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理论界》2021,(3)
在马克思看来,分工绝不是开天辟地以来就自在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而是经历了一个自然演进、渐进发展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从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揭示出分工从自然分工到自发分工,未来向共产主义自觉分工过渡的历史进程,分工的历史扩展也经历了从"自然"因素决定到"社会"因素决定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李新灵 《理论界》2010,(9):17-19
"分工"范畴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分析社会历史进程中人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切入点。通过对这一文本分工理论的系统性解读可以发现,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分工问题的根本动因是为了夯实其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基础,他们对分工理论的阐发是沿着生产力—分工—生产关系的这条单一的内在逻辑线索展开的,从抽象的分工理论到具体的分工历史和所有制历史,与唯物史观的理论逻辑线索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那里,分工是透视"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重要视角和方法。"现实的人不是人"这一命题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分工条件下人的现实生存境遇:无论是人的愚钝、无知,抑或人的物化、手段化,都与这种分工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联,分工使"现实的人"变成了"片面的人"、"畸形的人",使人不成其为人。"现实的人不是人"不仅体现在人的身体的片面化、畸形化发展,而且还与人的精神方面的片面化、畸形化发展密切相关,如人的商品化、人的价值和意义的金钱化、人的尊严的丧失。  相似文献   

4.
王虎学  万资姿 《学术研究》2012,(6):23-27,32
在研究分工问题时,不能仅仅从"一般范畴来考察"分工,还要从"一定的历史形式来考察"分工。实际上,马克思的分工思想中内在地交织着分工的"双重逻辑",即分工一般与分工特殊,前者是指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分工或"单就劳动本身来说的分工",后者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所独有的分工或"一定历史形态的分工"。在分工思想史上,斯密仅仅局限于"分工特殊",并将其直接等同于"分工一般",进而混淆并否定了工场手工业分工与社会分工之间的界限;相反,马克思则明确区分了分工的两种形态,深刻揭示了工场手工业分工的资本主义性质,进而辩证地把握并揭示了分工的"双重逻辑"。  相似文献   

5.
企业网络分工及其组织的本质在于其自身所特有的"模块化机制",即企业网络分工系统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内生机制.将企业网络分工作为我国产业组织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模式,既是实现产业组织"二元双重结构"转换的现实选择,也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升企业、产业和国家整体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因此,必须引入模块化机制,按照企业网络分工原则重塑我国企业集团及其系列体制,使企业集团在调整产业组织结构、实现生产要素"新组合"、促进技术进步等方面替代目前的行政性中间组织,充分发挥其市场与网络的双重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的分工体系不仅具有政治功能与技术功能,也具有道德功能,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性手段。"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既要追求个人价值,也要追求社会价值,而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所指向的事经常都不一致的条件下,社会的分工体系就成了帮助所有人兼顾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重要工具。分工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变革总是会突破既有的分工边界,但并非所有这样的突破都属于进步。变革可能导向优化分工,也可能导向破坏分工,其中,只有优化分工的变革才属于进步。从伦理角度来看,社会变革只能指向优化分工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的分工理论认为,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旧式分工将为新式分工所取代。但是,在新式分工中,是否还存在职业分工,是否存在固定化的职业分工,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本文试图说明,在实行新式分工情况下,劳动者职业分工将是建立在个人自愿基础上的相对固定化分工。  相似文献   

8.
海峡两岸产业分工的发展阶段、模式演进和发展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发端以来,两岸产业分工合作快速发展,依其特征可分为四个阶段.在此过程中,两岸产业分工模式也呈现出动态演进的趋势,依次由最初的以垂直型分工为主向兼具垂直和水平特征的多元化分工,进而以功能性水平分工为主要特征的混合型分工方向发展."大三通"为深化两岸产业分工与合作带来了重要历史契机,将有力地促进海峡两岸产业的进一步融合与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儒家文化与"五四"文学现代性的发生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五四"时期无论是对于"人"的追崇还是对于现实引发的关怀,都使"五四"文学在一种时代的历史现实背景和西方文化思潮的中击下,走向了一条富于中国特色的现代性文学发展之路.除了对"人的文学"的发现外,儒家文化对于现实的关怀使中国现代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在面对日益更新改变的活生生的现实面前熔铸了更多更复杂的关于历史、现实和人性的思考.这也产生了中国现代文学两个鲜明的主题具有个人话语模式特征的"人的文学"和关注现实的启蒙的文学.  相似文献   

