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海德格尔对“现代性”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智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96-102
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最根本的现象是技术,技术是“现代性”的标识;而现代技术的哲学基础就是近现代主体哲学。因此,他对现代性的批判,首先体现为对现代技术的批判,其次是对近现代主体性形而上学的批判。海德格尔开启了他特有的纯“存在论”本体论作为现代性及其技术批判的哲学基础,从而以一种全新的视域来看待“现代性”与现代技术。 相似文献
2.
杨荣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4):419-422
庄子作为先秦道家的著名代表,其思想并非是反道德的,也不是“蔽于天而不知人”。他以自然(“道”)为精神追求或理论视察的起点,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政治、道德状况的否定性洞察审视,而归宿到个人精神自由的获得或生命的保障,从而形成了极具朴素人学意味的道德观。这一道德观,不仅具有思想史上的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路春梅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3):34-36
马克思与海德格尔都对技术对人的奴役作出了深刻的批判。但是马克思把技术的本质理解为一种手段和工具,认为消除技术对人的奴役在于消灭其资本主义应用方式;而海德格尔则把技术理解为一种真理或展现,其本质在于构架,在语言层面上形而上学地把技术拯救归结思、诗意的存在。二者相较,马克思在政治经济、社会层面的批判更为彻底,并由此找到了真正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19-124
美国著名媒介环境学家尼尔·波兹曼提出的技术垄断时代的论点,得出了文化在向技术投降,并沦为技术的奴仆的结论。他通过阐释技术垄断提出的背景及其含义,得出了人类文化历史进程可划分成工具使用文化、技术统治文化、技术垄断文化三个时期的结论。当今世界正在向技术垄断文化的方向发展,人类历史的传统符号、经典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因此波兹曼的媒介批判之路与哲学家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追问》中的哲学思考就成了抵挡这股洪流的人类自我救赎之法门。只有永远地批判、警醒技术可能带来的危害,永远地追问技术的本质,人类才可以保持精神的独立与自由。 相似文献
5.
在海德格尔丰富的思想体系中对“现代”技术的批判具有一定的分量和特点 ,尤其是在他后期的思想活动和学术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依据海德格尔的思想发展 ,揭示了他对现代文明和技术的主要看法和所表现出来的态度 ,并对其整个技术批判思想的特点进行了客观的总结 相似文献
6.
人类生命并非静止的存在,而是伴随着技术展现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古代自然技术内蕴着人类生命的“涌现”,是顺应自然、获取自由的“去蔽”过程,赋予生命存在丰富的意蕴。然而在现代人类生命具体经验的世界中,大数据技术成为提取生命活动轨迹的一种新程式,人们对于技术人工物的态度从最初的“被动、附和式”转向“积极、迎合式”,“生命挖掘”的重点从生命“身体行为”转向对“精神行为”的深度挖掘,这可以看作是“生命挖掘”的否定性向度。如何摆脱技术展现出的人类“历史命运”,探寻“生命挖掘”的“肯定性”向度是重要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7.
以海德格尔的技术现象学思想为切入点,高技术的本性可以理解为三个命题:首先,技术是去蔽,这源自于技术的源初本性;其次,高技术是构架,因为去蔽在现代技术中显现为构架;最后,高技术作为危险需要艺术来拯救,因为作为构架的技术带来了技术的危险,而艺术(诗)和思想能克服此危险。以此,我们跟从思想的道路自身去沉思当代高技术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宋清华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3(5):23-29
海德格尔认为世界观概念有二层含义:它不仅仅是对自然事物的结构的一种理解,同时也是对人的此在及其历史的意义和目的的一种诠释.世界观是一种连贯的信念,它能够程度不同地直接决定人们现在的生活状况.世界观的含义涉及某时某刻某个具体的此在.世界观总是扎根于现实生活,总是起源于人类具体的现实的生存,他们的生存依据是他们对现实可能性的缜密思考以及生存态度的树立;因此,它的出现完全是为了这个真实的此在.历史地看,世界观总是源于实际的此在,伴随着实际的此在,服务于实际的此在.他反对世界图像的世界观,认为它导致了人的主体性和主观主义的膨胀,并最终无限地扩展了人类控制自然、社会和历史的能力,使人类遗忘了存在自身,从而使人类成了无家可归者. 相似文献
9.
