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道德风险前提下的最优保险契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保险市场中的道德风险问题,使用委托代理模型分析最优保险合约中的风险分担与激励机制的特征。证明信息对称时,最有保险契约是完全保险并且达到Pareto最优风险分担,而且此时最优保费等于意外事件造成损失的期望值。但是存在道德风险情况下,最优保险合同不能达到Pareto最优风险分担。出于激励目的,最优合同要求部分保险、保险费小于意外事件造成的期望损失且保险人的实际损失值会随损失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在委托代理分析框架下,同时引入委托人与代理人双方风险规避问题,构建一般化的双方道德风险模型。借鉴两阶段动态博弈逆向分析思路,以确定性等价收入方法得到均衡战略行为纳什解与契约结构最优条件,借助数值模拟技术对理论求解结果进行分析并发现:具有风险规避的双方道德风险均衡努力水平受相对重要性因子和产出份额的共同作用规律,揭示了双方风险规避度对最优契约的作用机制以及双方风险规避下相对重要性因子、风险因素和代理人保留效用对最优契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3.
根据金融契约的不完备性,融资企业和融资机构不可能签订一个事前的最优契约,但可通过重新谈判方式达成最优选择.在只有理性约束的条件下,构建出完全信息有重新谈判时的订单融资业务阶段贷款最优决策模型并得出最优解.增加激励相客约束条件,构建出不完全信息有重新谈判时的存货质押融资业务阶段贷款(IPIWRSF)最优决策模型,求出相应的次优解,并与完全信息情况下的最优解进行比较,得出相应的结论:在物流企业道德风险增大的情况下,将订单质押、合约和阶段融资相结合,可以使不完全信息情况下的次优解趋于完全信息情况下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 无赔款优待制度是机动车辆保险业务中特有的制度.该制度指根据被保险人在上一保险年的索赔次数调整他次年的续期保费.无赔款优待制度的核心就是要解决风险不均匀分布的情况下使保险费直接与实际损失相联系的问题,充分体现经营中对于风险个性特征的考虑,使保险公司实际收取的保险费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风险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约束经营者"道德风险"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道德风险"的诱因分析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契约总是不完全的.如果信息不对称出现在确立契约之前,会产生"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问题;出现在确立契约之后,又存在"道德风险(moral hazard)".在投资者与经营者两权分离条件下,经营者作为代理人与投资者确立的经营契约是不完全的,存在事后信息不对称,难免产生"道德风险"问题.因此对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加以约束就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风险企业家面临不完全市场和风险投资家面对企业家道德风险及项目不确定性时分阶段投资的作用.在文章的模型中,分阶段投资发挥着控制投资风险和解决不对称信息问题两方面的作用,通过运用参数函数,将分阶段投资和一次性投资作比较,我们发现分阶段投资所独具的性质,当分阶段投资和收益分享合同合并使用时,将是单纯运用契约控制代理问题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各企业频发产品伤害召回事件,引发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危机,给企业和品牌带来负面影响。文章针对汽车产品召回,探讨了汽车产品召策略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产品缺陷的不同严重程度和不同的召回策略对消费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发生严重的缺陷时,消费者的负面情绪和感知风险会更高,产品评价和购买行为会更低。在发生不严重的产品召回时,消费者的负面情绪和感知风险会相对较低,产品评价和购买行为会比严重召回时要高。在高卷入组中,缺陷严重程度和召回策略对负面情绪、感知风险、产品态度和购买行为四个因变量的影响作用都要大于低卷入组,对负面情绪和感知风险这两个因变量的影响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8.
品牌扩展策略是产品管理决策的核心。品牌扩展策略一方面能降低企业在新产品营销上的投入,另一方面增加了企业品牌声誉受损的风险。文章用一个不完全监督的道德风险的重复购物的模型研究企业最优的品牌扩展策略。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品牌扩展策略由于使得企业更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从而增加企业品牌带来的价值;但是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品牌扩展导致产品失败引起的损失。因此企业应该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最优的品牌扩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贷风险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它给信贷市场带来了效率损失,也增大了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本文通过建立经济模型对信贷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对策,以期提高整个信贷市场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所谓存款保险制度,就是利用保险方式对存款人利益提供保障、稳定金融体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即经营存款保险的保险机构按一定的标准,向吸收存款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收取保险费,并建立保险基金,当他们因遭受约定的风险事故而无法满足存款人的提款要求时,保险机构则根据合同约定数  相似文献   

