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自创无形资产核算存在着确认、计量的范围过于狭窄,市场价值与财务信息相脱节,信息披露缺乏透明性,占有使用不对称等问题。完善自创无形资产核算的形式有改进自创无形资产的确认,完善后续计量及摊销,改进财务会计报告附注。  相似文献   

2.
回颖 《理论界》2004,(6):281-28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无形资产的核算、购进、转让等已经成为现实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就企业而言,无形资产是相对于有形资产而言的,指特定主体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对生产经营持续发挥作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的各种资产。无形资产是企业全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无形资产核算与评估的不重视,导致了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产是指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劳动力资源。人力资产是人力资源的资本化。人力资源既然不同于自然资源也不同于资本资源,因而人力资产既不是固定资产也不是流动资产。但是,值得深入考察的是人力资产与无形资产的内在联系,笔者对此有几点见解。 一、人力资产是无形资产产生的源泉 无形资产是指无实物形态的,企业用于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了行政管理目的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非货币性资产。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无形资产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无形资产意识不断加强,无形资产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是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占领市场的重要工具,在某种意义上,它关系企业的生死存  相似文献   

4.
论无形资产评估管理的法制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无形资产评估管理的法制化徐开墅,汤奥博无形资产是指民事主体可以在一定期限内持续使用的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它是已得到法律承认和保护,能使所有人或持有人享有某种特殊经济权利,或能带来高于一般收益水平的长期资产。一般认为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信誉、...  相似文献   

5.
所谓资产评估就是运用科学方法对特定的资产作出正确评定和估量的活动。一般来说,企业资产发生产权转移或资产流动时,需要资产评估,以确定其交换价值(采用现值标准)。企业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按其形态资产可以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包括企业的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有形资产有确定的实体,其评估较无形资产评估容易,…  相似文献   

6.
天然起源生物资产一般是指未进行相关农业生产而天然生长的野生、水生动植物资源等.本文以天然林为例探讨了在现实中天然起源生物资产计价中存在着与其现存价值和未来收益不匹配以及不符合会计信息披露要求等问题,通过进一步探究其计价核算的理论基础,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贵宗 《理论界》2000,(4):23-24
知识经济的兴起对整个经济社会特别是企业的经营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同时 ,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为此 ,企业要抓住知识经济带来的良好机遇 ,切实行动起来 ,加强知识管理 ,适应时代要求。一、知识经济对企业经营的影响1 .企业资产无形化。传统企业经营需要大量的资金、设备等投入 ,有形资产起着决定作用。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经营则不然 ,它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 ,企业的有形资产则退居次要地位 ,知识、智力、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性作用。当今 ,在企业资产中 ,无形资产的比例正在大大增加 ,据测算 ,在率先进入知识经济的美国 ,不少…  相似文献   

8.
对现代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有利于揭示无形资产管理的一般规律,提高我国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水平。现代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显示出六大发展趋势:管理理念上从一般资产向战略性资产转变;管理范式上从战术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管理职能上从控制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变;管理领域上从单一领域向综合领域转变;管理方法上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管理主体上从部门管理向跨部门团队式管理转变。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知识经济是世界上最有发展前途的经济,已成为发达国家新的经济增长源。会计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工具。我国现有的会计模式是形成、发展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的会计模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现有会计上的企业资产、会计核算、无形资产核算及会计平衡公式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机制的逐步形成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所拥有的资产种类与形态越来越广泛。无形资产以其独特的存在形式与经济价值,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在企业破产中,对无形资产的处理问题,却往往容易被忽视。探讨破产企业无形资产的处理问题,对维护...  相似文献   

11.
无形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无形资产占整个社会资产的比重显著增强,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无形资产的经营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重大。无形资产评估作为无形资产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结合评估实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自 1 993年起 ,谨慎原则已在我国企业会计核算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和运用 ,其贯穿于企业会计实务中的计价标准、计价方法和计价政策等方面。主要表现在 :(1 )合理低计资产价值。 (2 )合理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3)合理确定负债的入帐金额。 (4)不预计可能取得的资产或收益  相似文献   

13.
资产评估是在企业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应各种形式的承包制,租赁制以及企业破产兼并的要求而产生的。它对于做好企业承包租赁破产兼并工作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考察企业的资产评估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 资产评估是企业实行各种形式承包、租赁制及破产兼并的一项基础工作。它是指对企业的全部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专项资产和无形资产等,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政策规定,采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进行评价,并以货币计量  相似文献   

14.
论无形资产范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无形资产范畴研究中存在三个问题:无形资产概念描述极不统一,对无形资产本质特征的概括不够准确,无形资产范围过窄。其实,无形资产是为特定利益主体所独有、无实物形态、使用价值确定、价值易变的经济资源。按照这一定义及其具有的四个基本特征来界定无形资产范围,可按性质将无形资产概括为五类:智力成果及其应用类、特种权利类、组织关系类、信誉类以及其他类。经济学意义上的无形资产与会计学意义上的无形资产可用可否辨认、可否计量、使用年限、要否记账、价值摊销、净值特征等标准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15.
企业无形资产管理主要包括: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新涵义,建立科学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无形资产的有效运营,无形资产管理与经营者绩效考核。以此突出体现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从会计方面讲,行政事业单位的非经营性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材料和低值易耗品、产成品、货币资金、结算款项、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本文从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管理现状出发,提出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管理设想。  相似文献   

17.
商标权,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当前,许多企业在改制中,受诸因素的影响,往往忽视这一点,没有将商标这一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一同改制。据我们对50户改制企业的调查,就有42户存在这一问题,占改制企业的85%。因此,探索和研究这一问题,对于保护《商标法》,促使企...  相似文献   

18.
笔者对近年来我国企业资本经营业务进行了广泛的案例分析,现将其存在的误区总结如下:一、混淆了资本与货币资本———资本含义理解上的误区资本有多种表现形式,货币只是其中的一种。由于我国过去一直以“资金”代替资本,致使人们习惯性地总是将资本与货币划上等号。这一错误认识在资本经营领域的体现是:在资金融通方面片面追求股票、债券和银行借贷融资,在资产运用和管理上单纯注重实物资产的使用和管理,忽视无形资产特别是人力资源的利用,更看不到将人力资源向资本转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其实早在1890年,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就在其著名的《…  相似文献   

19.
要重视无形资产的研究曾永寿我们要重视研究“无形资产”,什么是无形资产?它的性质与作用怎样?为什么它那么神通广大,而且是具有很高价值的无形财富?本文拟就此作些探讨与说明。一、无形资产概念及理解无形资产是在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关系的...  相似文献   

20.
无形资产是指由特定主体控制的,不具有独立实体,但对生产经营持续发挥作用,并带来经济利益的一切经济资源。它包括商标权、土地使用权、商誉、专利权、专有技术,还包括企业高效的管理机制,良好的销售网络,优质的服务质量等,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资产,而专利权,专有技术等与企业的产品生产直接相关,是产品制造不可缺少的条件。特别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产权交易的发展,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世界上许多名牌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远远高于有形资产的价值和年销售额。但是,在我国这些无形资产不但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而且仍以惊人的速度在流失,所以,应尽快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以遏制国有无形资产的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