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少数民族专业人才发展民族区域市场经济严琼青海省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多民族聚居省份,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42%,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6个民族自治州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7%。因此,培养和造就大批少数民族专业人才就成为我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研究并解决人口问题,是关系到四化建设的速度和前途,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健康和幸福,关系到全国人民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大事。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在1680年全省27,766,718人中,少数民族(包括待识别民族)有6,694,947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24%。贵州少数民族人口的基本情况如何?在我省少数民族中要不要控制人口增长?怎样不断提高我省少数民族的人口质量?这些问题都是我省各族  相似文献   

3.
我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八百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强;自治地方有三个自治州和十一个自治县,面积占全省总面积一半以上。怎样发展民族教育,这是人们关心的一件大事。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些粗浅认识,求教于专家学者。一、民族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草地资源的法律保护是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根据四川省畜牧局对我省草地资源的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四川省现有:天然草地3.38亿亩,占全省总土地面积(8.5亿亩)的39.76%,其中可利用的草地面积2.94亿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4.59%,约为我省现有农耕地面积的3倍。这些草地资源广泛分布于我省各地,其中甘孜、阿坝两个自治州草地面积共计2.09亿亩,占我省草地总面积61.83%,其他各地、州、市草地面积共计1.29亿亩,占全省草地面积的38.17%。  相似文献   

5.
青海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省份,全省共有44个民族成份,总人口为518.1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235.8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5.51%。世居少数民族有 5个,其中藏族有 113.4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 21.89%;回族82.34万,占 15.89%;土族 19.95万人,占3.85%;撒拉族9.58万人,占1.85%;蒙古族8.88万人,占1.71%。其它少数民族1.6万人,全省有6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81.55%,民族区域自治面积占全…  相似文献   

6.
青海藏族人口86万,占全省总人口的20%,主要分布在6州24个牧业县,占地面积为全省的90%以上。因此,发展藏族教育,对于促进全省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具有特殊意义。本文试就我省牧区藏族初等教育的巩固、发展、以及普及问题谈几点意见,供决策部门参考。 一、关于青海省牧业区藏族初等教育状况分析 从总体上讲,我省牧业区藏族初等教育经过40年的艰苦奋斗,已有了较大发展。根据有关统计资料,解放初期,全省少数民族有小学生4,900余名,至1988年底,已发展到186,776名,其中在民族小学就读的共133,525名。这个增长幅  相似文献   

7.
贵州是一个有十个民族杂居的省份,除汉族外,有苗、布依、侗、彝、回、仡佬、壮、水、瑶九个少数民族。据1980年统计,全省总人口二千七百七十六万六千七百一十八人,其中少数民族有六百六十九万四千九百四十九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4.1%,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还多。全省九个地、州、市,除铜仁、遵义两地区少数民族分别占该区总人口的4.63%和0.66%外,其余的都在10%以上。因此,把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搞上去,不只对贵州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整个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也必然要产生相  相似文献   

8.
浅议我省的草原纠纷及其解决办法王·秦措,华热·多杰青海省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其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0%,总面积达5.78亿亩,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3.5%,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2.4%,有50多万藏、蒙、回等少数民族人民从事草地畜牧业生产。畜牧业是...  相似文献   

9.
黔东南州是我省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辖16个县(市)。境内清水江、都柳江、(氵舞)阳河(以下简称三江)流经11个县,流域总面积占全州地域的69.6%。三江流域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如科学地开发利用,不仅对振兴黔东南少数民族经济十分重要,而且在全省亦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青海是全国回族聚居的主要省份之一。青海的回族是我省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一个民族。全省共有回族53万多(1982年),占全省总人口的13.7%,约占全国回族人口总数的7.4%。主要分布在本省东部和东北部,以化隆、门源、民和、大通,湟中和西宁东关较为集中。其余各州、县均有回族散居和杂居。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除汉族外,还有苗、布依、侗、彝、水、回瑶、壮、仡佬、土家、满、自等46个少数民族。据抽样调查,1986年末全省总人口数为3025.8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数为952.5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数占全省总人口数的31.48%。全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有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418个自治乡。  相似文献   