11.
解决虚拟企业内部盟主与成员企业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激励问题,是保证虚拟企业成功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文章以完全信息下的激励契约为标杆,首先分别提出了盟主与成员企业在不同风险偏好下,避免成员企业道德风险的激励契约设计;其次扩展讨论了逆向选择在道德风险之前发生的激励契约设计;最后通过算例,比较、讨论了以上三种契约设计的公平和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期权理论,研究了季节性产业联盟最优契约设计问题.首先,研究了季节性产业联盟集中决策时的最优契约;然后,研究了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最优契约,证明了最优契约的存在性与相关性质;最后,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讨论了联盟的最优契约,并在均匀分布情况下,给出了其解析式.  相似文献   

13.
Loss-averse零售商参与的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风险中性供应商与Loss-averse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文章研究回购契约下Loss-averse零售商的最优决策,分析结果表明零售商由于害怕损失会做出偏离系统最优的决策.引入奖励-惩罚契约,通过供应商的激励可以实现供应链在回购契约下的协调.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奖励-惩罚契约在供应链协调中的有效性,并说明零售商风险规避度越大,供应商为实现供应链协调付出的成本就越大.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资源节约与努力水平具有相关性的前提下,在仅有供应商和客户的产品服务系统中,建立了以成本节约和使用量减少为基础的共享契约模型,分析了努力因素对系统协作策略的影响。通过对共享模型的分析,发现系统收益仍没有达到最优状态,为此提出了基于回馈与惩罚策略的产品服务系统节约共享契约理论,解决了节约共享契约无法实现系统协作的问题,使系统恢复到协作状态,并给出了确定最优契约参数的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  相似文献   

15.
网络营销虽然成本低、范围广,但是其潜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存在风险。如果网络营销与有针对性地寄送广告和试用品这种传统形式相结合,产品的可信度会大大提升,特别是针对刚上市的新产品。但是,无计划的配送会提高成本,营销效果却不明显。文章就此问题建模,分析产品的进出差价怎样决定最优的广告费用和潜在购买量,并根据产品差异进行修正,为商家的生产和营销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信息不完全且风险中性的假设下建立了双边道德风险模型。通过博弈模型的定量推导,比较分析了普通股权、债券和可转换债契约三种契约模式对双方效用的不同影响。重点分析了可转换债券在提升参与方效用函数中的重要作用。可转换债券契约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参与方的效用函数,较好地解决双边道德风险下风险投资过程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保险中介市场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信息不对称是妨碍保险机制顺利运转的主要障碍(Arrow,1953)。当参与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时,市场价格机制往往失灵。完全理性的保险中介人进入保险市场后,由于保险中介人和保险人以及投保人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就有可能造成保险中介人的道德风险,致使在保险业中处于极其重要地位的保险中介市场不能顺畅地运行,从而影响整个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竞争性保险中介市场均衡问题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考虑在不确定需求下由单个风险中性的供应商与单个损失厌恶的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协调问题.供应商销售某个易腐产品给零售商.不同于传统的线性损失厌恶效用函数,文章在收益共享合同中研究零售商的效用函数为指数型分段非线性函数时的供应链协调问题.研究发现损失厌恶的零售商的最优订购量小于风险中性零售商的订购量,而且损失厌恶的零售商的最优订购量随其损失厌恶程度的增加而减少.以及随供应商的批发价的增加而减少.最后证明了收益共享合同可以获得渠道协调(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19.
曹璟  李萍  高原 《统计与决策》2006,(20):52-53
投保人基于自身利益的驱动会产生道德风险行为,而道德风险的产生增加了保险公司的运行成本.本文运用相关知识建立了双方的博弈模型,讨论了均衡状态下双方的最优博弈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促使被保险人努力提高技术水平的激励契约.  相似文献   

20.
合作因利益主体相互依存地位的不同而存在不对称关系。建立不对称合作契约模型,基于两种绩效衡量:仅由契约参与方努力水平决定的产出(绩效衡量Ⅰ)和由合作双方努力水平共同决定的产出(绩效衡量Ⅱ),分析契约参数对合作双方努力水平、合作收益以及激励效果的影响,证明当绩效衡量Ⅰ容易获得或噪音干扰较小时,其激励效果优于绩效衡量Ⅱ;但若绩效衡量Ⅰ噪音干扰增大,由于产生双边道德风险,则选择绩效衡量Ⅱ具有更好的激励效果。根据不同绩效衡量方式下契约主体的行为反馈,讨论契约主体选择绩效衡量方式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