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先生在“大学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表示。市场经济“是以物质利益为动力的”.但大学的使命和精神.要求它与市场保持一定距离。他批评了要求“大学办学围着市场来转”的思想。对有人提出高等教育要产业化、市场化,个别人还呼吁中国大学私有化.彻底实现所谓转型的观点不以为然,他说:“这种认识不顾高等教育本质的属性.不顾大学的天然本职的使命,把大学当成了市场经济的附庸。”(据《新京报)2008年5月5日报道)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891年10月18日诞生在安徽省歙县黄潭源村,这是我们徽州人民的骄傲。中共中央对陶行知先生的定论是“近代中国杰出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卓越的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陶先生一生不断追求真理,为人民的教育和民族解放事业,艰苦奋斗、鞠躬尽瘁。陶行知先生是唯一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教育家。国母宋庆龄赞誉他为“万世师表”,在中国历史上能获得此殊荣的除了孔子就是陶行知了。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先生在"大学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表示,市场经济"是以物质利益为动力的",但大学的使命和精神,要求它与市场保持一定距离.他批评了要求"大学办学围着市场采转"的思想,对有人提出高等教育要产业化、市场化,个别人还呼吁中国大学私有化,彻底实现所谓转型的现点不以为然,他说:"这种认识不顾高等教育本质的属性,不顾大学的天然本职的使命,把大学当成了市场经济的附庸."(据<新京报>2008年5月5日报道)  相似文献   

4.
张益民  黄学军 《云梦学刊》2007,28(5):116-119
现代大学的建立既是对传统大学封闭性的批判与否定,又是对传统大学职能的继承和拓展,更是大学史乃至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场深刻变革。现代大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催生儿,是国际高等教育交流与竞争的产物,是政治家、教育家设计并组织建造的“大厦”,是由社会公共财富创造的可再生的、可共享的社会资源。重视培育与发挥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是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一 对我国高等教育状况的评价,存在很大的争议。持肯定态度的,如杨振宁先生出席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前夕,在乌鲁木齐说,中国的大学很成功。他以问及“三角方程式”,中国大学生脱口而出而美国大学生不知所云为例,言外之意,似乎中国大学比美国办得还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浙江树人大学20年的办学实践为逻辑起点,对其所取成就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出发,根据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要求,以高等教育的各参与主体的多重视野,就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理念和院校办学理念进行更新和升华.  相似文献   

7.
大学只是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并不能涵盖高等教育。大学理念研究的对象应该是综合性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其他单科性专门学院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由于其与大学在概念、层次、功能、作用、性质上都有所不同,也应该有不同的理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界研究大学理念的成果很多,但是没有区分大学理念与高等教育理念的异同,不利于高等教育思想的发展。研究不同层次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应该成为高等教育研究者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大学少年班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学形式,27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优秀人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大学少年班的产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次创举,回顾大学少年班教育的历史,探讨少年大学生特殊的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办高校的办学模式应该鼓励其多样性。根据浙江树人大学办学19年来的经历,从学校的董事会领导体制、办学经费的投入机制、“树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等儿方面作了剖析,探讨了民办高校的办学模式之一——渐江树人大学办学模式,其目的是为了加快树大自身的发展,并希望能有助于推动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右派分了韦卓民是一个文化买办,解放之前,用英文写了一些有关文化和孔孟哲学的小册子,但从沒有用中文写过著作。解放以后,他却东抄西凑写成了几篇論文和一本“亚里斯多德邏辑”,来宜揚僧侣主义,以反抗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宣揚欧洲中心論,以貶低祖国学术的地位。韦卓民的“亚里斯多德邏輯”全書共分7章,18万余字,其中只有一章論述亚里斯多德的邏輯,也都是东抄西袭而成的。他虽然处处自诩其渊博,其创見,其細致,但是实在說并无学术价值,內容上确很反动。韦卓民一貫的立場是帝国主义的立場,韦卓民的中心思想是僧侣主义的思想,所以他仇恨共  相似文献   

