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晓波 《市民》2006,(9):12-17
伟人去世30周年了! 2006年8月,我陪女儿去北京。上天安门,带她去毛主席纪念堂。排队参观的人很多,绕了纪念堂整整一个圈。排在找前面的是一个企业家模样的中年人,他一直在打电话,“我在毛主席纪念堂呐,我去看一下他老人家。”他的身后站着两个小伙子,一个抱着好大的一捧鲜花,另一个则给他打伞遮阳。  相似文献   

2.
汤礼春 《老友》2014,(6):53-53
正去年夏天的一个早上,我一觉醒来,突然感觉右手食指有点疼痛。几天后,食指有些发黑。我赶紧到医院去看医生。打了几天消炎针,敷了几天药后,食指颜色越来越黑了。我再次找到上次给我看病的医生,他在看了我的用药记录和手指后,建议我住院治疗。我忧心忡忡地回到家里。这时电话响了,是女儿从德国打来的,她提醒我订的机票快到时间了。我这才想起:原计划后天就要去德国看女儿和外孙的。我赶紧跟女儿说了我的病情,看是否取消行程,以免耽误了病情。女儿在电话中很坚决地说:"还是先到德国来吧,到  相似文献   

3.
王瑶 《社区》2012,(4):61
周末,朋友打来电话,说她丈夫出差在外,两岁的女儿茵茵感冒发烧要去医院,她因焦虑声音变得沙哑了。我一边宽慰她别着急,一边迅速穿好衣服出了门,准备赶往住在城东的朋友家。一出楼道,我才真正感觉到冰天雪地、滴水成冰的透心凉。路边站着三三两两挥臂等车的人,结果他们大多看着一辆一辆的出租车擦身而过,却只能望  相似文献   

4.
狴月 《社区》2014,(29):18-18
河南省泌阳县花园乡曹庄村,有个“活菩萨”张喜凤。 那天,张喜凤是和嫂子一起去给自己的女儿看病,在医院门口抱起一个被人遗弃的婴儿,嫂子苦劝怒劝哭劝无效,一扭头走了。张喜凤对天哭喊:“没办法,我绕不过去啊……”  相似文献   

5.
女儿刚上小学三年级,周末,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叫《家乡的秋天》。女儿手托腮沉思了半天写不出一个字,于是向我求援。沉吟一会后,我有了办法。我决定先带女儿去领略秋天的田野,女儿很兴奋。路上我让女儿观察两旁的行道树,看看树叶与春天和夏天的时候有无变化,  相似文献   

6.
那年圣诞前夕的一个星期天早上,做完早礼拜之后,一位有两个十几岁女儿的妈妈问我晚上是否可以开车带她的女儿去教堂参加聚会。她是一个离了婚的女人,需要帮助,我当即答应了下来。那天晚上我们一起开车去教堂,两个女孩子就坐在我的旁边。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当我的  相似文献   

7.
《新天地》2007,(5)
今天,决定带宠物狗迪迪去美容。迪迪是女儿养的一只雪纳瑞犬,女儿出差在外,只能由我照顾。前几天,女儿打电话问我有没有带小狗去美容,我听了大吃一惊。从来没听说过,狗还要上理发店,可是女儿却告诉我,一只雪纳  相似文献   

8.
那是第二十个教师节,我带女儿上街买点礼品去看望老师。女儿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自己给老师的礼物,然后陪我到另一个店里买我给我的小学老师的礼品。选好礼品后才发觉钱包不翼而飞,我知道我遇上了小偷,只好自认倒霉。幸好女儿身上还剩几十元钱,只好买了个便宜的礼品。我和女儿分道扬镳,去看各自的老师。  相似文献   

9.
这几天事事不顺,本以为升职在望,谁知最后公布的名单中却没有我的名字。一时间,我有点心灰意冷。丈夫见状,便说要带我和女儿去一个好玩的地方,也好散散心。女儿欢呼雀跃,我不忍扫兴,便答应了。于是,丈夫挑了一个天气晴朗的周末,带着我和女儿去旅游。  相似文献   

10.
母亲的呼唤     
那年,小弟受伤住进了医院,我去陪护。同病房有个女孩儿,是出车祸住进来的,从住进来那天起就一直昏迷不醒。女孩儿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妈妈,妈妈。"女孩儿的爸爸手足无措地坐在病床前,神色凄楚地看着女儿痛苦地挣扎,不知该如何帮助女儿,只是不停地哀求医生:"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  相似文献   

11.
露珠与珍珠     
下班路上,一个亲切的声音呼唤我停下。路边站着个单薄素净的陌生女人,汗津津的脸对着六月的夕阳,盛满笑意的眼睛迎向我,眼角有细密的皱纹。她身旁停着辆旧自行车。我以为她认错了人,回赠她一个善意的微笑,准备离开。她怯怯地说:“老师,我等您好久了。女儿说您工作太忙,家务事也多,所以不敢去学校和家中打扰,可我实在想和您说几句话,就早早来到这条路上等。我在女儿的班级合影上见过您,  相似文献   

