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只有真正认识到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寻找其根源所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分析我国会计信息的危害,并从制度角度讨论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
虚假会计信息屡禁不止,防不胜防,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而企业会计管理工作薄弱是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原因,监督不力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间接原因,经济管理体制不完善、法律责任可操作性差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2013—2015年沪深两市A股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以消除应计利润影响后的会计—税收差异作为衡量企业避税指标,用盈余激进度衡量会计信息可靠性,分析企业避税程度与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关系,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企业避税程度对会计信息可靠性起负面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领导权结构、企业避税与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关系,研究发现,相比两职合一的公司,企业避税程度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负面作用主要体现在两职分离的公司。这对于深入研究企业避税与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为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提供一定的思路借鉴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现象严重,信息质量低下,对我国经济管理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比较不同国家及国际组织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对上市公司披露会计信息的质量与政府监管机构、注册会计师之间的行为过程进行博弈分析,可以找出会计信息造假的深层原因。要克服会计信息造假的问题,必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监管效率,降低政府监管机构的监管成本;同时,要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并加大监管奖惩力度。  相似文献   

5.
从企业供需的角度分别以广义和具体两个方面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从加强会计规范建设、理顺各方的利益关系以及强化契约关系等方面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并相应地提出了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为减少会计信息失真提供可能,从而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会计信息市场。  相似文献   

6.
从上市公司会计的多个信息披露的角度入手,构建了一个会计信息质量的综合指数,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规模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对上述相关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并不一致;独立董事规模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关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系统回顾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论述的基础上,着力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进行解读,并探讨了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会计信息的边际生产成本很低,排除费用很高,且其对抗性弱、排它性弱,使得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后,不仅现有的投资人受益,潜在投资者及政府也能因此受益,从而有利于整个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但是,会计信息的外部性使会计信息生产的成本没有完全得到补偿,会计信息生产者缺乏激励,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刺激会计信息生产则会出现会计信息供给不足.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完整,成为管制方的主要问题.本文阐述了博弈论在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研究中的优势,并运用博弈论对会计信息披露方和管制方的成本效益关系进行了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9.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困扰已久,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产生这一顽疾的原因从会计法制、会计管理体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从契约理论的角度分析,证券市场是金融契约交易的场所,为达成和维持金融交易契约,引致了会计信息供给契约的签订和维持。会计信息供给是证券市场金融契约中的上市公司履行契约义务的一种行为;会计信息供给是契约维持的一种机制;会计信息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本质上也是一种契约关系,并且是契约成本较小的信息供给契约。我国证券市场的会计信息供给契约还存在一些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契约设计的失当。  相似文献   

11.
由商品价格与商品使用价值的变化引伸出价值规律与价格形成的矛盾,针对商品生产与资本生产、资本生产的连续性、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互相影响及供求关系的分析,可以提出价值规律与价格形成过程矛盾产生的原因,将这个分析应用于现实的市场经济现象,会加深对政治经济学概念实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针对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价值这一传统的劳动价值论观点,从简单的商品交换模型入手,分析得出:商品的价格既决定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即价值,也决定于购买者对商品使用价值即效用的评价。以这一结论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商品交易给买卖双方带来的好处即经济剩余。最后简单地分析了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价格确定以及劳动力买卖所产生的经济剩余。  相似文献   

13.
商品拜物教是附带于商品生产这种生产方式本身的固有性质。由于商品生产本身的二重性,使得商品世界中人与人的关系被颠倒为物与物的关系,并实则被同化为商品之间的价值关系。而商品价值形式自身的矛盾本性,在将商品生产者的主体创造力量凝结为社会化的价值实体之际,其幽灵般的价值对象性之对象化的过程,必然地衍生出一系列颠倒性及与之相适应的拜物教幻象。  相似文献   

14.
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即所谓商品价值二重性.是马克思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石.自八十年代初,国内哲学界将价值从经济学范畴中"解放"出来,试图建立独立的哲学价值学体系以来,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学说,便与价值学发生了密切关系.本文试图从新的路径探索哲学价值与商品价值的关联,提出与商品价值二重性相对应的文化价值二重性命题,将商品价值纳入到一般价值学中来,以建立符合社会科学原则的现代价值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发育和成长的不同阶段,商品流通渠道的功能将随着渠道组织结构、渠道管理水平、消费方式、渠道设施、信息技术等因素的变化而出现变异。在市场经济初级阶段,流通渠道的基本功能就是连接生产与消费,促成商品销售,实现商品价值。在市场经济的完善和成熟阶段,流通渠道将越来越多地引导生产和消费,通过商流、物流、信息流的传导与组织,挖掘和创造商品的新价值,提升原有商品的价值,从而使“渠道价值”越来越大。本文主要论述渠道功能在不同阶段的差异及表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研究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价格、生产价格的形成、价值与价格关系的基础上 ,认为马克思关于确定商品价格 (不是价值 )的理论与微观经济学中确定商品价格的理论是相似而不是对立的  相似文献   

17.
斯大林从社会主义条件下两种公有制的并存论证了保持商品货币关系和利用价值规律的客观必然性及其重要意义.但他只承认消费资料是商品,不承认生产资料是商品;只承认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商品流通有一定调节作用,不承认它对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作用.因此,他还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把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邓小平创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则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重大经济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8.
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关系的静态和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分析,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之间存在以下关系:(1)商品流通从四个方面决定货币流通。(2)货币流通并不是商品流通的消极结果,它能从两个方面反作用于商品流通,从一个方面决定商品流通。(3)分离与耦合是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动态关系的两个侧面。分离是货币职能深化和信用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耦合则是发达商品经济和风险利益机制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商品经济已经十分发达,在那个时代的一些思想家,如管仲、墨子、司马迁都在发展商品经济方面提出过许多非常值得借鉴的经济观念。在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也还要重温这些观念,深化市场经济领域的改革,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商品包装中文字设计的不同形式、风格和内容,指出包装中文字设计的目的和最基本的功能是信息的传播,文字与其他设计元素相结合后,能更好地表达设计主题和构想,还能起到美化商品、宣传商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