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政治行为理念建设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的政治行为理念直接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水平和政治现代化的进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民政治行为理念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张莹 《北方论丛》2013,(1):150-154
从历史上看,作为法治基础的公民社会的成长是俄罗斯法治发展的关键变量.在19世纪前的“公社世界”,俄罗斯公民社会被王权及专制制度湮没,法治无生存之地;戈尔巴乔夫改革前,国家吞并公民社会,法治走向虚无;戈氏改革以来,公民社会有所发展,但问题十分突出.法治在专制传统深厚的俄罗斯的发展仍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3.
公民社会这一概念自产生伊始便受到各国学术界和政治思想界的热切关注.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公民社会的研究范式逐渐拓展,其自治、参政、民主等基本理念也嬗变为一种全球性的普世价值.当下,中国为更好地解决发展困境,亦引入了公民社会的解释模型,全力促进国家与公民的良性互动.中日两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存在差异,公民社会在两国的发展程度也有很大差距.在日本,公民社会已不仅仅是一个学术范畴,而是已经演变成为一种社会控制的力量.二战以来,日本的社会治理、自治组织的发展进化取得显著成效,为其公民社会建设作出了贡献.“3.11大地震”后,日本的公民社会演进有了新动向,许多新的理念和实践给我国公民社会建设以有益启示,同时其发展的局限性也值得我们再思考.  相似文献   

4.
俞祖华 《东岳论丛》2006,27(6):255-256
以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传统封闭社会向近代开放社会为主题审视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是历史研究中的一种崭新思路;而根据以人为本理念的要求,在我们观察、分析、研究历史问题时,更多地关注作为社会运动主体的人,更多地关注社会发展、社会转型中人本身的主体世界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公民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万宏 《学术探索》2004,(10):19-21
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就必须以“自由竞争”和“公平贸易”的精神对待各种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 ,这不仅是“国际通则”的基本要求 ,也是公民社会理念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具体体现。对于公民社会理念尚未深入人心的中国来说 ,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必须致力于公民社会建设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融入世界大家庭  相似文献   

6.
关于西方公民社会理论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学术界存在一种"普遍主义"的公民社会观。"普遍主义"公民社会观在理论上论证西方公民社会的普世性,认为公民社会对维护社会稳定以及推进政治民主化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并以当下中国公民社会发育的现状来表明西方公民社会移植中国的可行性。然而,"普遍主义"公民社会观是普遍主义思维方式下的产物,它难以解释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并且西方的公民社会自身就是一个存在多重内在矛盾的复杂结构。实际上,世界上不存在永恒的、一成不变的社会发展模式,任何社会理论都是一种地方性叙事,它深深地嵌入特定社会的历史文化传统中。中国的社会发展需要立足历史传统以及现实国情,建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理论,而非简单地照搬"普遍主义"公民社会观。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理论应当体现出主体中国的理论自觉,能够回应并实现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和公民身份塑造。  相似文献   

7.
随着公民社会话语在当代中国语境的逐渐兴起,关于公民社会的讨论日益成理论界的一大景观。公民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高价值目标即人的全面发展之间有着内在的深层关联。公民社会是透视人的全面发展的崭新视域,人的全面发展是公民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要培育公民社会,促进社会和谐,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们对康德的普世主义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或者把它简单等同于普遍主义,或者将它理解为把人类包括在内的世界万物的大统一的思想.但是,康德普世主义概念的严格含义是:一种关怀人类整体福利的博爱主义.这种普世主义与世界公民概念有着内在关联,也可以直接称为世界公民主义.康德的世界公民概念本身即具有典型的普世意义.他还阐发了一种在世界公民意图的普遍的世界历史理念,并认为哲学也具有一种世界公民的含义.  相似文献   

