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明代 ,湖南戏剧创作尚处于兴起阶段 ,出现了一位重要的南杂剧作家———许潮。他的杂剧合集《泰和记》大都取材于历史文人典故 ,借以抒情 ,寄托理想。其戏曲艺术的主要成就在于对元杂剧体制进行的全面革新 ,促成了明代杂剧创作的再度繁荣。他与另两位戏剧作家龙膺、李九标的创作共同促成了明代湖南戏剧创作局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兴起于河南的北宋杂剧,既是中国传统音乐由最具代表性的歌舞伎乐形式转向戏乐艺术形式的历史产物,又是中国戏剧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初级成熟形态。散见于河南各地的大量北宋杂剧雕砖,珍存了这一艺术样式极具典型意义的图像遗迹,为认识和研究北宋杂剧的兴盛与传播、北宋杂剧表演形态与结构以及北宋杂剧的艺术特征等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历史参照。  相似文献   

3.
没有早期文人剧作家在观念上的突破 ,也就没有后来南杂剧的兴起和成熟。同样 ,没有南杂剧 ,文人剧也就始终只能在北杂剧的阴影里徘徊 ,无从在艺术体制上形成自己的特色 ,难以在戏曲史上占据一个方面 ,充其量只是元曲北剧的末流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元代的杂剧艺术被视为是中国戏曲艺术的较好开端,我国戏剧史学家王国维就在《宋元戏曲史》中指出:“论真正之戏曲,不能不从元杂剧始也。杂剧艺术的形成,一方面得益予传统音乐形式中的戏曲因素,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吸收了宋代勾栏中多种艺术的营养成分而成。在诸多艺术中,宋代的说唱艺术如诸宫调、唱赚,对杂剧的曲体结构、故事来源、表演形式等,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杂剧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刘晓明的《杂剧形成史》是关于中国杂剧形成史的专著。作者运用新发现的唐宋杂剧、金元院本方面的材料及大量已知的材料,对杂剧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本书对“杂剧”观念的演化、宋代杂剧演化机理、脚色的由来及其意义、官本杂剧与金元院本剧目考释、剧目的分类与方法论意义、杂剧的表演形态等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对“斫拨”、“则剧”、“合生”等戏剧史中的难题也做出了新的诠释,是杂剧研究的一个新成果。  相似文献   

6.
关汉卿的杂剧创作因其内容丰富、数量众多、体制完备而在我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最早从事杂剧创作的作家,他的作品在表现方式上运用诙谐的艺术手法,通过喜剧性的情节、滑稽的形象、幽默的语言,较好地发扬了"寓庄于谐"的艺术传统,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风格,显示出其独特的创作个性和审美价值,极大地丰富了杂剧的艺术表现形式,对推动杂剧的传播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胡明伟 《南都学坛》2006,26(3):53-58
研究者一般地认定两宋杂剧是同一种戏剧形式。实际上北宋杂剧与南宋杂剧是两种不同的杂剧形式,因为在运用致语口号、演出形式、演出角色、演出结构、艺术社会地位五方面,南宋杂剧区别于北宋杂剧。从艺术形态发展史的历时性的角度来看,北宋杂剧到南宋杂剧的变化过程,实际上是杂剧形式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与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继往开来、推陈出新,是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戏曲艺术当然不会例外。一部戏曲史,就是继往开来、推陈出新的历史。在历史长河中,戏曲无一不是沿着新陈代谢、此兴彼衰的道路走过来的:盛极一时的盛明杂剧,因艺术老化而没落;形成鼎足之势的海  相似文献   

9.
装置艺术在人类的艺术实践中逐渐被认可,被专家学者归纳和分类,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艺术门类。当下,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新的材料进入了装置艺术家的视野,特别是视像元素的出现,更加增添了装置艺术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顾随所作杂剧六种,既自觉继承元杂剧的体制规范、结构特色与风格特征,努力维护和传承杂剧的艺术传统,又着意尝试变革杂剧传统的某些方面,在新文化背景下寻求杂剧生存与延续的可能性。顾随杂剧既继承了中国戏曲叙述性与抒情性相结合的剧诗传统,又自觉借鉴和运用西方戏剧观念,寄托着理性精神和哲学智慧,从而在思想内涵和精神指向上与传统戏曲表现出显著不同。顾随一代戏曲家的传奇杂剧创作展现了中国传统戏曲的最后命运和思想艺术光辉,也寄托着对其未来出路和最终命运的沉重思考。  相似文献   

