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本文讨论不同语言问语言成分相互借用的文化背景问题。语言成分借用的前提是不同文化间种种形式的接触和交流。不同文化之间在物质、制度、心理等结构层面上平行或交叉的种种复杂的相互接触与交流关系所构成的文化背景,都可能对语言成分的借用起到促进或阻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个民族总是要与其他民族发生联系、与外来文化接触,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自然要在这种文化接触中受到影响,其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彼此借用对方的一些词语,这种词语借用现象就是一种广泛的语言—文化现象。语言中的词语借用是制度文化交流、物质文化交流、心理文化交流等的记录,我们可以从词语的借用中看到民族间文化交流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汉德语言在其语言发展历史中都曾借用和吸收了大量外来词,它们都各具特色.从对比的角度分析属于不同语系的汉德语言借用外来词的现象,探究两种语言中外来词构成的异同和特点及其与本民族语言融合的情况,总结其发展趋势,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为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的语言,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各种语言在交往中相互借用词语的现象,是必然产生的自然现象。汉语在与各种外语的接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借用了不少的外语词语,丰富了汉语的词汇。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中的各兄弟民族的语言之间的借用现象,不言而喻,自然是更为平常的现象了。仅就维吾尔族语言而言,现代汉语就已借用了它的一些具有特点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的交融推动了不同语言之间词的借用。英语报纸时政新闻中的汉语借用词有音译借用词、意译借用词和半音译半意译借用词;汉语报纸时政新闻中的英语借用词有音译借用词、意译借用词、音译+类别借用词和字母词/英汉混合借用词。英汉报纸时政新闻中的互借词在借用方式、构词能力、普及程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面对层出不穷的借用词,我们应从外来语中汲取营养,丰富中华文化,同时重视对外传播,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用旧词音来称说新概念从而创造出新的音义结合体(新词)时,有些是对旧词音的“借用”,有些则是对旧词音的“沿用”。由于文字的历史远远晚于语言的历史,很多词音借用发生时,其实并没有相应的字形借用立即伴随发生,而是要等到文字诞生之后才会发生“跨时”的伴随性文字借用。正如文字系统中有字形的借用、分化、合并,语言系统中也有词音的借用、分化和合并。  相似文献   

7.
语言中借用外来词是存在于几乎任何语言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但是,在外来词词语的借用过程中,一些所借用词语在进入新的一个语言中常常经过本土化的过程而完全成为该语言的组成部分。与之同时,其中一部分词语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还衍生出新的语义。本文就汉语中外来词语(英语)的语义衍生现象、过程及成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关于澳大利亚英语的性质,国内外有学者认为它是一门搬来的语言或移植语言。本文在"语言接触引发语言演变"理论的基础上,从移植、借用和创造三方面入手分析了澳大利亚英语的形成,并探讨其性质。文章指出,澳大利亚英语是一门基于英国英语,借用土著语、移民语言和美国英语,并结合澳洲环境创造澳大利亚本土语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多元化语言。澳大利亚英语的形成反映了语言接触引起的语言演变。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陇川县户弄村德昂族的语言与傣族的语言有很多借用关系,虽然这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但人口少的民族向人口多的民族借用语言是普遍的。从户弄德昂语基本词汇变化类型、特点两方面来看户弄德昂语的变化,可看出民族语言借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借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网络语言是一个开放的符号系统,它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将会使更多的英语借词进入其中并发挥必要的功能。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借词主要包括直接借用英文单词和字母、借用英文单词或字母同汉字的组合、借用外来词三种构成方式。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借词不仅具有简洁性、新奇性、浓厚的专业技术色彩、不稳定性等特点,还具有一定的表情色彩、语体色彩及联想色彩等修辞功能。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借词是汉语语言的补充和发展,它反映了以英语为主要信息载体的互联网媒体在语言接触和语言传播中对汉语的冲击,反映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语言文化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也反映了网络信息时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精神生产力持续增长的组成部分,同样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源泉。这种精神文明建设应当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必须与物质文明建设一起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中予以研究解决;需要完善精神产品生产的根本指导原则和发挥社会科学的重大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兴起引发了法律领域内动物是主体抑或客体的激烈论争。动物主体论者.力争主体不是专属于人的概念,试图颠覆和消解现行的法律主体标准。动物客体论者针锋相对地反驳道:主体就是专属于人的概念。法律大厦不是轻易能摧毁的,动物主体论的实质终究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3.
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新形势,要以调整课程结构、改革数学内容为核心,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论幽默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幽默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语义概念,是美学范畴的一种特殊样式和人类智慧的表现.它具有悖反、谐趣、深意、机智四个重要特征.这种艺术形式常通过各种修辞方式和逻辑手段表达出来,使得语言运用别开生面,饶有兴味,给人以强烈的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借助于微机技术用力型转炬传感器实现动力机械转矩、转速及功率的测试方法,提出了动力机械负载实验过程中的能量回收途径,并构成了实际装置。  相似文献   

16.
《组织行为学》做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管理类学科,课程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具备解释、预测、进而控制组织中人的行为及态度的实践能力。学科的实用性特点决定了仅仅采用传统的板书理论教学方式是很难达到这一目的。根据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点,结合学习迁移理论,对组织行为学情境亲验式迁移教学方法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的道德体系中,重人轻己乃至利人损己都是“德”的表现,从宋明理学对“自我利益的绝对化限制”到个性自我相对解放的今天,在道义理念上一直存在着一种怪圈——“越是不拿的越是当给,越是当给的越是不能拿。”这无疑是一种矛盾,然而这种矛盾是属于逻辑矛盾呢还是辩证矛盾,亦或这种矛盾是在逻辑与辩证之外的?本文将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系统地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地位、内容和任务;新时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王力先生一方面在《同源字典》中提出"通假字不是同源字,因为它们不是同义词,或意义相近的词",即凡通假字双方其意义是一概"不相通不相关"的,另一方面又在其《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将许许多多通假字同时列为同源字,前后相反。从汉代至清代对通假字的注释一般不将其意义相通相关者排除在外,这是已经形成的否定不了的历史传统,所谓"不相通不相关"论不但不符合通假字产生的历史事实,而且更是难以推行的,应当承认通假字与同源字是有交叉的。  相似文献   

20.
新疆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新疆212户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新疆农户借贷行为特征,并运用Probit模型及Tobit模型分别估计正规借贷、非正规借贷行为的借贷意愿及借贷规模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借贷用途、是否入股信用社、对银行信贷政策的认知、地区分布是共同影响农户正规借贷意愿及借贷规模的主要因素;而房屋价值、医疗支出、家庭到金融机构的距离、正规借贷利率则是共同对农户非正规借贷意愿及借贷规模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