12.
丁宁 《新天地》2011,(2):37
丁老师:您好!春节即到,女儿会回家过年,我心里非常高兴,可又惴惴不安。女儿过了年就33岁了,我不太想让她今年回家过年,我想让她跟着那个小伙子回他的家去。我女儿长得挺漂亮,一米六五的个头,白皙的皮肤,大大的眼睛,十分文静。她一个人漂在  相似文献   

13.
好外孙贝贝     
前段日子,我们全家因“非典”袭击着省城而不安;女儿在医院工作我们又为外孙的健康担心。 一天,女儿回来和我们商量,她想请战参加第一批进入病区服务,孩子送回来行不行。我脱口而出:“妈能替你去吗?”我知道说了句没用的话。我是怎么了,这可是早就预料到的事,为什么还会这样揪心!贝贝,我们的外孙才两岁呀,他晚上从来没离开过妈妈,女儿  相似文献   

14.
高延萍 《老友》2009,(10):37-37
女儿在日本的福冈市买了房子,她三番五次来电话,要我去她那里住一段时间。今年春天,我飞到了樱花盛开的日本。到达日本的当晚,女儿就拿出计划,要陪我到什么什么地方去玩。我却对她说:"我现在这个年龄,主要是健身。在国内我每天早上必和一帮拳友到公园打太极拳。你明天早上先帮我找一个清静的地方,我先打几套太极拳再说。"  相似文献   

15.
心态     
有一个朋友乘船到英国,途中遇到暴风。船上的很多人都惊慌失措。然而,他却看到一个老太太非常平静地在祷告,神情十分安详。等到风浪过去,朋友好奇地问这位老太太:“您为什么一点儿都不害怕?”老太太回答:“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被上帝接走,回到天堂;二女儿还住在英国。刚才风浪大作的时候,我就向上帝祷告:如果接我回天堂,我就去看大女儿,如果留住我的性命,我就去看二女儿。不管去哪里都一样,都可以同最心爱的女儿在一起,我怎么会害怕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挫折、不幸、灾难或厄运降临的时候,我们务必保持乐观的心态。…  相似文献   

16.
女儿豆豆才十四岁,就到遥远的北京去上学。每隔几天,我便要给女儿打上一次电话。后来因报社工作实在太忙,有时一个星期甚至半个月才想起给女儿打上一次电话。电话里当然有说不完的话,可话再长,也总有说完的时候,也总有放下电话的时候。每次通话结束时,我和女儿总要因谁先挂电话的事而争执半天。我总是想让女儿先放下电话,以期待听见女儿挂断电话时发出的“咔哒”那种微妙声响。因为我总觉得做父亲的总不能自  相似文献   

17.
去年春天,我因病住院。退休在家的母亲自告奋勇去医院陪侍我。当时,正值母亲关节炎病发作,为了不让我担心,她却说:“腿一点也不疼,早好了。”还把“人老了,腿脚也老了”挂在嘴边,让我放心。同屋两病友,一个长我10岁,一个略小我几岁。比我年长的病友,一直由女儿陪侍,1周后,就以能自理为由,让女儿回家了。她对我们说,女儿自谋职业,家庭困难,不能再耽误她了。比我小的病友,虽由姐姐陪侍,但她七十多岁的母亲,却隔一天坐公交车来医院看她一次,且总是坐在床头,唠叨几句“以后改改倔脾气,多注意身体……”关爱之情,溢于言表。不同的表达方式,道出的都是无价的亲情!  相似文献   

18.
前几天,我惧怕多时的那一刻终于来临。15岁的女儿问我,她是否可以和一个男孩去约会。这几年,我和妻子一路看着儿子对异性越来越感兴趣,觉得这是挺正常的一件事。现在轮到女儿头上。一想到她会跟十几岁的毛头小伙子泡在一起,我就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为了女儿的安全,几年前,我就暗下决心,要让她在我眼皮子底下待得越久越好。  相似文献   

19.
《可乐》2006,(9)
她和老公结婚两年,生了一个女儿,在女儿生下来六个月后,她的丈夫就被单位安排去南非搞石油勘探,这一去就要一年。在临行前的那个下午,男人一直抱着自己六个月的女儿玩耍,脸上写满了不舍。直到司机走过来召唤他,他才松开自己的怀抱,此时,泪已经流了下来。她从丈夫的怀抱里接过女儿,女儿"哇"地一声哭开了。男人笑着说,这姑娘一定不舍得我了,一边说着一边掏出手机,说,我把她的哭声给录下来。就这样,男人离开了妻子,离开了祖国,到  相似文献   

20.
正女儿远嫁加拿大,我去看望,领略了一次加拿大老年人的一项特别"福利":去幼儿园重温童年。女儿住在艾德蒙顿市。我去了之后,觉得很不习惯,心情闷闷不乐,呆在屋子里看电视。这天,女儿对我说:"每个月的最后一天,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到幼儿园玩一天。"我便跟着女儿女婿来到了离女儿住地最近的一家幼儿园。一进幼儿园,扑面而来的是童年的气息。房子里摆着各式各样的玩具,还有木马、秋千、滑梯等设施,还播放孩子们爱看的动画片。那超大的婴儿床、超大号的纸尿裤、漂亮的超大号婴儿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