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春梅 《理论界》2010,(12):49-50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增加居民收入,让居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本文主要从收入分配不合理,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这两个方面分析其原因,指出增加消费需求的对策:必须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消费力是一种链.消费力链是购买力、使用力、安全力三个主要节点的统一.消费力使消费需要成为消费需求.消费需要是消费需求的内在根据,消费需求是消费需要的外在表现.不断提升消费者的购买力、使用力和安全力,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消费需求上升规律和消费需求不足规律是扩大消费的理论根据.提高消费主体的消费力,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必须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促进共同富裕.一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购买力;二要进行消费教育,提高居民对消费品的使用力;三要使个人、企业和政府形成合力,提高居民消费安全力.  相似文献   

3.
李萍 《理论界》2013,(3):44-4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立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这与转变消费方式似乎是相互矛盾的问题,一方面政府要通过刺激消费需求,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在全球气候变暖、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又需要人们减少非理性、不可持续的过度消费以减轻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压力,但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思考这些问题,就可以找到比较理想的答案:一方面需要提高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预期,扩大消费规模。另一方面也需要在扩大内需的同时,实现消费方式的转型,不是减少消费,而是降低消费中的资源消耗和消费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降低不合理的消费欲望和消费需求,向低碳、绿色、和谐消费方式转变,还自然一个碧海蓝天,还人类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4.
运用1994-2011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可支配收入是影响中国居民消费的最主要因素;股票和房地产资产虽然对消费也有显著影响,但是作用较小;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响不可小觑;医疗、教育和住房制度改革直接导致居民消费支出的减少并对资产的财富效应大小产生影响。因此,要扩大中国居民消费,促进经济持续增长,首先要采取措施建立居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其次稳定壮大股票市场,不断提高居民金融资产的占比,预防和控制房产价格泡沫,保证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稳定繁荣;最后要采取措施防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稳步推进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5.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管理体系,必须解决价值、目标、主体、制度与机制等难点问题.社会管理首先要形成社会平等、共同富裕、共享增长、社会创新等价值共识;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促进城市社会、消费社会、信息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培育社会管理主体,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伙伴合作制度,充分发挥基层社会组织自治功能;倡导履行公共责任,发展与完善社区支援网络,促进公众参与慈善与互助活动,扩大与畅通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加强社会风险预警与控制,建立社会“安全阀”机制,防止社会政策“碎片化”,建立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由外转内,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扩大消费需求.消费需求不但拉动经济增长还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扩大内需关键是要动员居民的即时消费.发展消费经济不只是提高居民消费力,还需要创造和提升消费需求.消费方式的多样化,消费业态的扩展,消费模式的调整,是发展消费经济的主要路径,在消费经济中消费者是主体,但是不等于由消费者自己来发展消费经济.发展消费经济的主体还是生产和服务企业,政府也要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7.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而扩大内需、增加消费主要依靠收入增长和消费升级。文章研究收入增长与消费升级的关系,并将影响消费升级的两个因素放在同一分析框架下,以期找到增加消费的长效机制。在分析收入增长与消费升级之间的关系时,引入分配结构调节变量和储蓄、资产价格、财政支出等控制变量进行机制分析和经验检验。研究表明,收入增长对消费升级的作用受到分配结构的调节影响,即收入增长对消费升级的作用受分配结构因素的影响,注重分配结构的合理化或缩小收入差距。同时,应控制资产价格、降低教育成本、保持开放态势和优化财政支出,形成收入增长推动消费升级,进而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消费长效机制,是国家依法规制调控消费需求的一种协调持续平衡运行的动态法律机制。它具有强烈的居民、突出的消费者、鲜明的消费政策、多元因素融合的系统等属性。它有基本核心制度和相关配套制度两大类型内容,急需从居民基本收入及其社会保障、消费者核心地位及其权益保障、消费政策调控等方面,构建我国消费长效机制的主要法律制度。应从制定居民收入分配持续增长保障法、居民个人资料保护法,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事诉讼法相关条款,打造消费者核心地位,专设消费纠纷诉讼制度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目前消费需求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扩大消费需求应主要从两方面着手,首先要根据当前居民生活消费特点,选择适当的消费策略;其次要发展消费信贷,通过新消费策略推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扩大绿色消费需求推进湖南“两型社会”纵深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扩大绿色消费需求符合湖南“两型社会”纵深发展的三个阶段性特征要求,能充分发挥其目标激励、市场约束与创新驱动作用,能较好地回答发展为了什么、怎样发展与发展什么三个问题,能逐步消除消费的过早论、自然论与无用论三种认识误区.要扩大湖南绿色消费需求,需以绿色消费品市场为共同载体,从居民、政府与企业三个层面创新绿色消费需求的三大机制,即居民绿色消费需求的科学引导机制、政府对绿色消费需求的宏观调控机制、企业绿色生产的市场引导与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11.