12.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省份。除汉族外,还有苗、布依、侗、彝、水、回、仡佬、壮、瑶等九个少数民族和几十万未定民族成份的人口。到1980年止,全省总人口27,766,718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694,947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4.11%。 全省现有9个地、州、市和87个县。其中有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要靠两条:一条是科技进步,一条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物质手段,是最强有力的推动力量和巨大杠杆,因而,党的十三大把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科技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甘肃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有16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民族地区所占面积为17.5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8.73%。因此,确定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发展重点与相应对策,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事业,促进占全省总面积38%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民族地区的建设和甘肃的发展都有其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在实行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少数民族地区应当采取何种战略;九十年代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在全省经济发展中有何种地位;在全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中,民族地区应起什么作用;如何调动民族地区的一切积极因素,在九十年代使我省民族地区的经济有较大的发展,进一步缩小差距,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怎样处理民族地区与全省其它地区的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全省顺利实现第二个翻番的目标,这是摆在我省面前十分紧迫、艰巨和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一) 我们青海省是个多民族省份。在这七十二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除了汉族以外,还有藏族、蒙古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哈萨克族等六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八,而居住的地区则达全省面积的百分之九十八。这就不难看出,民族  相似文献   

16.
《源流》2009,(2)
位于南岭山脉西南麓、广东省西北部的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是广东的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它历史悠久,下辖12个镇3个农林场,全县总面积1200多平方公里,人口11.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65%以上,是全省唯一有壮  相似文献   

17.
我省共有4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123万余人。占我省总人口的34.6%。各少数民族大多聚居或分散在边远的贫困山区,主要分布在我省的武陵山、乌蒙山、大娄山和苗岭等高山地区。这种民族分布的格局及其居住的地理环境,促成了独特的民族立体生态农业经济。要加快我省的经济建设,必须发展民族地区立体生态农业经济。自然条件为民族地区谛造了立体生态的环境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山区是一个三维  相似文献   

18.
辽宁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满、蒙、回、朝鲜,锡伯等三十九个少数民族。据一九八二年全国人口普查,回族人口为239449人,在我省少数民族中居第三位。至目前为止,对回族何时进入辽宁,其来源,分布和居住特点等问题,因史料缺乏,鲜有问津者,在全国回族史、志的研究和编写中,仍有“关外无文”之说。  相似文献   

19.
从“三春杨柳”到“九夏芙蓉”,从《五朵金花》到《阿诗玛》。云南,一个美丽多情的地方。在这块总人口4287.9万的红土高原上,少数民族人口就达1415.3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3.41%,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在全省16个地州市、128个县市区、1602个乡镇中,有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197个民族乡,是全国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民族自治地方共78个县,占60.94%,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2%。“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天”。云南的美,是大自然的造化之美,是历史人文的恢宏之美,是多民族的风情之美……求发展民族之花绽光芒唐玄宗兼收并蓄…  相似文献   

20.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高原山区省份。境内山原辽阔,约占总面积的90%,平坝河谷地区仅占6%,在全省四千二百九十七万亩耕地总面积中,坝区耕地面积还不足30%,而分布在山区的耕地面积占到70%以上。全省居住着二十四种少数民族,人口约一千万,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3,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6。而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0%以上居住在山区。因此,开发山区,建设山区。发展山区经济,在我省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历史上,由于山地民族艰苦卓绝的劳动和历代一些稍为明智的统治者的经营,云南山区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其中,明代是云南山地民族得到承前启后、长足发展的重要时期。明朝统治者在云南推行了一套比较开明的政策,从而在客观上促进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发展。 过去。在明代云南地方史的研究中,大多注重坝区开发的研究,很少涉及到山区开发。笔者试图对明代云南的山区开发作一概述,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