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8 毫秒
1.
吴雄丞 《中华魂》2008,(3):15-17
关于"两个必然"的原理的科学论证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从分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和相互依存与斗争的过程,得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结论,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2.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舆论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报刊监督和批评思想对中国共产党舆论监督观的丰富和完善有重要影响;资产阶级的报刊监督理论和实践对中国共产党舆论监督观的形成有借鉴意义;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舆论监督和报刊批评实践对中国共产党舆论监督观的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学术界,近年来出现了一股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某些资产阶级学者的目的,就是企图动摇各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歪曲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形象,否定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以利于他们恣意虚构资本主义“千年王国”的神话,从而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这些资产阶级文丐,极力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捏造对立关系,他们恬不知耻地以“马克思的正统派”的姿态出现,舞文弄墨,“探讨”所谓“真正的马克思”,硬把恩格斯说成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完整科学的体系.揭露和批判资产阶级法治,建立和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法制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法治观的基本立场.提出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重大成果,是实事求是、思想解放的重要产物,也是马克思主义法治发展的最新成果.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法治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5.
(一)理论基础不同: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其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关于国家与革命的理论、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关于民主与法制的理论等。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深刻地分析了法律现象,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将自己的平等观建立在了对以往的平等观科学批判的基础之上,并极大地超越了以往的平等观念,特别是近代资产阶级的平等观念。本文从《反杜林论》文本出发,论述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观及其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一提到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人们会很自然地首先想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学说,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对立进行考察的结果。但是,初期的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历史功绩,在于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列宁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我们总认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已经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科学社会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而又完整地提出了要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法制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新的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核心关于未来治国方略和政治走向的一次公开宣誓。一、依法治国的提出人类文明史发展表明,从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们历来强调法制的巨大作用,马克思指出:"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①。恩格斯认为"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  相似文献   

9.
在批判"四人帮"的资产阶级权利无处不在的谬论时,人们往往把资产阶级权利解释为等价交换原则.但是,等价交换原则在社会主义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依然在通行;如果说,等价交换原则体现的是资产阶级权利,那末,资产阶级权利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又是无处不在了吗?这就需要我们比较仔细地考虑一下等价交换原则与资产阶级权利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始终认为,权利关系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经济关系的性质不同,权利关系的性质也就不同.等价交换原则是商品经济通行的原则.然而,商品经济是历史地发展变化的,有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这是三种性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文风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文风的重要性。他们著作中的优良文风,具体表现在紧密联系社会的现实问题,充满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处处体现着对无产阶级的同情爱护和对资产阶级的批判,成功地运用了成语典故和通俗的语言。这些优良文风使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被人民群众喜爱、接受。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系统论述分配正义问题,但在一系列著作中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校正了资产阶级分配正义理论,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的基本逻辑。具体而言有三条进路:一是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对分配正义的前提校正;二是从按劳分配到按需分配超越按资分配的过程,对分配正义的实现方式校正;三是从抽象个人为本到人民至上,对分配正义的价值校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校正工作,不仅规范了研究现代分配正义问题的基础构架,而且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宪政是民主的政治。资产阶级宪政视角下的法治国家是在资产阶级宪法基础上构建的资产阶级代议民主制的国家形式。法治是民主宪政的内在要求 ,它不仅表现为社会主体法律意识的生成和法律素质的培养 ,而且是对法的内在价值的追求及其生成的理念。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民主宪政的目标。社会主义民主宪政视角下的法治国家应当有完备的法律和法律体系 ;必须建立起相对平衡与相互制约的国家权力运行机制及其监督体系 ;应当是一个坚持依法执政、廉洁、高效、民主、法治的国家形式 ;应当是一个严格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力并相互制约的法治国家 ;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和司法改革 ,实现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协调发展。宪政视角下的民族法制 ,反映了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法治国家中的地位与特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的正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是在批判资产阶级正义观和空想社会主义正义观的基础上阐发其正义思想的.而资产阶级正义观和空想社会主义正义观又源于西方正义思想传统,马克思恩格斯的正义思想也是在批判继承西方正义思想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必须把握西方正义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而明晰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正义观的批判思想,从而准确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正义思想的内核.与此同时,澄清长期以来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正义观的几个争议问题可以更好地探究马克思恩格斯正义思想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正>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是恩格斯的第一部经济学著作。在这一著作中,年青的恩格斯用社会主义的观点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这部著作对马克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马克思曾摘记了其中的要点,热情地称它为“天才的大纲”。《大纲》的诞生,对马克思致力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从而导致巨著《资本论》的问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大纲》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和发展过程中的一颗唐明星。在1842—1844年期间,恩格斯生活在当时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国,他亲自接触到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详细调查了英国工人的生活和斗争,直接参加了工人运动。在实践的同时,恩格斯还深入研究了英国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大纲》是恩格斯这一时期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成果。在这一著作中,恩格斯根据自己对英国资产阶级社会和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主要  相似文献   

15.
在对社会主义作历史和分门别类的研究的时候,可区分为:第一,理论社会主义;第二,社会主义实践的形式。一、理论社会主义:1.空想社会主义;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社会主义;3.人民社会主义和“第三条道路”社会主义。在这里,还包括社会主义者-土地问题专家的思想和民粹派作  相似文献   

16.
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是恩格斯晚年思想的独特辉煌。他把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与对马克思思想的阐述和捍卫联系在一起,分别对资产阶级国家学说、资产阶级哲学和资产阶级宗教学进行了意识形态批判。100年过去了,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这些批判在今天依然有效。继承恩格斯的这份遗产,对我们来说,不仅具有一般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具体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法制思想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指针。其主要内容包括法治、消除特权观念、保障人民民主及法制教育。邓小平法制思想对我国现代法治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得出的光辉结论。一个多世纪的时间过去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命运如何,社会主义能不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历史在经受着检验。前一个时期我国极少数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利用目前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暂时曲折和当  相似文献   

19.
<正> 恩格斯于1844年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一文,是恩格斯运用新形成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所作的最初批判,在考察资本主义社会时,从社会主义的观点提出了某些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三月十四日,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马克思的伟大功绩,在于他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他们的革命理论,论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变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必然性的同时,也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光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