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部渊源考     
本文在杜佑《通典》“都官改刑部”之说基础上,提出刑部渊源至少可推至西魏大统十二年“改三十六曹为十二部”。在大统十二年之前,刑部渊源亦有迹可寻。在汉魏时代的“三十六曹”中,由于三公曹、二千石曹所主辞讼、刑狱非常接近,极有可能合并而成为后来的刑部。  相似文献   

2.
清代刑部是“天下刑名之总汇”,刑部堂官作为部务的决策者,对本部的政务与人事两方面都负有责任.刑部堂官的人选,清初以开坊翰林为主,乾隆中期以后逐渐转变为兼用翰林和本部秋审处出身的司官.此外,刑部又形成了由“当家堂官”在部坐办看稿的行政模式.晚清当家堂官的权力愈发集中,诸堂“因其人而生权力”.除“六堂”,刑部在乾隆以后还长期存在大学士管部的情况.乾隆年间的管部大学士掌握部内人事大权,嘉庆以后则逐渐虚化,对部务的干涉较少.总的来说,清代刑部“法律知识主导权力运作”的人事安排符合刑部执法谳狱工作的需要,有助于推动刑部的法律专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作为明代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儒林外史>直接写到了许多明代的真实人物,如朱元璋、朱宸濠、王冕、高启、李梦阳、何景明等,都是以真名实姓和真实经历进入故事文本.此外,吴敬梓还以一种间接方式写到一些明代的真实人物.在<儒林外史>本文中,这些历史人物如神龙见首不见尾,并未直接写到其姓名的全称,使读者容易误解为作者虚构的人物,而实际上作者又在文本中留下了种种线索,循此线索进行抽绎,具可按迹循踪,找到真实的历史人物.这其中就有"工部大堂刘大老爷"(第七回)以及"中山府烈女"(第三十六回)等.我们认为"工部大堂刘大老爷"当为刘大夏,"中山府烈女"当为徐妙锦.  相似文献   

4.
董康(1867~1947),江苏武进人。1889年中举人,翌年成进士,授刑部主事。义和团运动时,任刑部郎中,主管陕西刑案。八国联军进北京,他应北京城南士绅之请,设巡阅公所维持治安。旋授刑部典簿、大理院推丞。后又任清修订法律馆校理、总纂、提调,宪政编查馆科员等职。供职修订法律馆期间,曾数次衔命东渡日本,进行法制考察。辛亥革命后,一度任财政总长。北洋政府时期,曾三任大理院院长及代理司法总长、司法总长、法典编纂会  相似文献   

5.
1948年<哈尔滨特别市战时暂行劳动条例>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的第一个大城市颁布的劳动法规,该法规深受1922年<苏俄劳动法典>的影响,是连接苏区、边区和新中国劳动法制建设的重要一环.这部法规首次贯彻了"劳资两利"原则,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尝试,同时也是新中国劳动立法的重要渊源.  相似文献   

6.
唐代"司法三司"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司受事"和"三司推事"是两种不同的司法形式,几乎同时创立于唐高宗时期.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并非先后出现.三司受事主要是受理上诉表状,它并不直接审判一审案件,唐德宗建中以后逐渐废弃此制."三司推事"是由皇帝临时下诏组成三司,负责审问重要诏狱,审完即予裁撤.推事三司主要由刑部、御史台和大理寺官员组成,其重要特点有二:第一,皇帝常派宰相等重臣来监领三司,以保证审判的效率和公正性;第二,所审案件一般是先移御史台以后.然后组成三司赴御史台鞫问.  相似文献   

7.
<正> 隆庆六年 (1572) 五月二十五日,张居正与高拱、高仪在乾清官内隆庆皇帝病榻前受以"顾命"重任.第二天,三十六岁的隆庆皇帝病逝.六月,朱翊钧登基,开始了万历时代.这一年新皇九岁.张居正四十八岁,梦寐以求的柄政宿愿终于实现了,历史降临了契机:辅弼幼皇,从而有更多的展现才华、实现报负的机会. 张居正一生有三次飞跃.第一次是嘉靖二十六年考中进士,选庶吉士,从此在朝中任职升迁,终生未出任过地方官.进士后的馆选被认为是升迁、入阁的捷径."自天顺二年 (1458年)、李贤奏定纂修 (翰林院修撰、编修) 专用进士,由是非进士不入翰  相似文献   

8.
注重敦煌学的学术背景与学术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重新面世已经108年.近百年来,随着藏经洞古代文献、文物的流散而兴起的"世界学术之新潮流"--敦煌学,已成为得到国际学术界普遍承认的"显学".但是,敦煌学是否是一门真正经得起严格科学界定的独立学科,国内学界一直有不同的认识.对此,我曾经在<对敦煌学百年回顾中若干问题的认识>一文中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弄清该学科的构建与其学术背景、学术渊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被誉为"当代诗坛泰斗"的诗人艾青,因其独特的人生与艺术经历,使他与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本文主要从艾青诗的色彩美、构图美及其成因三个视点切入,深入细致地分析其诗画一体的艺术渊源.  相似文献   