9.
《理论界》2021,(1)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世界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刻探讨,详细阐述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起点、动力和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当代阐释与历史延续,包含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前提基础、关注人的现实物质生活的重要内容、注重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实践理念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等当代实践。其内涵延续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理论、关注人类美好生活诉求的价值取向、完善全球治理中国特色方案、彰显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时代精神的四维价值,更加凸显了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崔宜明 《河北学刊》2005,25(4):21-25
韦伯的职业伦理学说揭示出了一个属于世界历史的普遍性问题:在一个由作为主体的公民个人之间的互动领域的社会中,负责任的公民何以可能?但是,在所谓韦伯问题中,正是韦伯本人混淆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把这个属于世界历史的普遍性问题变成了仅仅属于西方社会历史的特殊问题。反之,在韦伯那里,职业伦理、天职和资本主义精神三者之间的关系,应当理解为职业伦理、有“责任”意识及要求的道德传统和现代社会的公民精神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纵观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其理念经历了从恩赐与施舍的传统社会救助理念到权利与责任的现代社会救助理念的发展过程.而且,近几十年来,世界社会救助立法先进国家的立法理念有逐渐把维护人的尊严作为终极理念的趋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探究,为我国的社会救助立法提供可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公民伦理的概念解析与理论缘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国文 《天府新论》2006,12(2):35-39
(一)对公民健全生活的推崇,是公民伦理存在的情感基础。着眼于公共领域美德的培养,何谓公民伦理,这是一个仁智交锋的问题。基于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与社会合法正义的塑造———这两个基本理念,公民伦理不仅是着眼于社会共同体成员在交际生活中的要求,也是公民个体完善人格与实践品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将个人变成世界公民。为在当前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政治格局中保护公民的世界公民权,中国须立足于加强国家能力建设,在积极参与全球公民社会塑造的进程中,促进世界政治民主化。同时,加强国家形象建设,为公民世界公民权的分享和保护提供来自国家软实力的支撑;支持、规范和引导各种民间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给予民间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公民社会以必要支持,为公民世界公民权的分享和保护提供组织保障;加强公民的世界公民权保护、援助制度建设,为公民世界公民权的分享和保护提供国家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主义的理念由来已久。20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全球公民社会的壮大和全球治理的发展,世界主义的理念也得到广泛复兴和发展。但是,何谓世界主义?世界主义的发展对民族国家形成何种冲击?公民世界主义有何特色?应当如何研究世界主义?这些在学术研究领域都是有待澄清或者回答的问题。作为一种普世性理念,世界主义不仅出现在西方世界,而且也出现在东方社会。对于世界主义的理解可以取道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三种路径。世界主义的本体论体现在行动者之间的交互性上;认识论体现在对世界的开放态度,对其他文化的承认、对话、交流和联合,对世界性问题的集体审议上;方法论则体现在从前提、机制、过程和变迁轨迹等四个维度分析世界主义上。  相似文献   

15.
公民社会是一种民主社会理念。俄国公民社会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构成公民社会的基本要素以不同的方式对国家权力施加影响,政治国家也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交流,推动俄国公民社会的建构。帝俄时期俄国的政治进程发生巨大变化,公民社会的要素基本形成,但俄国最终没能实现政治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公民社会成为我国学术界越来越关注的概念和对象,学者们从不同的背景和角度出发对公民社会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凸显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维护自身政治权益,参与公共决策以及行使公共权力的渴望和诉求。影响、参与、行使公共权力是公民社会产生的历史原点和本质特征,本文以社会与公共权力关系的历史嬗变为视角,提出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发展理念的变化,承担社会责任理念逐渐由企业扩展到了政府和公民的层面,从而构成了"企业社会责任——政府社会责任——公民社会责任"的三重社会责任承担图式。本文较为详尽地考察了当代社会责任范畴的演进过程,阐明了社会责任的"三位一体"联动机制思想对于当代社会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作用,并揭示了在我国目前机遇与矛盾并存的关键时期,社会发展的责任诉求是迎接未来挑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批判吸收了维柯关于人是历史世界创造者和黑格尔关于历史主体是一个能动的实体的思想,并提出了历史决定论,生产力就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人的生产能力;是人解决自然与社会之间实际矛盾的物质力量.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是一种内在决定论,它在肯定历史规律是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基础上,也肯定了人的实践对世界的改造,从而实现了历史决定论和改造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与社会资本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影  于芳 《北方论丛》2006,(2):152-156
公民社会与社会资本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公民社会所倡导的文化价值理念——合作、信任、互惠等无不与社会资本理论相契合,公民社会是社会资本得到滋养和发展的温床。我国公民社会发育的不完善严重制约了社会资本的形成。因此需要大力培育我国的公民社会,形成政府与公民合作治理的局面,从而提升我国社会资本的存量。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意识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思想上层建筑,是体现爱国主义与公民自身发展要求相统一的理论体系。公民意识是现代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意识关系到国家兴衰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公民意识不能自发形成,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是时代的责任与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