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年鉴创新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会长许家康《年鉴创新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一文在分析与总结2001年以来全国年鉴事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年鉴创新必须要在年鉴性质和读者定位、年鉴出版管理和经营机制、年鉴内容选择和编排等3个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促进年鉴事业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2.
回顾与祝愿     
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副会长房德胜《回顾与祝愿》一文,在回顾了《年鉴信息与研究》的发展历程后,提出两个祝愿:第一个祝愿是希望《年鉴信息与研究》越办越好,年鉴事业越来越兴旺发达,第二个祝愿是希望年鉴界越来越团结,年鉴队伍越来越壮大。  相似文献   

3.
当前,年鉴事业的生存与发展,已成为广大年鉴编纂者深入思考的问题。《外国年鉴编纂出版概观》系统介绍和研究国外年鉴编纂出版概况,对我国的年鉴事业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为年鉴编纂研究者的深入思考提供了帮助。本文仅就年鉴编纂、经营的突破与发展方面谈些感想。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使年鉴事业机遇与挑战、发展和危机并存。年鉴事业的改革创新与持续发展,是我们年鉴界的当务之急。结合《南通年鉴》编纂实践,笔者认为,年鉴应在意识、篇目、内容、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推动年鉴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年鉴事业不断发展,呈现出十分繁荣的景象,年鉴种类从当初的几种发展到近2000种。近年来,年鉴种类和量数又快速攀升,年鉴事业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6.
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副会长王守亚《‘十年’感言》一文认为,作为国内年鉴界惟一的学术刊物,《年鉴信息与研究》的作用一是促进了年鉴事业的蓬勃发展,二是促进了年鉴的编纂质量普遍提高,三是促进了年鉴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四是培养锻炼了一大批年鉴编写队伍,并衷心地希望更多的读者成为作者,更多的作者为构建中国年鉴学大厦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7.
加强年鉴实用性研究—《实用年鉴学》导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12月,我们合著的《年鉴学概论》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该书分历史、理论、事业、方法四编,对普及年鉴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介绍中外年鉴发展的历史,分析年鉴事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探讨年鉴的编纂方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两次印刷7000册早已脱销。近年来,许多同行向我们询问,怎样才能买到《年鉴学概论》,特别是各地新年鉴上马及各家年鉴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儒学年鉴》创办的积极意义 创刊《中国儒学年鉴》,是一项继承和光大我国文化传统的开创性的事业,不但填补了出版领域的一个空白,也是儒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创举。创刊《中国儒学年鉴》意义深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一、编纂年鉴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近20年来,随着国内编纂出版年鉴事业的发展,一批水利专业年鉴也相继创办,《中国水利年鉴》、《治淮汇刊(年  相似文献   

10.
一文认为,如何创造品牌年鉴,是新形势下促进年鉴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并结合《大连年鉴》的工作实践,着重介绍了在努力提高年鉴编纂质量,创造年鉴品牌方面所进行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镇江年鉴》努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志奋力中游突围,以跨入全国年鉴第一方阵为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年鉴工作全局,记录历史,服务社会,传承文明,资政育人,年鉴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4年以来,《镇江年鉴》分别获得中国年鉴奖、中国地方志年鉴特等奖、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综合一等奖;在2005年至2008年的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中,获得两个特等奖、两个一等奖。《镇江年鉴》驶上了平稳发展、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  相似文献   

12.
《上海文化年鉴》从诞生至今已有17年,伴随着上海大都市文化事业日新月异地发展,文化年鉴起到了展示上海文化事业成就、总结上海文化发展经验、探索上海文化发展规律的作用。但文化年鉴有没有创新的必要?理性地思考文化年鉴走过的路,答案应是明确的,文化年鉴一定要创新。其原因:一是上海正在构筑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文化的发展日益显现出  相似文献   

13.
常州严谨办鉴、科学用鉴是年鉴事业相辅相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严谨办鉴要求我们地方年鉴工作者办好年鉴、打造精品。科学用鉴要求我们不仅要办好鉴,而且要将用鉴作为职责与任务,这是发挥年鉴作用,也是体现年鉴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一条有效途径。围绕严谨办鉴、科学用鉴,近年来我们作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求真务实,严谨办鉴常州市综合性地方年鉴编辑工作是从1988年开始的。当年10月,首部《武进年鉴》印成,为本市解放后第一部地方综合年鉴。1991年底,首部《常州年鉴》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出版,这是继南京、苏州后…  相似文献   

14.
由于领导重视,嘉兴市的年鉴事业得到了持续、健康的发展。每年的《嘉兴年鉴》不仅出版时间比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提前一个多月,而且质量是有保证的,领导是满意的。首卷《嘉兴年鉴》(1998版)被评为浙江省第一届年鉴奖一等奖。第二卷《嘉兴年鉴》(1999版),被评为第二届全国地方年鉴一等奖。为此,市政府专门发文对《嘉兴年鉴》编纂集体给予嘉奖通报,鼓励市地方志办公室、《嘉兴年鉴》编辑室和参与年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扬州市年鉴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开拓进取,以打造精品为己任,年鉴事业呈现出充满活力、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到2008年,全市共有年鉴21种,其中地方综合年鉴8种、专业年鉴9种、企事业年鉴4种,市及各县(市、区)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实现了“满堂红”。2000年,在江苏省第三次地方志系统优秀成果评选中,《扬州年鉴》获特别荣誉奖。  相似文献   

16.
《湖南年鉴》副主编黄俊军《漫谈年鉴的生存方式--兼谈<湖南年鉴>的发展历程》一文在分析我国年鉴事业20多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认为:完全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办年鉴,是年鉴起步的必经阶段;"背靠政府,面向市场"办年鉴,是目前最佳的生存方式;完全依靠市场运作年鉴,让年鉴产业化,是年鉴生存的发展方向;我国年鉴必须走集团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之路,才能更快地让年鉴产业化,迎来年鉴事业辉煌的明天。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石油集团地球物理勘探局年鉴》编辑部周宏《加强企业年鉴编纂刍议》一文,分析了企业年鉴的编辑现状,并就企业年鉴编纂如何再上台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金湖年鉴》编辑部马国顺《加强综合年鉴社会保障内容记载的思考》一文,认为综合年鉴必须完整反映与传递社会保障信息,分析了目前综合年鉴在反映社会保障内容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综合年鉴加强社会保障信息收载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近12年来年鉴研究重点的变迁,笔者对1995~2007年发表在《年鉴信息与研究》上的论文进行文献综述。《年鉴信息与研究》是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主办,于1995公开出版的期刊,以全国广大年鉴工作者和关心年鉴事业的人为读者对象,是国内年鉴研究最主要、具有权威性的刊物,12年来公开发行62期。  相似文献   

20.
2003年是我市年鉴事业健康发展并取得重大成果的一年。一是《泰州年鉴》(2002)在全国首届编校质量评比中,获得了优秀奖,二是提请政府出台了《泰州年鉴工作暂行规定》,保证了今后年鉴工作的正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运作;三是在框架设置上有了新拓展,新增设了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文明城市创建、就业工程、三置换一保障等栏目,使之更具年度特点和地方特色。 2004年,我市年鉴工作将继续以十六大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