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宇 《家庭科技》2014,(3):41-41
正宠物成为感情寄托钢筋水泥格子间的生活方式,手机电脑对话聊天的盛行,让越来越多上班族感到局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离。于是,很多人选择养宠物,并将信任和安全感寄托在宠物身上。宠物依赖症,是指因为失去宠物而出现抑郁、哭闹甚至绝食等现象,属于心理疾病,严重者会导致各种精神障碍,降低人际沟通能力,使人焦虑、忧郁。以往,宠物依赖常指老人们通过饲养宠物填补儿女不在身边的寂寞。如今,一些年轻的结婚族也将宠物当作孩子养。选择"丁宠"生活方式有很多原因,  相似文献   

2.
开放蒙地使扎赉特旗农业有了较快的发展,蒙古人逐步转向半农半牧的定居生活.食盐、棉花、砖茶(茶叶)、白酒、烟叶、砂糖等成为当地人的重要生活用品.生活支出的多和少,与蒙古人的耕地面积有直接关系.物资交易越来越方便,有了固定的场所.在扎赉特旗蒙古人出售和购买的商品中,农产品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现金交易开始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关注个体伦理意义的个人视角和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人类自然法理性是西塞罗政治观产生的文化条件,它使西塞罗的政治观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在西塞罗政治观的叙事形式中,哲学和历史的叙事形式之间具有紧张关系,这种紧张关系表明哲学理性的叙事形式正在遭受挑战,这种挑战的深层表现是哲学与政治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哲学越来越成为获得私人幸福的重要生活形式,它不再如希腊古典政治哲学那样是政治的终极监护者。政治生活是人在世俗生活中应承担的义务,权力和荣誉是世俗中的人们对政治家的奖赏,但这种奖赏必然是短暂易逝的,终究是没有意义的。西塞罗通过小斯基皮奥之梦暗示政治生活的意义最终要落实到神的奖赏之中,这何尝不是一种中世纪政治神学的萌芽?  相似文献   

4.
陈明强 《家庭科技》2000,(12):17-18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知识的重要,读书已成为时下都市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商家如果能乘“需”而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信息,报纸因它贴近社会生活,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实践说明了报纸资源作为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之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应如何开发利用好这个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6.
商品广告是现代社会商品交换的一个重要环节。正是广告张扬着商品的名气,兑现并放大着商品的价值。在媒介文化时代,没有广告,任何商品无论其品质多么优异,它对消费者几乎都是匿名的。是广告使人们接受一种商品,使一个人成为某一商品的消费者。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商品广告在推介商品、中介人与商品的关系的同时,也在中介着人与人的关系,它改变着人们的消费心理,建构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塑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区分着人们的生活格调、消费品位和社会层级,从而影响建构和确认人与人的关系。商品广告的意识形态问题由此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问题已成为当今中国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尽管在理论与实践的诸多方而人们尚存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现代化不应以世界现存在某种文化——即使它是十分成功的文化——作为目标定位,现代化重点在于一个具体文化从前近代形态向近代(或现代)形态的转变,在于使组成社会的人们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摆脱不合理权力的束缚和奴役,在于为特定社会建构一种能够成功地解决它所面临问题的机制。为使这种机制更加有效,传统资源  相似文献   

8.
引言 邻里竟然成了当前政策和学术争论的突出话题,让人感觉有些不可思议。我们今天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地方”(place)成为越来越活泛的概念,它的可渗透性越来越强;和实在的、眼前的事物相比,虚拟的、遥远的事物对我们的社会身份和生活轨迹的影响力在显著增强。不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9.
身体的空间性与"环境人"的生活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梅洛-庞蒂,身体的空间性不同于外部物体的空间性或空间感觉的空间性那样的一种位置的空间性,而是一种"处境的空间性".身体的空间性是在活动中实现的.正是活动使身体的空间性处境化和环境化,使人成为被生活世界的境域所标识的环境人.但人的活动不只是一种身体的自然的活动,它还是一种精神的社会的活动.因而作为一个环境人,人总是生活在身体的处境空间性(自然性)与体制(制度化)空间性的矛盾与冲突之中.  相似文献   