扩大消费需求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扩大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扩大消费需求的主要障碍、扩大消费需求的路径和扩大农村消费需求问题等几个方面对国内扩大消费需求研究进行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12.
积极财政政策的新导向:刺激消费需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分析1999~2007年国内需求状况入手,认为消费需求不足是我国内需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因而当前我国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扩大消费需求.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的侧重点和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应以刺激消费需求为导向,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减税以及扩大转移支付等政策手段切实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段海燕  孙德峰 《理论界》2012,(10):40-41
旅游消费需求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本文从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入手,以经济学的视角,概述了我国旅游消费基本情况,分析了我国在拉动旅游消费需求、旅游消费观念转变、扩大境外旅游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并从加强政府"顶尖设计"和宏观调控、树立旅游消费是现代生产力的时代观念、建立增长机制、强化财政、税收和金融等支持力度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扩大我国当前消费需求之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 ,中国经济呈现出消费疲软的状况。针对这一情况 ,中央提出扩大内需的方针 ,特别强调要扩大消费需求 ,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并没有改变中国高积累、高投资的冲动 ,中国经济发展的兴奋点仍在投资上 ,并不在居民消费上。本文在分析我国当前消费需求结构的基础上 ,探索造成消费需求增长缓慢的原因 ,并提出扩大我国消费需求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粮价问题的透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解决粮食问题必须立足于国内,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都不能过多地依靠国际市场填补粮食缺口;要确保18亿亩耕地并有必要的耕地"储备";应适度放松管制,适当扩大粮食出口;建立和完善支持、保护农业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绿色革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实证分析(1985-2005)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启春  冯晓莉 《学术界》2007,86(4):211-217
城乡差距除了集中表现在城乡居民的收入方面外,还集中反映在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上.因此,笔者以凯恩斯的消费函数模型为依据,根据1985-2005年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建立回归模型比较分析了城乡居民基本消费支出和边际消费倾向等方面的差别.同时通过比较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居住消费、衣着消费、用和服务性消费等各项具体支出数据,分析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最后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启动TTP与TTIP谈判,试图通过推行"贸易保护"对中国进行围堵,而同时"中国已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论调也大行其道。当前中国经济下行与"中等收入陷阱"无关。拉动经济重点在扩消费,必须建立扩消费的长效机制,同时要尽量减少政策掣肘。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扩大中等收入阶层与可持续消费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从全球还是从中国来看,进行可持续消费正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目前我国数量不断增加的中等收入阶层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群体,是消费的主力军。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是推进我国可持续消费的现实基础;同时实现可持续消费也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我们要通过健全市场机制、调整收入分配政策、转变消费观念、加强消费立法等手段,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构建我国的可持续消费模式,走可持续消费之路。  相似文献   

19.
消费动机往往被压抑.消费动机具有多重性、多源性和可变性的特点,消费动机发生的内部条件是消费主体未获满足的消费需要,外部条件是与消费需求相适应的消费环境.要激发居民的消费动机,一方面企业必须能开发出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要的商品,另一方面,政府要采取措施,改善居民消费的物质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一向被认为是经济增长最重要、最稳定的拉动力.靠提高投资增长率拉动经济增长,在短期内能产生明显作用,但如果没有充足的消费做支撑,投资效应的进一步扩大便会受到制约,投资效益也难以得到保障.1990-2007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山东省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日益拉大,城乡收入水平的差异、城乡消费环境的差异、城乡保障机制健全程度的差异是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拉大的原因,缩小城乡消费差距需要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等方面着手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