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社会民俗与生态环境变迁中的额勒苏台嘎查察哈尔蒙古人的研究,力图反映镶黄旗与其他生态地域的蒙古族牧民在社会变迁中的生存状态.文章又从额勒苏台嘎查牧民人口、村落、牧业生活、风俗习惯、生产收支变迁等视角来阐述当下牧区牧民生活现状,并对保护牧民生态环境和生态民俗等方面的政策与现行探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青藏高原东部牧区的两个村子为个案,考察了当地雪灾防范制度和技术在过去百年间的变化过程,认为雪灾防范的制度和技术受到自然环境变化和社会经济制度的影响。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当地牧民主要是通过强化草场共有属性,严格轮牧制度,充分利用当地特有自然条件来防范雪灾。在人民公社时期,引进了许多外来新技术,丰富了防范雪灾的技术,然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使牧民对保护草场和缓解雪灾损失缺乏积极性。家庭承包制的实行激发了牧民的生产积极性,而政府财力的增长也对开展灾害救助等公共服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由于气候变暖、草场退化、人口大幅增长等因素影响,牧民的雪灾风险呈上升趋势,提高和完善防范雪灾的能力仍然是当地政府和牧民面临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边疆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艺术工作者,热烈响应党的号召,先后组成了农村、牧区文化工作队,深入农村和牧区,热情地为各族农牧民服务,向广大农牧民输送社会主义的文化食粮,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內蒙古自治区早在去年六、七月间,就由自治区文化局和文联等单位联合组成第一批农村和牧区两个文化工作队,深入昭盟翁牛特旗的农村和锡盟正蓝旗、太仆寺旗的牧区活动.他们不辞艰辛,长途跋涉,把社会主义文化送到翁牛特旗最偏僻的山区.牧区文化工作队为了使地处偏僻的牧民能够看到演出,常在荒无人烟的沙滩和草地里赶路.他们携带了许多小  相似文献   

4.
甘肃牧区在1980年实行牲畜大包干基础上,从1983年起全面推行草畜双承包责任制.继而,又推行了草场公有,承包经营,谁承包、谁建设、谁使用以及社会化服务等责任制形式.1989年末,冬春草场承包到户、联户或自然村,夏秋草场则大部分实行自然村联户承包.总承包面积占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82.6%.特别是地处河西走廊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已将冬春草场全部承包到户,夏秋草场60%承包到联户.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绿曲县也把65%的冬春草场、86%的夏秋草场承包给539个联户(组).草场承包责任制把草原的用、管、建和牧民的责、权、利结合起来,给牧民以充分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牧区主要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边疆地区,牧区的稳定和发展事关大局。牧区经济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牧区,关心牧民,支持牧业,把解决好牧区经济发展问题作为牧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开创牧区经济工作的新局面。目前,我国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生产力落后,大部分牧民的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牧区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等事业的发展水平也明显落后于城市。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牧区面临的任务比城镇要艰巨得多。因此,加快牧区…  相似文献   

6.
自1983年以来,我国各大牧区先后实行了改革,并取得明显的成效.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化,各项新经济政策落实的结果日益明朗化,一些过去未能考虑到的问题逐步显露出来.典型调查结果表明,牧区牲畜的出栏率、商品率提高了,牧民人均纯收人提高了55.3%至3.2倍.但应该看到的是,这些提高并非牧区的生产力与技术手段有了什么根本变革,而主要是政策调动了积极性,分配中原来归国家、集体的部分,大多转到牧民个人手中,以及价格提高等.在对草场资源的利用上,还未能以科学的管理代替掠夺式经营.牧民日常费用在不断加大,收支相抵后,能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实在不多.同时,由于未能及时引导,牧民的集体积累大大下降,约为原来的1/3—1/5,甚至更少.另外,生产方式的不合理与载畜量过大这个长期以来未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继续存在,甚至有所发展,使我国草原单位面积产草量比二三十年前降低了30%—60%,草场退化沙化面积接近1/3,地方牲畜品种个体的产肉、产毛性能约下降10%—20%.这些统计数字,反映了直至1986年底,我国牧业普遍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7.
对青藏高原牧区城镇化特殊性与政策取向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正  闵文义 《中国藏学》2008,(1):139-144
对青藏高原牧区城镇化特殊性研究的不足导致了政策与实践相脱节,牧区城镇化效果不明显。本文认为青藏高原牧区城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要以政府为主导进行"自上而下"的城镇化,以城镇为依托、畜牧业为主导产业,以人口聚集和产业聚集为发展目标,对畜牧业进行同心圆扩展布局,加强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区别地进行牧区城镇化建设,才能摆脱不利因素,逐步引导牧民融入牧区城镇化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自治区虽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多种农业物产,却素以其广袤的草原、非凡的自然畜牧业,及其淳厚的蒙古族游牧文化而闻名于世。内蒙古草原牧区居我国五大牧区之首,东起大兴安岭山地,西至居延海,东西绵延2000多公里,总面积达8666.7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6818.0万公顷,  相似文献   

