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奇迹     
当克伦发现她又怀孕后,像其他母亲一样,她尽可能地帮助她3岁的儿子迈克尔做好准备迎接小弟妹的到来。后来,发现孩子是女孩。不论白天还是黑夜,迈克尔都在为妈妈肚子里的小妹妹唱歌。克伦的怀孕还算正常。然后,产前阵痛开始了,每5分钟……每1分钟。但是分娩时出了问题。经过几个小时的生产,最后差点就要用剖腹产。  相似文献   

2.
《人生与伴侣》2009,(12):2-2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患癌症的怀孕母亲究竟会不会把癌症传给胎儿,医学界一直没有定论。不过全世界共报告过大约30例母亲和新生儿患上同一种癌症的病例,尽管数量很少,但是科学家一直在努力揭开怀孕妈妈和胎儿患同一种癌症背后的关联。最新的研究发现,基因突变导致癌症能传给胎儿。  相似文献   

3.
无性,从怀孕开始 第一次感觉做爱是件很讨厌的事,是从要孩子时开始的。那一年妻从外地进修回来,突然疯狂地想要怀孕。她说她一个同学是高龄孕妇,在生孩子时发生了难产,最后孩子死了,而同学这辈子再也不可能做母亲了。她联想到了自己,一改过去为了事业不要孩子的豪言壮语,火速地给自己制定了受孕计划,在一年半之内,必须当上妈妈。  相似文献   

4.
正大概是十年前吧,我刚学会抽烟的时候,正念中四,妈妈还在。现在想起来,我在中学时没有肆虐地抽烟,全因我的母亲,她是个严谨、传统又情绪化的女人。她的关心和温柔,总是比《大话西游》中的罗家英,更扰人。她对我的成长忧虑和焦躁,一旦我有什么偏离她所认知的"小孩子该有"  相似文献   

5.
董盼盼 《社区》2008,(17):4-5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天灾无情,人间有情,“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震灾现场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救援故事.地震来袭时.母亲用怀抱为孩子搭起最伟大的庇护所。孕育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生命奇迹。这世上只有母亲的爱是最伟大的,那是一种宁愿为孩子疯.宁愿为孩子活的亲情至爱,是血脉里、灵魂里的至爱……  相似文献   

6.
张弘 《新天地》2017,(8):54-55
母亲曾是骄傲的铁道兵女干部、我国第一代地铁建设者.可是进入耄耋之龄,她老人家身陷肺结核及多种老年病的困扰,妹妹又突患重病,内外交困的打击让她老人家愁眉不展,郁郁寡欢. 一天我对妈妈说:"如果带您去旅行,能走得动吗?"母亲愁闷的双眸突然一亮!她没有顾虑自己的身体,说:"你有时间吗?钱从哪里来?"我真的是时间紧,囊中羞涩,但想到没来得及尽孝的姥姥和父亲匆匆离去给我心中留下的悔恨和遗憾,看着苍老憔悴的妈妈,我感到再也不能拖延了!  相似文献   

7.
郑雁 《新天地》2011,(9):35
一个叫孔婕的姑娘在和我聊天时,向我述说了她最近遇到的烦恼事。她说:"我妈退休以后,一开始是照料我姥姥、姥爷的生活。妈妈每天到姥姥家去,早晨去,晚上回,像上班一样坚持了数年。姥爷去世后,姥姥也于前年去世。两位老人去世以后,本来父母可以享受愉快的老年生活了,父亲已经作好了和母亲一起旅游的计划。岂料,我妈对我爸的建议一点儿兴趣也没有,而且马  相似文献   

8.
误区1:只有富人才会得糖尿病.说生活优裕者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增大这并不错,但生活条件差并非是糖尿病的保护因素. 事实:如果不注意自我保健,染上诸多不良嗜好与习惯,特别是嗜酒、抽烟、偏食、不讲究卫生,同样会患糖尿病.  相似文献   

9.
黄建平  饶华材 《老友》2014,(3):64-64
正女寿星张子英,1912年12月24日出生,居住在江西省万年县城陈营镇惠民社区。张子英育有1儿1女。丈夫在25岁时别妻弃子出去当兵,此后一直没有音讯。她带着一双儿女艰难度日。儿子不幸在8岁时因患肺炎夭折。张子英没有被壮年失夫丧子的悲痛击倒,她擦干眼泪,强忍悲痛,谢绝了亲朋好友劝她改嫁的好意,独自带着女儿生活。张子英现有4个外孙、4个外孙女和6个曾外孙。全家20  相似文献   

