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公益广告是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广告。以Halliday人际意义模型和Martin等人的评价理论为理论框架分析公益广告语篇中的人际意义,文中对两则公益广告的人际意义的考察表明:公益广告语篇的人际意义是由各种不同的语言资源的共同实现的;公益广告作者所做的任何语言资源的选择都是功能性的并与其要达到的目的相一致;由于对人际意义的实现资源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其效果是可以累加的。  相似文献   

2.
采用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为理论框架,从语气和情态角度对10篇汉语及10篇英语化妆品广告进行了人际意义对比分析,得出汉英两种化妆品广告语篇在构建人际意义时具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时,该研究也揭示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篇对比分析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广告语篇中人称代词的关系建构功能——英汉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称代词作为一个语言学范畴,已经从语法学、语用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等多个角度得到研究。从话语分析的视角看,人称代词隐含着人际意义和态度意义。它们在广告语篇中的使用具有关系建构的功能。本文通过对两个广告语篇(中英各一个)中人称代词的考察,发现英汉广告语篇中人称代词多使用第二人称和第一人称,它们具有建构广告主和消费者之间亲密关系的作用,这种关系是通过模拟个人化实现的。同时,英汉广告语篇在人称代词的选择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对语法隐喻的概念及分类进行介绍,对几则英语广告语篇中的人际语法隐喻做以分析,探求其在广告语篇中的运作机制及积极的劝说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际交流分为言语交流和非言语交流。在临床护理中,非言语行为(又称身势语)十分重要。为此,本文探讨了护理人员仪表、表情、动作等非言语行为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旨在倡导在实施临床护理时充分利用非言语交流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从言语行为和语篇角度分析,认为发语词具有提示和语篇衔接的功能。同时,发语词的功能与其虚化程度关系密切。完全虚化的发语词只具有人际功能;虚化程度较高的发语词既具有人际功能,同时也具有语篇功能;虚化程度较低的发语词,除具有人际和语篇功能外,尚保留有一定的概念功能。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几十年中,许多语言学者从不同角度致力于广告语篇的研究,涉及语音、词法、句法、认知特征及其文化内涵。近年来,广告话语的人际意义引起诸多学者的兴趣和关注,国内多数研究以韩礼德的人际意义理论为基础,从语气、情态和调值三方面探讨广告话语,而笔者将从其他因素着手,如时态、人称代词、否定句和被动态等,从微观社会层面研究它们如何在英语商业广告中实现人际意义;同时从宏观社会层面融合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和巴赫金的对语理论,揭示人际意义在多种对话中如何构建广告者和读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广告话语如何成为及体现权力(霸权)话语的。  相似文献   

8.
非言语行为是人际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它通常与言语交际结合进行,传递一定的信息,帮助人际的心理沟通。文章从身体行为和声音行为两个方面分析非言语行为对课堂教学的影响,阐述了非言语行为对外语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指出非言语行为不仅可以增强言语交际的力度,而且能弥补言语交际的不足,以达到言语交际难以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文体学的发展与语言学密切相关。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迅速发展为文体分析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人际意义是系统功能语法的三大元功能之一,近年来这一领域发展特别快,如马丁(Martin)建立了“评价系统理论”.李战予对话语人际功能的全面研究等等。通过运用这些理论成果,分别从语气、情态、人称和评价系统四个方面分析两篇航空广告,探讨这些人际手段在广告语篇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文体学的发展与语言学密切相关。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迅速发展为文体分析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人际意义是系统功能语法的三大元功能之一,近年来这一领域发展特别快,如马丁(Martin)建立了“评价系统理论”,李战子对话语人际功能的全面研究等等。通过运用这些理论成果,分别从语气、情态、人称和评价系统四个方面分析两篇航空广告,探讨这些人际手段在广告语篇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以Fairelough关于广告语篇渗透化趋势的理论为基础,以部分英、汉汽车广告为例,着重分析广告语篇的诉求策略和语言手段,旨在构建广告语篇的渗透化模式,以阐释广告语篇中意识形态、权势和语言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2.
社会语用学研究语言在社会当中的使用情况。广告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篇形式,就是试图通过语言使用来影响广告受众行为的一种社会表现形式。从社会语用学的视角,结合大量实例,在广告语言中的简洁性、广告语言中的修辞格和广告语言中的名人效应方面研究了经济原则作用于英汉广告语言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立足女权主义立场,借鉴了批评语言学的方法,从英语广告用语的角度,分析了广告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并指出造成这一歧视现象的原因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藐视和压迫,其根源来自男性对文化、语言和知识体系、大众媒介的控制,消除这一现象的根本出路在于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14.
称呼语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进行人际定位的一种语言活动,是人际交流中必不可少的要素。称呼语的选择体现了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角色关系、语用距离以及情感态度,恰当、得体的称呼语有利于促进言语交际。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是重视交际功能的动态语言,而语用学研究人们在语言使用中如何结合语境和意图来表达和理解话语的意义。从语用学的角度,借助语用得体、语用距离、语境顺应等理论,对语言修养较高的主持人的称呼策略进行动态的分析,有助于发挥媒体语言对大众语言的引领示范作用,从而推动社会语言发展。  相似文献   

15.
英语称呼语翻译及其人际功能等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义地讲 ,称呼语包括当面招呼用的呼语和介绍他人的称谓。称呼语能体现人们之间的社会角色关系 ,与语言的人际功能密切相关。根据系统功能语法 ,人际功能体现话语基调 ,使话语有不同的正式性程度 ,从而反映人们之间不同的地位、接触和情感 ,还影响对语气和情态系统的选择。本文通过分析称呼语正式性程度 ,以及语气和情态对称呼语的影响 ,提出在翻译英语称呼语时要力求在情景语境中实现人际功能等值 ,即在表达角色关系的人际意义上对等 ,为探讨在翻译中实现以语篇为单位的功能等值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16.
“话语”是当下学界备受重视、使用频率极高的流行术语.“话语”在使用中,其能指与附加功能被无限放大,而所指与基本意涵却呈现出混沌的一面.因而,我们有必要对“话语”概念进行重新的梳理与考察,继而勾勒出“话语”概念的变化轨迹:即“话语”如何突破纯粹的“语言”范畴而进入到更为广阔的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并实现其在社会文化实践领域的批评功能指向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广告独特的视听语言以及此种语言对大众的精神世界所产生重要的影响进行了论述,指出优秀的广告作品能够有效地传达产品信息,丰富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劣质的、特别是在广告创作、传播过程中违背社会规范、伦理道德的广告,会对民众的精神世界乃至社会的主流文化造成恶劣影响。因此,在广告创作的过程中,于内,树立广告创意的社会责任感至关重于外,媒介的把关和职能部门的监管不可或缺。唯有如此,广告才能实现社会价值观的正面取向,成为社会文化的有效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