周立斌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105-109
海德格尔从他的"基础本体论"出发,接触到了"物化"问题.他通过对工具的深入思考,找到了现代技术迷失的根源--笛卡儿的主体哲学.他认为,近代主体哲学采取的抽象化、形式化和合理化的思维方式是"物化"的根源,现代技术和它的体现物--工具,都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产物".通过对词源学的探究,海德格尔引出了"座架"一词,从而把他的"物化"理论深入到了对现代生活的整体批判上."座架"的思考方式在当今已经统治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只有"诗"与"思"才能摆脱"座架"的辖制. 相似文献
10.
舒红跃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3):48-53
海德格尔的技术理论在当今哲学界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然而,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的评价是否定性的。文章从两个方面对海德格尔的技术理论进行追问:第一,海德格尔哲学是存在哲学而非技术哲学,他对技术有着各种偏见和误解;第二,我们可以尝试利用现象学运动之内和之外的各种资源来走出海德格尔式的技术迷思。 相似文献
11.
王飞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3):58-61
海德格尔与马尔库塞是世界公认的20世纪两位著名思想家。具有师生关系的两位德国哲学家都对技术进行了深刻的、令世人震惊的思考,不过由于他们两人从一开始就存在的意见分歧以及后来在政治上的对立,使人们更多关注他们的争论,而很少注意他们在思想上的连续性。然而从一种可能性到单向度,绝不单单是文字上的藕合。深入分析他们的技术思想,会发现两人的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其理论基础又有根本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2.
王颖斌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3):5-8
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是以"有"为最高原则的哲学,"无"在其体系中没有地位,原因在于它以存在者为切入点,以"是什么"的方式追问,以逻辑概念性方式进行思考。传统形而上学思考的一直都是存在者,把"有"和"无"规定在以主客对立为前提的对象化的框架中,海德格尔则打破传统形而上学的切入方式、追问方式和思考方式,以现象学的方法,从存在本身出发,用"如何"追问"无",用"畏"和"沉思"思考"无",使得传统形而上学发生了倒转。 相似文献
13.
14.
15.
何谓真是哲学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哲学界对这一追问由来已久,也产生了各种理论背景下的真理观。当下真理观存在的重要形式——符合论真理观认为,真理是人的认识活动的产物,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然而,符合论真理观却面临着"主客二分"、"事物为先"等困境。当符合论真理观面临质疑,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提出了他的真理观,即真理就是去蔽,是人("此在")使事物去蔽而显示其本来的意义,是人("此在")使事物成为其所是。海氏的真理观克服了符合论真理观中的众多困境,是具有超越性和批判性的。 相似文献
16.
王凯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9(1):26-31
庄子美学是“逍遥游”的美学,以绝对自由为核心的“逍遥游”兼有人生、审美的双重意义,成为庄子人生哲学与美学的共同归宿点。在道家学派中,庄子比任何人都更集中、更突出地关注和思考了人生问题,并且把“道”和人生紧紧连在一起,把道的境界看做是人生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庄子美学是从心灵体验出发,追问永恒长存的生命意义,把个体有限的生命纳入到宇宙大生命之中,从而实现美的超越,从有限进入到无限,最终使人生永恒化、艺术化,使审美本体化、人生化。 相似文献
17.
叶文学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4(2):72-75
老子之道论首重“自然”,谓万物皆具自然之性,海德格尔论“存在”,以“此在”为某种规约,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从整体结构还是义理看,“自然”与“此在”皆为各自理论之关键,而且皆通过“三位一体”结构加以展开,使老子与海德格尔的本体论思想得以高度契合。通过对老子之道论与海德格尔之存在论进行比较分析,并试图阐明“自然”与“此在”在其本体论中的属性与意义。 相似文献
18.
颜翔林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1):97-101
庄子哲学的重要构成之一是从怀疑论视角对于知识的反思和批判 ,庄子主要从知识之有限性、知识之不可靠和知识蔽于用等方面对于知识进行逻辑清理 ,从而诞生自己的哲学话语和生命智慧 相似文献
19.
甘丽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5):39-40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文论有了交流和融合的机会,文章试图通过探讨庄子的“道”与海德格尔“存在”的内涵寻找他们的共通之处,以揭示中西文论交融的美好前景,更重要的是在找出他们共通处的时候,力求更进一步消化和吸收他们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邓绍秋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3(3):41-44
海德格尔与庄子生态思想之间有着相似性:“物无贵贱”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两者都尊重自然,具有万物平等的生态价值观;“世界之夜”与“绝圣弃知”,两者都批判技术知识;“逍遥游”与“诗意栖居”,两者都追求自由的生存状态。不过,一个主张“清静无为”,一个强调“艺术拯救”,两者实现理想的具体方法有所不同。他们在不同时代所倡导的人与世界合一的生态观,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