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穆罕默德领导的伊斯兰教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从宗教和社会两大领域阐明了穆罕默德在伊斯兰教革命中的作用。文章肯定了伊斯兰教革命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同时也指出了穆罕默德及其发动的这场革命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法的历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法为古代世界五大法系之一。它最初产生于公元七世纪阿拉伯半岛,是伴随着穆罕默德创建的伊斯兰教而来的,所以伊斯兰法又是宗教法,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了。在一千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伊斯兰法随着伊斯兰教和伊斯兰国家的兴起、衰亡和复兴而有着它产生、变化和发展的历史。(一) 公元七世纪,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推行伊斯兰教,并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形成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穆罕默德在传教的过程中,创建了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古兰”为阿拉伯语Koran的音译,意为“诵读”。穆罕默德宣称它是真  相似文献   

3.
穆罕默德逝世时,伊斯兰教已基本传遍阿拉伯半岛,成为半岛上占统治地位的宗教。穆罕默德逝世后,伊斯兰教开始向外传播。初期的伊斯兰教传播,是和阿拉伯对外征服同时或紧继征服之后进行的。因此,讲伊斯兰教的传播,必须首先谈到阿拉伯的对外征服。  相似文献   

4.
圣训作为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及圣门弟子阐释《古兰经》和实践伊斯兰教的言行记录,具有重要的法律功能。通过这一功能的发挥,庞大复杂又极具宗教色彩的伊斯兰法终成为了一个高度紧密、有机联系、完整统一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5.
贫困是《古兰经》描述的早期伊斯兰社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日益突出的贫富差别成为影响社会团结和发展的顽疾。穆罕默德从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出发,设计出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贫困观念和以主动捐献和强制交纳济贫税为主的济贫方式,唤起信众的宗教热情和社会责任,为建立雄踞中东的强大伊斯兰帝国奠定了基础,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6.
以泛伊斯兰主义为主的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不仅引发了伊斯兰国家内部的民族对立、宗教对抗、武装冲突、恐怖暴力和政府危机,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恐怖活动,对地区安全、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伊斯兰极端宗教势力在中亚、南亚、西亚和东南亚坐大后,不仅诱发了我国宗教极端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的兴起,也为美国势力的渗入创造了条件,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  相似文献   

7.
从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的角度看,“9.11”事件的发生是由国际政治权力结构的失衡以及美国和伊斯兰世界之间巨大的国际政治权力落差所导致的。那么,是什么造成美国与伊斯兰世界之间这一权力的落差呢?本文对此进行追问,认识到伊斯兰教和西方基督教新教之间的不同物质财富观念是这一权力落差的重要历史根由之一。而这两大宗教又是这两大文明之所以成其为自身文明的内在核心要素,所以这种国际政治权力落差又表现为以宗教观念为基础的文明之间的冲突。从“9.11”事件可以看出,美伊之间的“文明冲突”有着坚硬的宗教内核。  相似文献   

8.
宗教对话是宗教界、学术界开展同一宗教内部不同派别之间、不同宗教信仰之间以及宗教与其他意识形态之间沟通、交流的活动。一般而言,宗教对话可分为教内对话、教际对话、圣(宗教)俗(社会)对话乃至宗教交往几个层面。本文所论耶伊对话,在强调宗教教义对话层面或宗教组织之间沟通活动的同时,亦特别关注以宗教信徒的行为及其所构成的交往关系,注重宗教之间交往互动的社会形式,注重考察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是否存在真实交往的可能性和社会空间。在此基础上探讨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交往的社会及公共性特征,建构一种与宗教对话并行不悖的"宗教交往论"。最重要的是在民族与宗教信仰方式之间建构和重构国家认同、公民认同、民族与宗教认同,将三种认同叠合在一起,同时又不丧失任一认同的固有特征,成就一种"公民——民族——宗教"之间的"叠合认同"方式。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承认宗教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历史现象,主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解释人们的信仰和宗教的作用问题。伊斯兰教是一个传播广泛、具有深远世界影响的宗教。它不仅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及文化的制度。它的兴起和发展,在世界历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正确认识和研究伊斯兰教的历史,揭示其社会历史作用,是当前宗教学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伊斯兰教的产生,历来学者只述其是阿拉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客观上对阿拉伯社会起了一定的历史推动作用,但对穆罕默德如何创立伊斯兰教及伊斯兰教这一历史现象同阿拉伯社会的内在联系,则涉猎较少,且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10.
大凡宗教,总是有一些清规戒律。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其最核心、最重要的是关于安拉独一的观念和人们对安拉内心的信仰、神秘的体验和情感,因而严格禁止一切形式的偶像崇拜。由于伊斯兰教产生之前的阿拉伯人大多数是偶像崇拜者,要把他们统一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就必须废止过去五花八门的偶像崇拜。这些偶像绝大部分是神化了的人物和动物。因此,毁弃偶像并禁止画制人物动物像便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1.
试论新疆地区伊斯兰教的民族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斯兰教是一个世界性宗教,但同时也是一个地区化、民族化的宗教。新疆地区的伊斯兰教就是一个已经地区化、民族化了的伊斯兰教.它表现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在信仰的侧重点、程度、表现形态、功能作用和建筑艺术上的差异性。这提示我们,宗教工作要讲策略,只有根据民族特点做宗教工作才会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12.
在东方许多国家的意识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一直是伊斯兰教。这些国家在一定程度上都规定了艺术作品的主题和内容必须局限在伊斯兰教法典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因此伊斯兰教无疑会影响着艺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伊斯兰教却总是力求使艺术为宗教服务,以宗教作为艺术的内容。这种倾向可以追溯到伊斯兰教创教之初,而今,也依然如故。伊斯兰教的思想家深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伊斯兰两大教派的矛盾冲突成为中东最引人关注的宗教政治现象之一。作为重要的裂化因素,它不仅严重影响着相关国家的稳定,也不断冲击着整个地区的局势。教派矛盾是历史的产物,它发源于先知穆罕默德归真之后,此后持续存在,不断发展,20世纪中期之后呈明显激化之势,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2006年黎巴嫩战争以及2010年年底之后的"阿拉伯之春"是四大刺激性事件。当前的教派矛盾,已是中东穆斯林难以治愈的痼疾。就整个中东而言,教派冲突很大程度上是以教派为掩盖的伊朗与沙特等阿拉伯国家的国家和民族之争。  相似文献   