11.
贺小华 《江西社会科学》2019,39(11):228-236
圣约翰大学是近代以来外国差会创办于中国的一所著名的教会大学。在西方传教士设立于中国的教会大学中,圣约翰大学是首个将西方先进教育理念引入中国并以地道英语教育为媒介传播西学的高校。圣约翰大学独特的办学模式在诸多方面均开创了中国新式高等教育之先河。西方教育理念和管理制度的引入让人们开始理性看待并思索未来中国教育发展及变革的方向;圣约翰大学成功的办学实践为近代中国培养了大批社会精英,他们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圣约翰大学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客观上给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积极影响。重温这段历史,在当下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2.
出色的大学校长不一定是某一学科的权威,但一定是有着独特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的教育家。譬如,蔡元培之所以彪炳千古、光耀史册,一个重要原因是他1917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成功确立并实施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早年投身于文学事业、共和国成立后担任过大学校长的。不乏其人,譬如,匡亚明、成仿吾和冯乃超。  相似文献   

13.
特色建设对于高校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回顾浙江树人大学办学特色建设的艰苦历程,当前特色建设已初具雏形,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高等教育新的发展形势,浙江树人大学未来的发展,应该把“特色鲜明”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重点抓好抓实规划建设方案、梳理原有特色、扎实建设特色、宣传认同特色及实践发展特色等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14.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更加广泛而深入发展格局下,区域化合作趋势也日益凸显。其动因一是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激烈竞争,二是参与主体对提高国际合作效率的追求。本文基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合作及效率理论和相关经验,从大学这一微观主体角度与合作效率角度,分析我国大学在区域化国际合作中应有什么目标取向,以及实现目标取向的策略选择。本文认为:第一,我国大学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应转变目标过度发散的状况,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凝炼国际合作的方向,尤其注重发展具有更多共同点的区域化国际合作。第二,着力转变大学国际合作浅层次、非连续、短期化的状况,以提升大学科研水平和服务人类社会为取向,建立长期、稳定、持续的战略合作机制,基于大学学术组织建立合作平台。第三,通过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政府对大学拓展区域化国际合作的有效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大学文科的发展阶段及办学理念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蔡曙山 《学术界》2004,(1):7-24
大学文科是一个学科概念。学科是科学研究发展成熟的产物 ,是规范化的知识体系。学科发展成熟的标志是具有独立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学科体系、学术史和经典著作。大学文科的发展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历史进程。我国大学文科的发展可以分为三阶段 ,每一阶段有不同的办学理念。从“没有文科照样办大学”到“没有文科办不成综合性大学” ,再到“没有文科办不成一流大学” ,关于文科的办学理念在不断发展。但过去的理念都是被动地发展文科。在新时期 ,我们应该把培养建设小康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当作大学文科发展的真正动力 ,积极主动地建设文科 ,发展文科 ,这应该成为现阶段新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16.
著名学者、教育家、前南开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李何林于1988年11月9日不幸病逝。为了对他一生的业绩与精神作一个系统的回顾与研讨,1990年8月16日至18日,“纪念李何林先生学术讨论会”在天津南开大学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李何林生前亲友,来自全国各地的南开中文系历届学生,现代文学的研究、教学人员共二百余人。与会者充满深情地回忆何林先生的言行风采,追思他为南开中文系的发展作出的开拓性贡献,特别集中探讨了他的教育思想、学术成就和人格风范。 1.李何林先生数十年从事教育工作,特别在中年以后,执教南开大学中文系二十余年,为中文系、为南开的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凡的贡献,是具有鲜明个性、独特风格的教育家。在教育工作中,他兢兢业业,  相似文献   

17.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6):F0002-F0002,F000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浙江树人大学建校25周年。25年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在王家扬先生的带领下,一批忧国忧民的老干部、老教育家在钱塘江畔创建了浙江树人大学。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先生是近代中国杰出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卓越的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这是中共中央给陶行知先生的定论,“是全国各方面所公认的,是我党历来所表明的”(胡乔木语),也是众所周知的,但要给他强加一个战略家或军事家的帽子。似乎有点牵强附会。然而陶先生于1927年发起的平民教育运动,是根据当时的国情,以战略家的眼光。把教育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相似文献   

19.
再论大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大学精神的内涵及其作用,探讨了大学的办学特色,讨论了理念精神特色即大学精神是大学其他办学特色的先导,赋有统领性作用,并就如何塑造和培育赋有独特魅力的大学精神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张焱 《理论界》2009,(12):178-179
大学的社会批判精神是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相对于社会的独立性和批孙}生推动了高等教育和社会的发展。大学中知识分子群体具有两面性,要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以提高大学的社会批判性。未来大学应成为具有批判精神的场所,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