10.
十二年来,公司已发展成为集茶叶种植栽培、精制加工、茶叶销售、茶叶科研培训、茶文化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青岛市农业龙头企业.产品先后荣获第六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第九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名茶评比金奖、第六届和第七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一等奖、山东省名茶评比特等奖等奖项,东海龙须荣获2010年"青岛赛茶会"十大名茶评比第一名,享有"青岛茶王"之称号.  相似文献   

11.
1月18日上午,2009年"福彩慈善扶贫济困春节送温暖"活动在市北区新阳光城市购物广场(原家世界购物广场)正式启动,即日起至春节前,价值835万元的944380公斤大米、412790升花生油等温暖物资将陆续发放至十二区市困难群众手中.青岛市民政局局长王凯,青岛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主任王增先等领导出席仪式.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启动年的第一次两会,今年的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和十二届二次政协会议将格外引人瞩目。两会将"谈"什么?两会代表委员会"议"什么?政府工作报告和人大政协的报告将在这个改革年部署怎样的工作?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抓党风、转作风、讲清廉、求实效,从中央层面将展示怎样的新风、新貌?这都是广大老百姓非常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家族主义下的日本社会救助制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现代社会救助制度,是在东方儒家"家族主义"与西方"民主主义"的碰撞和妥协中构建的,其遵循明确国家责任、无差别平等、保障最低生活水平的原则.体现着家族主义及其儒学渊源.依靠这一以家族主义为基石构建的社会救助制度,加上多元的社会福利制度安排, 日本实现了保障国民维持健康且文明的最低限度生活权利的社会救助目标.  相似文献   

14.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篇言"十二诸侯",实际上却记叙了十三个诸侯国的盛衰大事。对于其"篇言十二,实叙十三"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或是认为没有把吴计入在内,或是认为忘记更改篇名,或是认为没有把鲁计入在内,或是认为没有把秦计入在内。其实"十二诸侯"是有特殊来历的,司马迁是用"十二诸侯"来代称表中的"十三诸侯"。"十二诸侯"这个固定概念的得出是与司马迁的哲学思想和社会历史观紧密相连的。"十二"之数和《史记》各篇数目一样,体现了儒家的一种天道观,有一定的象征,寓含着天道运行之意。  相似文献   

15.
迈向司法统一的案例指导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的直接动因,在于解决司法实践中较为严重的"同案不同判"问题.中国建立案例指导制度具备司法的案例传统、法院的司法实践、两大法系的融合趋势等有利基础,但也面临体制性和操作性困难.域外相关制度经验.特剐是大陆法国家借鉴判例法制度的成功经验,对于建立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具有重要启示.指导性案例的效力是案例指导制度的核心问题,当前应赋予其事实上的拘束力,但尚不能作为正式的法律渊源.案例指导制度的建设应该坚持"两步走",最终迈向更为广泛、真实和可接受的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6.
宋义霞 《唐都学刊》2004,20(5):51-54
曹南冥诗歌艺术的悲剧美学价值与其思想核心"敬义"存在渊源关系.研究"敬义"思想对塑造培养高尚人格精神具有重要意义,由此也可以窥视16世纪到17世纪韩国文化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相通性.  相似文献   

17.
刘欣然 《东西南北》2011,(18):58-61
今年4月,胡润慈善榜出炉,曹德旺以44亿的捐赠额位于榜首。据胡润统计,从1983年第一次捐款至今,“玻璃大王”曹德旺累计个人捐款已达50亿元,其中现金捐款达18亿元。对比陈光标,曹德旺才是不折不扣的中国“首善”。  相似文献   

18.
正皇帝不仅会设计自己的龙袍,做得不合适会改,还会算计着少用些金线。近日,乾隆皇帝的一件"御制蓝绸捻金银绣金龙十二章吉服袍"在伦敦拍卖,估价在100万。如果您关注过丝织品拍卖市场就能知道,现在每年上拍的龙袍、蟒袍有几十件,已不算一个稀罕物件。2004年,清乾隆刺绣十二章纹龙袍以163.18万成交;2006年,清乾隆御制镶珠黄缎十二章纹龙袍曾拍出1468万;2014年,清乾隆蓝色绸平金银绣云龙纹龙袍以184万成交。  相似文献   

19.
犯罪构成是用以确定某项犯罪成立的基本特征。清代刑案审理中,由于施用律例精神不同,以及律例本身存在缺陷,刑部与地方督抚之间时常对犯罪构成作出不同理解而致生分歧。双方在通过犯罪构成甄别罪名与罪刑时产生的矛盾,正可折射出清代中央与地方官员在对待律例施用,处置情、法关系方面的纠葛异同。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并在其后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进一步将"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明确为"十二五"期间的指导思想.这一新的历史性表述阐明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明确指出了自主创新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