14.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它里面包含着深邃而完整的神学体系。它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就利用所谓“安拉”的启示树立了一神教的旗帜,在二十三年中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其后裔进而创建了疆域西抵大西洋,东至中国西部的阿拉伯帝国。使伊斯兰教遍及亚、非、欧三大洲,成为仅次于基督教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与伊斯兰教几乎同步产生、互为因果、始终相伴的“沙里亚”法,是其宗教伦理、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理想的核心。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在麦加、麦地那23年宣教时期的《古兰经》、“圣训”立法是伊斯兰法发展的起点和初创启蒙时期。麦加13年间《古兰经》虽然涉猎了有关法律行为规范方面的内容,但全经的主线始终围绕宗教敕义和信仰原则而展开的。在麦地那“乌玛”国家形成后,《古兰经》才开始了大量的社会主法。这一立法不但巩固和发展了当时“乌玛”社会确立的社会政治、经济秩序,并在其后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哈里发帝国中也发挥了巨大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解体后出现的思想真空,原苏联中亚地区的伊斯兰开始复兴,“伊扎布特”乘势进入中亚。伊扎布特在中亚散布宗教极端思想,从事反政府和分裂活动,其危害在乌兹别克斯坦尤为严重。伊斯兰复兴、相对恶化的经济条件、权力分享族际的失衡、年轻男性失业人口的猛增等因素相结合,为伊扎布特的发展提供了土壤。中亚国家需要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多个层面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宗教政治化,维护国家与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7.
基督教的公共价值观是一个应当是如何的问题,而基督教的社会性则是一个本来是如何的问题.这就是说,一个宗教体系的社会性,直接制约着该宗教体系的公共性,左右着这个宗教体系的公共价值关怀及其社会表达形式.在现代社会结构里,凡是具有社会性的,就应当具有公共性.而这个社会性,即存在于国家权力与经济市场之外的领域之中;它的功能发挥,即能使所有的宗教体系呈现出一种现代社会亟需的公共理性,一种发挥在国家权力与经济市场之外、独立自在的公共理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宗教属性,指的是构成这一文化体系中的宗教文化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伊斯兰文化同世界上其他的人类文化一样,可分为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两大类,作为宗教文化在整个伊斯兰文化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由教义、教法、礼仪修持、教派组织等这些内在、外在因素共同构成的系统结构。它包摄着信仰观念、社会意识、道德规范、心理习俗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因素相互联系,交渗互涵,不仅为世俗文化提供和积累了不少方法、来源,也对世俗文化的发展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和作用。伊斯兰教以外来宗教自唐朝初年传入我国后,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壤上生根、成长,经过逐渐适应,长期流传,进入明清时期以来,从内容到形式  相似文献   

19.
佛诞节 农历4月8日,是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的纪念日,俗称“佛诞节”,又称“俗佛节”。每年的此日,各国的佛寺及僧众都要举行育经法会,并根据“佛生时,龙喷香雨浴佛身”的传说,用香水洒洗佛身。一些东方国家,许多人家往往准备香花灯烛以供。 圣纪 圣纪,是各国穆斯林的重要宗教节日,据说,穆罕默德在希吉拉的十一年(公元632年)3月12日去世,故此日亦称“圣忌”。此节的主要活动是念经、颂圣、宣讲穆罕默德的事迹等。  相似文献   

20.
倭玛亚王朝时期是阿拉伯帝国建立的初始,也是哈里发国家的形成阶段。伊斯兰国家步入封建国家阶段后,国家土地所有制的权力原则逐渐排斥氏族部落支配土地的制度,构成了阿拉伯半岛从土地公有制向土地私有制过渡的中间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