10.
从马克思对自我思想历程的回顾以及学术界"断裂论"的解读可以看出,于两年内写就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两部著作体现了马克思思想整体中的内部张力,对"现实的个人"的论述是张力的表现,也是其原因.在写<手稿>时期的马克思提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的观点,但使用异化"图式"还是囿于人本主义的框架,对人和社会历史发展问题的解答,对共产主义的论证以及历史观的决定论思想依旧保持着抽象思辨的色彩.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对现实的人的重新理解,基于对现实物质生产的内在向度--分工以及外在实现中介-生产资料的分析之上,既是唯物理解社会历史的出发点,又是探寻实现共产主义现实路径的立足点,还是确立其唯物史观基本原则,尤其是历史决定论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分工理论经历了斯密、马克思等不同时期的发展,已经非常丰富,但依此为基础系统分析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仍有必要。产业集群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人们为降低专业化分工产生的交易费用和获取由社会分工产生的报酬递增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论国际分工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导致企业交易费用的大幅降低、发展中国家对跨国公司政策的转变、企业外包业务到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成为潮流,这些都促进企业资源配置的全球化,国际分工出现新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高技术产品的生产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90年代,部分设计、供应也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之间,分工按知识流量呈现从高到低的梯度分布。  相似文献   

13.
分工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在后福特制生产方式中,分工并不存在"陷阱",分工并没有过时.分工不仅不存在分工陷阱,反而随着后福特制生产方式的发展而进一步深化了,模块化就是现代经济条件下分工深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基于家庭经济学和时间配置理论可以证明,劳动剩余条件下的劳动供给并不是无限的。受制于家庭分工的约束,供给曲线呈特殊的阶梯形态:随着劳动供给的增加,农业劳动力的保留工资不断提高,且幅度不断扩大。劳动供给对工资的反应是非连续的:只有当工资上升到新的保留工资水平时,劳动供给才会增加;否则,工资上涨并不能带来供给增长。与这种特殊的供给形态相对应,工资上涨的主要动力从农业收入转向工业劳动需求。内蒙古、甘肃两省15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证明了这一判断。当劳动需求扩张时,由于工资的微调不能带动供给的微调,劳动力市场将长期难以出清。这提醒我们,当前农民工工资上涨与用工短缺并存现象很可能源于劳动剩余条件下的供给不足,并不必然意味着剩余劳动力枯竭,不能作为刘易斯拐点到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5.
分工演进与浙江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罗默等人将技术进步建立在研究和开发的基础上,从而内在地阐明了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机理。然而,通过对比浙江省与国内其他省份在经济和教育、科研方面的指标,我们发现,对于解释浙江省乃至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的经济增长,罗默的模型并不适用。相反,沿着亚当·斯密的分工导致经济增长的思路,杨小凯和贝克尔等人分别建立的内生劳动分工的经济增长模型提供了解释浙江经济发展变化较有说服力的工具。浙江省的经济增长突出地表现在杨小凯模型所揭示的随着个人专业化程度提高和商品化程度提高而出现的劳动分工的发展,另一方面表现为与专业市场和家族企业发展相联系的贝克尔所揭示的专业化程度的加深。文章最后指出浙江经济今后发展的关键在于降低协调分工的成本、深化分工的一系列制度建设,尤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国际产业分工与中国文化产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类的经济活动是沿着从农业、工业再到服务业这样一个轨迹发展的。而文化产业的出现,则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还推进三次产业的发展。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目前中国虽然在制造业具有某种比较优势,但却处在国际制造业的低端,获取的利润很少。这就需要大力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尤其是以创造为核心的创意产业,来推进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中国的制造业,使中国的制造业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占有更为有利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国际经济分工与企业边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以产品为界线的国际经济分工条件下,企业边界具有唯一性和确定性,而以生产要素为界线的分工条件下,企业边界呈现"双边界化".本文首先研究了国际经济分工的演进和特征,然后探讨了经济分工对企业边界变化的影响.最后分析了企业双边界形成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分工协作理论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工协作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伴生物,人类的社会分工协作活动是生产力发展历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对分工协作理论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综述对人类社会分工协作活动有重要影响的理论,并考察和研究在科技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分工协作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作为制度根据的人性为社会分工所规定,所以,分析社会分工所型塑的人性结构的历时性与普遍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发达的社会分工及其社会结构——公域与私域决定了现实的人性结构是:个人意识与集体意识的中道平衡;人的自利心与利他心的中道平衡;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中道平衡;自由与秩序的中道平衡。因此,从人性的角度看,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在于:在正当程序中实现多元价值的中道平衡——追求价值的程序论证为法治之要。  相似文献   

20.
空间经济聚集与分工外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部经济是空间聚集的重要原因”这一命题,在主流经济学的框架下,是个含混不清的表述。但从现实的市场分工制度的运行去考察,分工制度的演进是外部经济性产生的重要源泉,进而是空间聚集的一个重要原因。公共设施产业、差异性产品产业、关联产业的出现是分工深化的产物。这些产业的存在与发展是经济聚集的重要动因。其中,公共设施产业就是以其技术外部性而产生强大的聚集效应。差异性产品产业、关联产业空间区位的聚集与外部经济现象又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不断发展,而使空间经济活动呈非均衡状。现实的市场分工制度是空间经济聚集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