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女作家薇拉·凯瑟的许多作品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运用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分析她的小说《啊,拓荒者》中所反映的男性与女性生态意识上的差异,并通过对女主人公亚历山大与自然关系的分析,说明张扬女性原则有益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2.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和自然有天然的联系。贬低女性和贬低自然之间存在重要联系。劳伦斯的《菊香》是一部具有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品。在小说中,劳伦斯揭示了自然与女性被边缘化的他者身份,批判了工业文明对大自然的破坏,对人性的异化。同时,揭露了代表文明势力的男权制对女性的压迫和漠视,表达了他对女性自我意识崛起的美好期待。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对英国女作家多莉丝·莱辛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进行解读,指出在非洲殖民地"父权中心主义"社会文化中,不仅文明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关系是二元对立的,女性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是扭曲的.小说中特纳夫妇最后的悲惨命运说明了在父权社会中男性统治对自然和女性的摧残.而女主人公玛丽在生命最后对自然的留恋也象征着男权社会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4.
生态女性主义遵循整体、多样、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认为人类对自然的统治与压迫和男性对女性的统治与压迫之间存在某种相似性,二元论的逻辑结构是各种压迫形式联系起来的基础,将解放自然与解放妇女联系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生态危机和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作家帕特里克·怀特的小说《树叶裙》讲述了海难余生的贵妇艾伦在野蛮的土著部落历经磨难,最终重返文明社会的故事.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树叶裙》,通过分析作品中男性时女性的压迫以及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生存和出路,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男女平等意识,最终建立一个男女平等、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羚羊与秧鸡》表现出了对于生态女性主义的关注。本论文将立足于生态女性主义基本理论,着重分析这部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男性与女性、男性与自然、女性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用以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以求引起人们对于如何看待女性、以及女性与自然界之间的联系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西方社会男性主宰女性与男性主宰自然二者之间密切相关:性别压迫与自然压迫都是根植于相同的父权思想。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浮现》宣泄了一个女性主义者对父权制不满的同时又表达了她对人类文明侵略自然的担忧和对构建人类物质与精神家园的思考,从而使《浮现》具有鲜明的生态女性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8.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对自然界主宰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斯坦贝克短篇小说《菊花》中伊莉莎和自然之间复杂而紧密的关系,揭示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中女性和自然遭受男性压迫和掠夺的悲剧,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9.
《凝望上帝》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拉.尼尔.赫斯顿堪称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先驱。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了赫斯顿的代表作《凝望上帝》。在西方二元对立的文化思考模式下,女性和自然都是被逻各斯中心文化压迫的对象。本文旨在通过小说女主人公詹妮反抗父权制社会的压迫,亲近自然,追求自我完善来解构人类中心主义和颠覆父权制,倡导建立一个平等、和谐、多元化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凯特·肖邦的《觉醒》通过对女主人公艾德娜在男权压迫下自我意识觉醒过程的描述,探索了自然和女性的联系,揭示了父权制以文明为工具对自然与女性的双重统治,表达了作者对女性的关注、对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的歌颂和对城市文明的批判,透露了作者构建一个两性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社会的理想,蕴涵着深刻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1.
莫里森通过小说《秀拉》展示了白人中心主义对自然和黑人的掠夺,尤其在种族压迫和性别歧视下黑人女性的生存困境以及她们的抗争,表达了她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和谐观,反映了她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2.
《遥远的额济纳》这篇小说将着眼点置于女性的命运与自然环境的演变之上,使"女性"与"自然"成为贯穿故事的两条脉络。在小说中,女性与自然经验相似、地位相同、命运相依;而两个男性角色分别成为男性中心主义的象征;小说也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体现出反人类中心主义的意味,这些分别体现着生态女性主义精神最为核心的三个方面。小说也通过女主人公悲剧性的结局,表达了生态女性主义最根本的诉求。  相似文献   

13.
川端康成的小说创作中表现出生态原则和女性原则相结合的创作倾向。他笔下的自然随处可见、千变万化、充溢着灵性,随着作品情节及主人公的感情波澜而变化,自然与人情完美地结合。他笔下的女性集卑微与圣洁于一体,既有早期的蕴含男性文化标记的传统女性形象,又有中后期的女性意识觉醒的追求个性独立的新女性形象。川端康成还从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出发对现代文明进行了批判。他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形成与传统文化——"万物有灵观""万物有生观"和母性文化等思想,以及他对现实生活的忧虑紧密相连。川端康成的生态女性主义观念对我们当代生活有重要的启示和情感抚慰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20世纪美国著名生态女性作家的作品为依据,探析20世纪美国生态女性主义观,揭示父权制对女性和自然的双重压迫及女性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以求建立男性与女性,人类与自然间的和谐平等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论文通过对多丽丝·莱辛的小说《屋顶丽人》的解读来阐释她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本文对莱辛的作品《屋顶丽人》中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关系进行解读,并结合霍桑的《凝视理论》分析得出结论:在父权统治下,女性的语言符号系统虽然受到了压迫,但却通过身体语言做出了反抗。  相似文献   

16.
张浩 《南都学坛》2014,34(6):60-65
《呼啸山庄》是一部意蕴丰富的小说。首先,作品中的大自然充满活力,与人的情感精神息息相通,是人们的精神庇护所和心灵栖息地,更是有生命的独立主体。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女",而是活生生的人,是有思想、有女权意识的新女性。其次,《呼啸山庄》批判了性别歧视,揭露了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和剥削,对女性给予了深切关怀;批判了物种歧视,表达了关注自然、鸟类、动物等的观点,揭示了女性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还描写了女性、自然等受压迫的弱势群体的抗争。最后,《呼啸山庄》对男性与女性、文明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重构,认为男性与女性、文明与自然应该平等相处,和谐交融,共生共荣。《呼啸山庄》丰富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在建设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的今天具有重要而深刻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在父权制文化中,压迫女性和压迫自然之间存在着重要联系。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通过自然之女——苔丝的悲剧命运为主线,阐释了苔丝与自然的关系,并表达其对自然与妇女生存困境的双重关注。  相似文献   

18.
凯特·肖班的长篇小说<觉醒>具有浓厚的女性意识被列入女性文学的经典.很多学者从女性主义、现实主义、超验主义以及心理分析法来研究这部作品.然而,生态主义也渗透在小说的始终.本文通过分析父权制度下的男女生态失衡、工业文明下的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失衡和母亲生态角色的失衡来阐释主人公爱德娜的生态意识的觉醒以及回归生态本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细读策略,分析非裔女作家艾丽丝·沃克在2004年出版的小说<打开你的心灵>中所表现出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沃克在小说中将主人公凯特的精神探索和生态关怀相结合,既表达她对自然的仰慕之情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怀,又抨击了男权社会的丑恶和贪婪,从而再现女性与自然同命相连的关系和对当下生态危机的深邃思考.  相似文献   

20.
爱米莉·劳利斯在她的文学作品中经常把女性和自然结合起来,进而解释父权文化对女性的压迫。她的代表作《格兰尼娅:一座岛屿的故事》(1892)(Grania:The Story of an Island)通过对女主人公格兰尼娅短暂一生的描写展示了女性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与女性认同的异教、物质和与男性认同的基督教、精神之间的对立。复兴女神崇拜、恢复女性地位、弘扬物质与精神平等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