11.
当代绘画的发展和新变,是艺术家们绘画观念嬗变的体现;绘画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反映出艺术家绘画观念的多元化。从艺术家创作内驱力的角度,对当代架上绘画的观念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得出认知,它在艺术格局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中州地处中原,文化发达颇早,形成综合性艺术的戏曲的各种因素也较早地在中州出现,被学术界称作“古剧”的歌舞、优戏、角抵戏、参军戏、院本等艺术表演、技艺表演和戏剧表演也一代一代地延续,至元代杂剧成熟之前,形成了自己的“古剧”传统,在我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3.
LOFT原指阁楼、顶层楼,现在借指由废弃厂房改造而成的艺术家工作室。通过扼要介绍LOFT的概念、LOFT文化的发展,并以北京大山子艺术区的形成发展为例,着重分析了在个案改造中艺术家充分运用先锋时尚的艺术手段创造出特有的空间形象及文化品质过程,希望为LOFT文化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现代绘画与海报的不谋而合,使海报这样的大众文化上升到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街头艺术的形式也给艺术家更大的空间推销自己的艺术思想和创作理念。将对世俗生活的热爱以艺术的形式带入了街头,这是19世纪末艺术家对于海报的功绩。那么在今天,海报的现状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15.
我们把文学家艺术家在艺术创造活动中的观察称之为艺术观察,以区别于一般日常观察和科学观察。那么,艺术观察与一般日常观察及科学观察的根本区别在哪里?艺术观察的本质特性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本文试作如下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科诨,即插科打诨的简称,是我国古典戏曲一种传统的戏剧手法。明代宫廷杂剧,其创作者和演出者都是地位低下的无名艺人,特定的身份导致了宫廷杂剧特有的风格。《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的明代宫廷杂剧中的科诨使用具有特殊性和多种艺术功能,对此进行研究,以引起我们对这种艺术技巧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传统艺术往往以模仿和再现为指向,具有写实性、唯美性和叙事性,并由此形成和谐优美、规范理性、清晰明确的审美范式.当人们用传统的艺术审美观去把握表意模糊、崇尚自由、结构不明、随心所欲的西方现代艺术时,难免会出现审美困惑,并形成审美障碍.传统艺术的美学范式和西方现代艺术的强烈个性是形成审美障碍的主要原因.西方现代艺术直指艺术家的心灵深处,深刻反映了当代艺术家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时间、空间等社会现实真切的内心感受和哲学思考,揭示了人类固有的难以名状的精神与心理状态,更切近当今人类的主观内心世界,因此,这种感官上的审美障碍恰恰体现了西方现代艺术对人类自身精神世界的审美尊重.  相似文献   

18.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两个部分。散曲是流行于元代的韵文的新兴样式;杂剧是运用诗、歌、舞、白等艺术手段综合表演故事的戏曲。作为一代文学的突出成就,它在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占有着光辉的一页。元曲的兴盛固然有政治的、经济的、思想的诸种原因和条件,但是,对于一个多民族的封建统一的元代帝国来说,更为重要的因素则是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以及相互的影响。各少数民族在音乐、歌舞、散曲和杂剧创作方面都发挥了自己的艺术才能,尽到了自己的艺术职责,在元曲的发展上作出了他们各自不同的艺术贡献。建国以来,随着元曲研究资料的层出迭见,使我们认识到在元曲的发展中,西域少数民族的贡献较为重大是不无依据的。  相似文献   

19.
文艺创作的主体性,要求艺术家必须有独特的感应方式和表现方式,必须充分显示其艺术个性。艺术个性的形成,取决于艺术家本人的经历和遭际,而逆境对艺术家艺术品格的造就,往往有益而无害。本文从艺术道路的选择,创造性生命力的激发,自由境界的实现,真诚的表达,独创性的发挥,孤独感的形成,悲剧感的获得等方面论述了逆境对艺术家个性的塑造以及对文艺创作独特影响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认识①曲绍平80年代以来,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开始进入我们的知识界和艺术界,并且在我国也出现了具有后现代艺术特征的艺术实践活动,那么何为后现代艺术呢?让我们先看一些后现代艺术家们的表演。本世纪20年代,法国现代派艺术家马歇尔·杜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