10.
大众传播媒介对美国总统选举的重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媒在美国选举政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左右美国总统竞选的重要力量.大众传媒本身凭自己拥有的大量读者和观众主动介人大选进程,对大选的最终结果产生影响.它甚至可以使一个竞选者成为白宫未来的主人,也可以让一个人永远徘徊在白宫门口.  相似文献   

11.
讲求与遵行中庸之道,践行与修养中庸之德,始终是中华民族道德生活的主流价值观念以及中国人孜孜以求和勉励为之的伦理价值目标与生活信念.中庸所确立与规范的道德生活是一种效法天地之道而成就人道,并以人道来与天地之道相配相参,进而使人得以无愧地立于天地之间的有意义、有价值的道德生活.它借助并通过命、性、道、教和庸言庸行来表现与实现,并以尽性知天、体天恤道、率性修道为精神要义.其宗旨是使人在天地之间堂堂正正、顶天立地地做人.中庸贯穿于中华民族道德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统领一切价值的精神枢纽与价值基质,使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呈现出一种执中取正、贵中致和、用中守常的中正之道的性质与特征.  相似文献   

12.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种重要分支,重在发掘人们的满意感、愉悦与快乐,使心情抑郁的人重新发现生活的精彩。本文主要探究积极心理学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试析其对高职生人格修复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信息环境污染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不少人把我们所处的社会称为信息社会。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信息正不断地渗透到我们工作、生活的一切领域,信息活动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主要活动,从而使我们每个人置身  相似文献   

14.
分配不仅仅是物权占有关系的调节手段,它还是人的生活状态的反映。墨子认为,分配天然具有功利旨趣,从社会发展与人的生活意义视角,弘扬分配的社会功利意义,有利于实践民之"善生"。墨子分配价值取向的社会功利色彩,使分配成为义利天下的道义性担当。以此为进路,对理解经济生活的本质、实践当代社会的分配正义有借镜之功。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地图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它已成为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建设、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和人们生活等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在城市规划建设、土地和各种资源的利用以及在交通旅游业的开发等方面,地图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相似文献   

16.
谈人文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人文内涵(一)人文教育的内涵。所谓人文教育就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它通过把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性精粹与阅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以期使人能洞察人生、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人文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人性教育,它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体现的主要是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人文教育是对培养人文精神,致力于人的道德精神价值领域的一切教育的高度抽象。人文教育最重要目的是使人成为一个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格高尚、志趣高雅的身心健康的人,成为一个对他人、社会、自然生态环境具…  相似文献   

17.
扎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文明化进程的加快,人的礼貌成为现代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并成了现代人的一个重要的生活原则。一个人的教养构成了礼貌的人本主义基础,而表达礼貌的礼仪,则是现代社会道德公共生活的次法制。在礼貌取得了积极功效的同时,它也引发了从摹仿而来的文雅,使一些人变得虚伪。  相似文献   

18.
审美教育与人的人性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士林 《云梦学刊》2000,21(1):44-47,57
根据中国传统人性教育模式,提出审美教育的理论硬核是人的人性化,其最终目的是使人成为人本身.这是它与德育、智育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德育的最终目的是构建人的伦理本体,智育的目的是建构人的理性本体.它们最终使人发展成为与它本身相区别、相对立的存在.审美教育则是以人的美学本质为尺度,以人的审美活动方式的建构为间的.在这一发展方式中,人摆脱了与它的对象在现实中结成的功利性关系,从它与对象世界的异化关系中超越出来,成为自由的存在物.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重新审视政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政治生活作为人自身生存意义的体现,古已有之。对于古希腊城邦时期政治与人类自身生存价值相互关联的思考,使人们从生活世界本真意义中来阐释政治成为可能。因此,从这一视角追寻政治活动的价值理性,促使政治向生活世界的复归,则赋予政治以更为宽泛的意蕴:政治是一种人们现实的生活样式;政治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提升人的生存意义,使人的政治性更好地体现人性和人的生存方式;政治活动的普遍参与是推进民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本源。它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所以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宁夏提出"小省区要办大文化",就是为了使宁夏各族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和谐宁夏建设更具动力。本文就宁夏大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