基础.二者在指标名称、核算口径、核算价格和核算原则等方面都相同。会计核算是从微观的角度对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进行的核算。本文就企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简称“会统核算”)一体化问题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总结经验、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全国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决定,从1999年起,对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题型、各科目的分值分配调整如下:一、取消统计专业中、初级资格考试简答题型,加大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量及分值。二、统计专业中级资格考试“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国民经济核算基础”各增加一道计算题。三、统计专业中级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试卷中“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会计基础知识”,“经济学”三科的分值分配调整为42∶32∶26;《统计工作实务》试卷中“国民经济核算基础”、“统…  相似文献   

4.
<中国统计>杂志自去年第7期至今,基本上每月都有一篇笔者的随笔短文.其中都会有这样的提法: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原理如何如何,从国民经济核算看如何如何.读者或许会问:为什么总要扯国民经济核算这面"大旗"做你的"虎皮"?是的,要从宏观上观察分析经济状况和经济关系,国民经济核算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具.数年前德国统计局局长在其所著<经济统计学>中曾经说:统计是我们观察经济社会现状的"眼睛".借用这句话并加以延伸,那就是:国民经济核算是我们进行宏观经济观察的"眼睛",掌握了国民经济核算原理,就相当于装备了一双"慧眼".可以洞悉宏观经济中的经济关系,而不致被纷繁复杂的表象所迷惑.  相似文献   

5.
张冬佑 《统计研究》2005,22(4):53-5
20 0 4年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 ,提出了大力推进统计改革和建设的各项任务 ,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进一步改革专业统计的制度方法。对此 ,笔者拟从专业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互衔接的视角 ,就专业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关系 ,专业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相适应的表现 ,以及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协调框架下推进专业统计改革等问题 ,做一些探讨。  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专业统计的关系  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全过程为对象的宏观核算 ,专业统计的对象则是国民经济某个部门 (行业 )的活动 ,或…  相似文献   

6.
从世界范围看,国民经济核算的历史贯穿着两条主线——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和统计业务的“国际化”。各国对经济的研究涉及领域十分广泛,以至于很难进行全面的比较。代替的做法是以几个“发展指标”为参考,包括核算结构的范围、向国际上报告国民经济核算统计的数据以及实施原则的有效性。统计的国际化的历史包括两个重要方面——经济统计的可比性与国际标准和准则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形成和发展过程来说,统计核算不同程度地吸收了会计核算的思想,因而两种核算具有相似性,但是两种核算在许多方面也存在着差异,要进行两种核算的协调,就必须弄清两种核算的“共性”和“个性”。惟有如此,才能做好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协调工作。一、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联系1.从整个国民经济来看,国民经济的核算内容包括了统计核算、会计核算和业务核算,它们的总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监督和服务。国民经济核算,从广义上讲,是统计核算的最高层次,但从一般意义上说,是采用统计方法搞宏观会计核算。统计核算的相当…  相似文献   

8.
隐性收入来源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萍 《浙江统计》1998,(10):9-11
隐性收入问题近几年来在我国表现得十分突出,引起了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隐性收入与公开收入对称,是指官方公布数字之外的收入,主要包括三部分:国民经济核算范围中未包括的收入;生产活动属于核算范围、但因不符合国家管理规定而处于隐蔽状态的收入;由于核算体系或经济体制、统计方法等问题导致的收入低估部分。由此司得出隐性收入的计算公式:隐性收入一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一政响统计国民生产总值一地下经济收入十收入低估值。可见,隐性收入的来源渠道不外乎两条:地下经济和收入低估。一、地下经济对干地下经济,本文拟分为非法经济、…  相似文献   

9.
一、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指标的缺陷 (一)GDP指标体系存在设计缺陷,不能准确反映国民经济的真实水平 GDP反映的仅仅是经济生活中能够以货币计量的部分,而对于相当一部分自给自足性产出,如家庭主妇劳动、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和蔬菜等项目以及大量地下经济活动却未能计入GDP总量;另一方面,GDP又将一些对社会福利没有贡献的中间支出,如交通事故和意外灾害等纳入计量范畴,出现了国家天灾人祸越多,GDP越大的怪圈.再加上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以及治理污染的大量支出却被纳入GDP的核算范畴.所以,GDP指标体系存在的缺陷总是或大或小地影响了对国民经济的真实计量.  相似文献   

10.
魏和清 《中国统计》2001,(11):43-43
了解科技投入的内涵“全社会”在此是指科技投入的调查范围。从国民大核算的角度来看,科技投入的统计范围应与国民经济总体核算范围相一致,具体包括国民经济各行业的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所有单位所从事科技活动的全部投入。主要包括独立的研究开发机构、普通高等院校、工业企业、建筑企业、运输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非工业企业、农业企事业单位、地质水利单位、医疗卫生单位、科技情报与文献机构等。“科技活动”是根据UNESCO《关于科技统计国际标准化建议案》中的原则界定的,它是指与各科技领域,即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