9.
对草场边界纠纷特性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源 《西藏研究》2003,(3):65-72
草场边界纠纷是近年来牧区突出的社会治安问题,它关系牧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关系牧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我们应当认真研究草场边界纠纷问题.草场之争的财产特征以及纠纷矛盾的复杂性,纠纷涉及的社会性和所蕴涵的政治问题是草场边界纠纷的特殊性表现,是其本质特征.希望有关部门在面对草场边界纠纷问题时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实地调查资料,对藏族游牧民定居与新牧区建设问题作了研究.近期政府实施的"牧民集中定居"政策,符合大部分藏族牧民的愿望.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影响着藏族游牧民的定居决策.为了推进藏族聚居地区牧民定居和新牧区建设进程,需要各级政府采取综合性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城市化是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不仅是人口迁移、经济转型的过程,它还是一个社会文化转型的过程。地处宁夏平原南部的吴忠市是一个回族聚居区,吴忠的城市化进程对回族穆斯林的传统生活方式和宗教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宁夏吴忠伊斯兰教发展现状的实地调查,考察吴忠回族伊斯兰教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的变化和去向,探讨吴忠回族伊斯兰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调适和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e gradual abandoning of the ‘socialism in one country’ doctrine during the post-war period and the intensive transformation of European social democracy in the 1990s pushed social democratic politicians and intellectuals into the front line of advocates of a unified and powerful Europe. They contributed to the inclusion of social democratic and environmentalist values in the EU’s official narrative. The success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and George W. Bush’s presidency created the narrative of the Promethean role of Europe. Scholars with a social democratic or environmentalist background created this narrative and it was also shaped by authors’ national contexts.  相似文献   

13.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构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标体系,运用指标体系测评西部民族地区"五区三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程度,最后基于测评结果提出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交往范围的扩大,人们的价值观正在突破传统向现代、开放的方向进行重构,这无疑是一种进步的表现,代表了未来发展的总趋势。文章通过对社会转型期青海蒙古族传统价值观与政治价值观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使人们了解蒙古族价值观变化的轨迹及影响价值观变化的一些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贾霄锋 《民族学刊》2015,6(5):71-76,118-119
文章认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社会转型加快时期的贫困问题基本上是结构性贫困,并对这种结构性贫困问题的具体特征及其产生的社会危害进行纬度结构分析,最后系统地从建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提出了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6.
建国初期,随着各项社会运动的开展和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本文拟就建国初期党的宗教政策的具体内涵、政策制定的历史条件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当代土家族社会结构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撷取所有制、行业、职业、性别、收入、教育、声望等属性 ,从水平分化和垂直分化两个角度 ,对当代土家族社会结构的变迁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分析指出 ,当代土家族社会结构实际已处于整体转型之中 ,但社会分化程度相对较低 ,并未带来社会失衡和振荡 ;进而指出 ,这种分析是未来土家族社会结构调整之政策取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王正儒 《回族研究》2011,(4):132-139
民国时期是我国从传统向近现代演进的转型期。在近代中国社会整体变革的背景下,西北回族商业不断进行自我调整,顺应中国经济从传统向近代变迁的历史趋势,呈现出新的特点,即回族传统经营行业新变化;回族皮毛贸易外向型发展;回族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转化;回族商业新组织和商业新模式出现;回族官僚资本形成。民国时期西北回族商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嘉绒藏族传统服饰变迁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琴 《西藏研究》2007,(1):96-100
嘉绒藏族传统服饰是如何发生变迁的,与藏族、汉族及其他民族服饰有何联系与区别?文章借有限的历史文献记载对隋唐前后、清代以及新中国建国以后几个关键的历史阶段进行考察,探讨了嘉绒传统服饰变迁的过程、特点及其原因,认为文化传播、社会制度变革和转型、经济发展水平是导致嘉绒服饰变迁的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相关资料,对我国蒙古族、朝鲜族、彝族、傣族、白族、回族等六个少数民族的跨族通婚情况进行分析,认为,(1)跨族婚姻的人口基础是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民族人口出现多元化,其社会基础是城市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频繁;(2)影响跨族婚姻的一些主要因素包括:国家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本民族的聚居程度和民族内部的交往程度、语言、宗教等;(3)跨族婚姻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它对民族身份选择和民族认同等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它不但是影响城市民族关系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测量城市民族关系的一个主要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