10.
李小刀 《社区》2012,(18):42
妻子去超市,回来后说看到一对母子,孩子恳求妈妈要一种面包,但妈妈告诉孩子这种不好,另外一种好,所以得买另外一种。孩子恳求说:"但我今天就想吃这样的,妈妈!"但妈妈仍旧没有答应孩子。这是生活中太常见的一幕了。那位妈妈应该没有觉察到,她以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选一次"的机会和快乐。  相似文献   

11.
歧义纵横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歧义的性质所谓歧义,是指同一语言材料的意义不确定、可以作出不同理解的现象。例如: (1) 爱孩子,象妈妈。 (2) 他们制造材料,无限上纲,把九十五岁的彭湃烈士的母亲周凤打成“黑旗”。例(1)可以理解为“爱孩子如同妈妈”:也可以理解为“爱孩子的原因是由于孩子长得和妈妈相象”。例(2)的“九十五岁”可以  相似文献   

12.
刘芳艳出生在宁夏隆德县一个贫困家庭,就读于湖北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她的妈妈3岁时双目失明,不能下田劳动;刘芳艳14岁那年,父亲因病撒手人寰;哥哥在外打工,常年没有音讯,她小小年纪就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刘芳艳对妈妈的辛苦体会更深,她知道母亲是个盲人,抚养孩子比常人更难。  相似文献   

13.
治病保健康     
王潼 《老友》2006,(10)
退休后我来到北京帮助女儿照看孩子。女儿在一家企业工作,从早忙到晚,所以外孙的学习生活都由我来负责。照顾孩子虽然很辛苦。但我却感受到充实和快乐。但这种惬意的生活突然在2003年6月13那一天的夜晚被打破了。当时我正在家里辅导外孙做功课,突然觉得舌头发麻,和外孙说话竟然口齿不清了,想站起来右半边身体却一点知觉也没有,外孙呆呆地望着我说:"姥爷,你别吓唬我。你怎么了啊?!"我想说话可是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住院治疗了二个多月,危险期过去了,但是却留下了后遗症,右半身偏瘫,只能吃流食,生活不能自理。女儿带我走遍了北京  相似文献   

14.
正从没有孩子的时候开始,我就和妈妈住在一起,女儿出生以后,一家人每天都有些琐琐细细却又新鲜活泼的故事。女儿上学起得早,不到七点就和爸爸去学校。每天她一起床,家里就开始热闹。姥姥总是衣衫不整急匆匆从自己房间出来,一  相似文献   

15.
其实,照老家的称谓习惯,她活着时,我直叫她姥姥。 这些年,母亲每隔三年两载便会回山东探望姥姥一次。她从老家回来,便絮叨着说,还能和你姥姥再见三次,下一次便是,还能和你姥姥再见两次。最近这一次是前年,她回来不如以前乐观.说,你姥姥都过了八十七了,最多还能再见她一次,撑不了几年了。  相似文献   

16.
刘震云 《可乐》2010,(12):53-53
在我这一生中,有两个人对我影响最大,一个是姥姥,一个是母亲。姥姥是十里八村的名人.一米五几的个头,割三里长的麦趟子不直腰。我六岁时,村里有了学校。家里没钱交学费。姥姥拔下头上陪嫁的簪子到镇上卖了,让我进了学堂。  相似文献   

17.
上学时曾读过一篇文章《妈妈爱吃鱼头》,文章的内容大体是:长大后孩子写母亲,说记得自己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母亲每次在家里吃鱼的时候,总是把鱼肉夹到孩子们的碗里,而母亲只是吃那没有肉的  相似文献   

18.
李小刀 《社区》2012,(27):42-42
妻子去超市,回来后说看到一对母子,孩子恳求妈妈要一种面包,但妈妈告诉孩子这种不好,另外一种好,所以得买另外一种。孩子恳求说:“但我今天就想吃这样的,妈妈!”但妈妈仍旧没有答应孩子。  相似文献   

19.
妈妈,听我说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每当我唱起这支歌,心中就充满了无比的幸福。可是今天,我又唱起这支老歌,心中没有了往日的快乐。妈妈,亲爱的妈妈,您可知道这是为了什么吗?妈妈,在儿子心中您一直是位伟大的母亲,我常常为有这样的好妈妈而自  相似文献   

20.
刘心武 《可乐》2008,(1):25-25
小时候,邻居潘姥姥的嘴很瘪。妈妈让我把刚刚蒸好的蜂糕送给她吃,她高兴得不得了。可是吃糕前,她总把糕上的红枣抠下来,这让我很吃惊。听妈妈说,如果潘姥姥有钱安上假牙,就可以吃她最喜欢吃的红枣。从那时起,我就默默为潘姥姥许愿:等我长大挣钱,一定给她安上假牙。不久,我家搬走。几年后,传来潘姥姥去世的消息。妈妈叹息时,我想:姥姥怎么不等我长大就走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