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十二五”时期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时期,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从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了黑龙江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差距,找出制约黑龙江省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历史、认知、政策、产业和体制等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促进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劳动就业一体化和社会管理一体化五个方面,提出黑龙江省“十二五”期间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从和谐发展的角度,阐述了现阶段我国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实现方式,主要有城乡三次产业融合、城乡第二产业对接合作、城市第三产业向乡村延伸以及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分析了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面临的现实障碍,包括城乡产业布局缺乏统筹规划、非农化配套措施与设施不完善、农村产业组织形式落后以及高素质人才匮乏;从优化城乡产业布局、深化配套制度改革、创新产业组织形式和加大农村劳动力的教育与培训方面提出对策,以推动城乡产业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实现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梳理学术界关于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内涵及目标、重大意义、形成思路与路径以及国外关于城乡关系的研究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关于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问题的研究概况,并作简要述评。主要观点包括:(1)城乡关系是一种利益分配关系和社会规范体系,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核心内涵及目标要求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2)现阶段城乡关系仍然表现出农业基础薄弱、城乡收入差距大、工业化和城镇化与农民市民化脱节等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以解决;(3)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是事关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带有根本性的经济体制改革;(4)农业龙头企业是促进城乡交流、互动、融合的重要载体,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有效途径;(5)国外学者对城乡关系研究经历"非均衡发展——均衡发展——城乡一体化"三个阶段,其中关于城乡一体化的理论观点对我国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启发和参考意义;(6)建立健全与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目标要求相一致的政策制度和法律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学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重城轻乡、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分割严重等问题,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依据区域经济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分析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我国应基于区域城市建设,通过产业聚集和产业传导实现城市中心区、近郊区和远郊区优势互补,形成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并在引资模式、培养与引进人才、生态建设等方面进行系列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5.
从世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经验看,国外发达国家正步入城乡一体化的高级阶段,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先后开始了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积极探索。这些国家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积累了诸多有益的成果和经验。这些成果和经验都对汕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汕头市在探索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途径和办法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在体制分割和政策等方面难以突破,因此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汕头市应总结和借鉴本市和国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教训和经验,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福建省石狮市为研究对象,在研究石狮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现状及"十二五"规划基础上,参照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和目标,就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活质量、生态环境等方面设置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探讨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对石狮市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了分析和预测,为推进石狮市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乡兼顾"、"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乡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吸取苏联城乡发展的经验教训,依据中国的国情和发展状况而探索制订出的一系列城乡发展策略和政策。"城乡兼顾"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初级阶段,"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最高层次,是城乡发展的最终目标。我们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最终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乡产业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关联度不高以及产业结构趋同的突出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产业链的角度,提出农业内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和城乡产业链双向延伸两条路径来实现城乡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最后,从外部推动机制、内部驱动机制、组织与载体机制、资金支持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方面构建城乡产业互动发展的良性机制,以推动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乡一体化是人类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必经之路,有利于扩展现代文明、推进城市化和农村发展。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要避免两个误区:避免"以城市工业扩展为中心"论对城市化发展空间的限制作用;避免"以保障农村发展为本位"论对现代化发展动力的消解作用。城市和农村是城乡一体化的两个支撑点,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都会肢解城乡一体化的完整含义。因此,要促进城乡互补发展,从城乡一体化中寻求可持续发展动力;通过有效的公共服务,从城乡一体化中寻求稳定和谐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对立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步消失,城乡融合才是城乡关系发展的最终目标,提出了在未来社会消除城乡对立和差别的"城乡融合"思想,并通过阐释"城乡融合"的必然趋势,实现"城乡融合"的条件与途径从而形成了系统的城乡融合理论,是我国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小城镇作为城市和新农村建设的结合部,是联结城乡发展的纽带和中间体,是我国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切入点,发展小城镇对促进我国城乡融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理论为指导,探寻小城镇促进城乡融合的路径,可以更好地发挥小城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进入"十二五",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如箭在弦。汕头市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总结汕头探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教训和经验的基础上,抓住汕头经济特区扩围的机遇,本文对此提出了迈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语境中的"社会管理"和"城乡二元结构"概念具有独特意蕴。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的社会管理制度不仅是生成、固化与强化城乡二元结构的罪魁祸首,也是引发诸多社会问题的直接原因,它在新时期正面临着诸多困境。西方发达国家城乡关系演进以及社会管理制度变化的历程表明,推进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和自觉建立市场机制之外的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制度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推进我国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必须探索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3.
城乡产业一体化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消除乡村空心化的重要力量,也是国内外城乡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通过深入分析城乡产业一体化概念和内涵,可以看到,它包括城市和乡村三次产业的内部小循环以及两者产业之间的大循环,而且城乡产业一体化是一个从互补到配套再到融合的动态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4.
城乡一体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消除城乡差距的重要内容。重庆市作为连接东西部地区经济的枢纽,也作为2007年国家批准的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具有引领和实践的重要意义。通过选取城乡收入、投资储蓄、经济结构、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15个指标衡量重庆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应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计算出重庆城乡一体化得分,总结重庆区域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经验及对我国其他地区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国正处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起步阶段.苏州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在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探索出一条以"三置换+三集中+三合作+三统筹"主要特征的城乡一体化"苏州模式",城乡之间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和谐发展、共同繁荣的局面已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关系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大的阶段:一是1840—1949年,为外力(列强侵略)作用下的城乡分离的初步形成时期;二是1949—1978年,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乡分离的进一步发展时期;三是1978—2003年,为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城乡关系调整与城乡对立扩大时期;四是2003—至今,政府引导下的统筹城乡发展时期。未来城乡关系演进的趋势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城乡地位的平等、城乡发展的互动、城乡功能的互补以及城乡空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理论和认识的重大突破,不仅体现了从国民经济整体上解决三农问题,而且意味着我国旧的城乡关系向新型城乡关系的转变,是新阶段加快农村经济改革的关键.通过运用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从制度、激励、组织和能力四方面建立分析框架,认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实际上也要从制度、激励、组织和能力上解决先进或适用生产要素向农业或农村转移和灌输问题,并从这四个方面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这种分析框架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基本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质及其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二元结构源于自然经济与市场经济这两种经济形式的差别和对立,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质是城乡市场经济发展一体化.由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存在“先天不足”和“后天缺陷”,导致中国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四个层面都存在城乡二元结构.中国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根本路径是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具体路径是集中农村生产要素、发展农村现代产业和推进农村城镇化.  相似文献   

19.
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是这一战略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梳理发达国家发展脉络,认为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模式可归纳为两种: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自下而上"的市场主导模式和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的"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模式,并从动态角度出发,对上述四国模式形成的起点、过程、结果进行比较,认为政府主导模式更适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城乡旅游一体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并在对城乡旅游一体化研究现状以及皖北都市旅游和乡村旅游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旅游主体、客体以及中介体等方面分析了皖北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而从城乡旅游一体化规划与管理理念、城乡区域合作模式、旅游品牌形象塑造和产品开发、旅游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皖北城乡旅游一体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