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当前收入分配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收入分配是否公平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的生产关系下,它不仅是人民生活水平直观体现,也是国家制定方针政策和规划未来的理论基础.现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高,但同时收入分配领域确实还存在着诸多不良现象和问题,突出的是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要真正的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政策,就不可回避收入分配中的差距问题.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既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收入分配领域,个人所得税作为调节社会财富分配、缩小个人收入差距的"稳定器",始终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最近,党中央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出发,强调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并提出"调高、扩中、提低"的收入分配改革目标.根据税收公平理论,深入剖析我国现阶段个人所得税税负公平缺失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贫富差距加大的问题越来越引起政府的重视.经济社会的背景和条件不同,公平与效率也存在动态均衡关系,我国目前收入分配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向"效率与公平并重"的调整,能够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的评判,应以分析收入分配差距正负效应为依据.收入分配差距正效应激励与推动效应、先富带后富效应、兼顾公平与稳定社会效应.收入分配差距负效应负效率效应、反公正反公平效应、贫富悬殊效应.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负效应,一要从制度、法规上根治;二要从量的"适度"上控制.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确定了在中国"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谐社会的核心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根本.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民收入差距的问题日益突出,其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阻碍,也成为了和谐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本文从公平与效率的角度出发,对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相关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形成不易,是发展和转型的客观要求.在社会保障领域强调效率和公平的兼顾是必要的.然而,就整个收入分配体系作重大政策变动将"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7.
西方经济学中收入分配公平观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收入分配的"公平观"可分为功利主义的公平观、古典自由主义公平观和罗尔斯主义公平观等三大类。这三种观点依据不同的哲学思想,从不同的视角去分析和把握"收入分配公平"的实质。功利主义着眼于分配结果,它的公平观具有强烈的平均主义色彩;古典自由主义者从分配起点入手,认为收入分配公平的实质就是法律面前的平等和机会公平;罗尔斯主义的分配公平思想同时重视了分配起点和分配结果,但首先强调的是结果公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公平,就是收入与投入相符合,贡献与报酬相一致,权利与义务相对称.我国经济改革以后,出现了单位内部平均分配和社会收入差距扩大并存的现象,同时,也产生了不公平幻觉,即社会成员感觉的不公平程度几乎总是大于真实的不公平程度.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及不公平幻觉的根本办法,是重新规范市场分配机制和政府分配机制的范围与对象,让劳动者拥有充分的择业自由和流动自由.  相似文献   

9.
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们进行分配领域改革的基本原则,对这一原则理解的失误导致收入分配差距日愈拉大.通过对公平与效率的重新反思,认识公平与效率是两个不同经济运行过程的运行原则.公平是分配过程的原则,它贯穿于收入分配的全过程,不管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都要遵循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将"共享"列为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并将其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本文在深入解读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基本内涵的同时,探讨共享发展的实现路径。实现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前提是解放生产力;要保障生产资料的配置公平,实现收入分配起点公平;要提高劳动报酬占比,实现收入分配的过程公平;要完善收入分配体系,实现收入分配的结果公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1.
基尼系数与我国的收入不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尼系数并不能有效反映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的真实状况,而我国居民的绝对贫困率水平是更能反映收入不平等实际状况的判断指标,比基尼系数更能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能真正反映收入分配的合理程度。政府应该采取适当措施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和福利水平,包括在城市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以提高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2.
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加剧中国社会贫富差距的重要因素,相关税收是对此进行调节的核心手段,因而再分配率如何设定和政策是否有效变得非常关键.文章以微观个体为出发点,将财产性收入差异以资本生产率的形式加以体现,同时强调高收入阶层通常享有更多的社会决策影响力,即其再分配偏好会得到更多重视,由此设计了对应的经济学实验.研究发现,引入差异化权重的模型不仅能够更好地解释实验中观察到的行为,而且也为中国财产性收入再分配政策的实施效果欠佳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即过度重视高收入阶层的诉求,也会使中国实际征收的税率过低.较低的再分配率不仅难以调节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而且会将负担更多地落在普通工薪阶层身上.当然,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依然存在,过高的再分配率会抑制社会资本的总产出.  相似文献   

13.
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破解收入分配不公难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收入分配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经济利益,是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社会发展中不协调的因素,都会在收入分配中这样那样体现出来,特别是目前收入差距或贫富差距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的拉大,尽管尚未构成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导火线,但是,一旦差距扩大的趋势得不到有效调节和控制,势必会对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不利影响。通过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来分析产生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提出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难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收入差距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在认识上把公平与效率对立,片面强调效率原则。公平与效率应当作为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两个不同的取向,不存在一劳永逸的优先,而应当是相机抉择。当收入差距拉大到人们无法承受时,公平取向是我们不做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公正的个税制度不仅有利于对弱势群体的扶助,更有利于整体和谐社会的建构.本文从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出发,依托制度学的研究成果,从五个方面论证了公正的个税制度设计的实现途径,即个税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要公平正义,个税制度决策的过程要公平正义,个税制度设计的要素要公平正义,个税制度执行的安排要公平正义以及个税制度的生存环境要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6.
计划经济时代,以二元户籍制度作为人口分类管理的依据,由此逐步形成了系列的城乡人口不公平分配政策,改革开放以后,没有逐步调整改革这种不公平户籍制度,造成城市户籍演变成一种商品,城市利用它获取利益,同时城市拒绝向在城市多年工作的农民工及其抚养人口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但是如果要一次性的解决户籍制度,当前的公共财政制度和财政能力是难以适应的,建议采取两阶段多步骤战略,分阶段有重点推进分配制度公平化,最终实现户籍制度一元化改革.  相似文献   

17.
福建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选取了福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人均生活消费品支出、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等5个解释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指出了福建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为显著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劳动力流动、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与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资地区趋同、行业差异区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比同势变化的中国城乡经济特征事实,表明劳动力用脚投票,流向差距小的地区,同时也发现劳动力流动、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和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因果循环关系,并运用1990-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建立联立方程模型进行计量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农民受教育水平与人均工资性收入呈现非线性关系.劳动力流动是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及份额提高的重要途径,增加地区的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份额是改变城乡收入差距空间格局的重要手段.因此,流入地中城乡收入差距大的地区可以通过吸引更多农村流动劳动力而改善本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流出地则可以通过增加更多的流出人口缩小该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然而从流入地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在区域间所占比重看,容易形成“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民工资性收入份额低—城乡收入差距大”的恶性循环.从农村劳动力流动视角解释城乡收入差距空间格局保持不变的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会使流入地的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及份额增加幅度、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幅度均超过流出地.  相似文献   

19.
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关系始终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收入差距,特别是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一个无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将直接影响改革的顺利进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民心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是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一个难点。文章从经济环境、政策、体制、农民收入结构、农民自身素质 5个方面分析了近年来农民收入减少的原因 ,提出了加大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扶持力度 ;调整农业产业、产品结构 ,搞活市场流通 ;加速农村城市化建设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搞活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根据农民的不同职业和占有资源的不同状况 ,将一部分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减轻农民负担 ;提高农民素质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