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西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9月13日至14日,由西藏民族学院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西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学术讨论会在古城咸阳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北京、西藏、陕西、四川、甘肃、青海、福建等省区的四十余位学者、专家。会议共收到论文22篇。现将本次学术讨论会论文及代表发言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研讨藏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议题的意义 与会者认为,任何民族在向现代化进程中,都要回答和解决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现代化问题。藏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藏族社  相似文献   

2.
2012年8月2日至8月4日,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研讨会共有来自中国、日本、蒙古、印度、英国、法国、意大利、匈牙利、瑞士、德国、挪威、美国、澳大利亚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267名藏学学者出席会议,其中中国学者191人(含港台学者10人),国外学者76人.会议共收到论文238篇. 8月2日上午,第五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开幕式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多功能厅隆重举行.开幕式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于事游洛屏主持.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于事拉巴平措、中国西藏文化保护协会副会长斯塔、西藏社会科学院院长白玛朗杰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相似文献   

3.
张宁  黄维忠 《中国藏学》2016,(4):180-199
正2016年8月2—4日,由中国西藏文化保护发展协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西藏社会科学院共同举办的第六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共计325位学者出席本届研讨会,其中国内学者216人,海外学者109人,会议共收到论文416篇,选定308篇。本届研讨会继续秉持"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办会理念,深度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充分展示藏学研究最新成果,进一步探讨藏学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
李国栋 《民族研究》2004,(4):106-106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召开的“安多藏区藏族文化面向二十一世纪学术研讨会”于 7月 7日至 1 0日在兰州大学举行。来自北京、西藏、辽宁、四川、贵州、青海、甘肃等省市的 6 0多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以“安多藏区区域文化、游牧经济、社会变迁、旅游文化与现代化、藏传佛教文化、城镇化建设”为主题展开讨论。会议收到论文 4 6篇 ,提交的论文涉及历史、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十几个方面。此次学术研讨会为学者提供了一个进行学术交流、加强学术联系的平台。先后有 2 0余…  相似文献   

5.
班珠 《中国藏学》2012,(3):218-219,2
2012年8月2日至8月4日,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西藏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研讨会共有来自中国、日本、蒙古、印度、英国、法国、意大利、匈牙利、瑞士、德国、挪威、美国、澳大利亚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267名藏学学者出席会议,其中中国学者191人(含港台学者10人),国外学者76人.会议共收到论文238篇.  相似文献   

6.
藏学研究三十年赤来道吉藏学是什么─—三十年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已有突破藏学是一门国际性学科。而中国是藏学的故乡,西藏是藏族文化的发祥地。作为一门独特的综合性学科,我国学者从事藏学研究已源远流长。大量藏、汉文献资料表明,有关西藏历史文化研究的开端,...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9月19—21日,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青年藏学会承办的首届全国青年藏学研讨会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开幕。此次会议以"新时代、新思考、新使命"为主题。中央西藏工作协调工作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斯塔同志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郑堆同志发表主旨讲话。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北京、全国各地包括台湾和香港等地的70余位青年学者参加。斯塔同志指出,当代中国藏学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建立、繁荣和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为中国藏学  相似文献   

8.
熊文彬 《中国藏学》2005,(1):108-111
2004年9月3-7日,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了为期5天的"第二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大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藏族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四川大学、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和美国<东方艺术>杂志社等5家单位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藏学的故乡,西藏是藏族文化的发源地。为促进藏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定于今年八月在拉萨召开藏学讨论会。这次会议以探讨藏族文化的形式和发展为主要任务,同时研究如何使藏学更好地为西藏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会议准备邀请国内知名的藏学专家、学者参加,予计有六十多位藏学界的代表欢聚一堂,探讨学术问题,交流学术成果。通过这次讨论会,必将加  相似文献   

10.
正藏族历史研究是国际藏学研究的传统领域,也是相关研究成果最为丰富的藏学研究领域之一。自新中国建立以来,藏族历史研究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从基础资料的大规模搜集整理到专题史、通史研究成果不断问世,可以说藏族史研究一直是我国藏学研究的最强领域之一。《西藏通史》无论从字数、卷数、参与作者人数、史料运用、体例设计、涉猎内容等方面都超过了前人,可以说是集大成  相似文献   

11.
拉巴平措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藏学家,长期从事藏族历史、宗教、文化和藏学理论研究,为我国的藏学研究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也见证了西藏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文章回顾拉巴平措先生从事藏学工作的经历,介绍了他的学习和研究情况,以及他长期对于藏学研究尤其是西藏历史研究相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由四川大学、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和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共同召开的“西藏和其他藏区现代化道路选择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1 1月 2 7至2 9日在成都举行。来自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陕西、江苏、北京等地二十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 5 0多位学者和专家出席会议。会议收到论文 3 0余篇。会议围绕西部开发过程中西藏及其他藏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会议认为 ,藏区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结构上的非对称性特征 ,要求在政策上应区别对待 ,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 ,采取不同措施。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藏区现代化发展的目…  相似文献   

13.
在区党委和政府的关怀下,拉萨藏学讨论会经过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胜利结束了。这次讨论会精英荟萃,群贤云集,各抒已见,畅所欲言,既检阅了队伍,又交流了成果。藏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藏学研究对于繁荣藏族文化,促进藏族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中国是藏学的故乡,西藏是藏学的发祥地,藏学研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相似文献   

14.
《西藏历史地位辨》出版座谈会于1996年2月29日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举行。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民族出版社共同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关方面领导、藏学专家、学者及长期在西藏工作的同志就藏学研究工作者王贵、喜饶尼玛、唐家卫合著的《西藏历史地位辨》一书进行了热烈讨论,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此书史料翔实、论据充分、笔锋犀利,是一本较全面、系统地批驳“西藏独立”论的专著。  相似文献   

15.
中国藏学四十年的发展与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9年3月28日,国务院命令“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地方政府职权”,西藏封建农奴制寿终正寝,经过民主改革,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40年来,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藏学研究事业与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一样,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蓬勃发展,在继承和弘扬藏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藏学研究历史源远流长,其研究成果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推动西藏社会的进步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黑暗、落后的封建农奴制不仅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长期停…  相似文献   

16.
<正>2023年8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七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届研讨会有来自中国、日本、德国、美国、法国、英国、奥地利、澳大利亚、蒙古、挪威、印度、尼泊尔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320人参会,会议共收到论文370篇。8月14日上午,第七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开幕式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多功能厅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7.
1999年5月18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举行座谈会,邀请在京的部分藏学专家、藏族学者、十八军老战士和民主改革的亲历者等,纪念西藏民主改革四十周年,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学术研讨。与会代表畅谈了对民主改革的感想和认识。一致赞扬四十年前西藏高原上发生的这场惊天地泣鬼神、举世瞩目的社会大变革——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百万农奴自己解放自己的民主改革运动。从此,西藏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的新西藏,开辟了康庄大道。专家学者们认为,研究西藏民主改革的历史及其重大意义,已成为藏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将座谈会的部分发言摘要发表,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关于开展西藏学研究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的优秀民族之一。藏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璀灿的古代文化。它所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不仅在国内是少有的,就是在全世界也占有重要地位。国内外对藏族的历史文化进行研究,形成一门所谓的西藏学或藏学是当之无愧的。“西藏学”或藏学这一名称在国内还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主张不使用它,理由是:第一,这是个外来的名称:第二,它的含义不明确,不如干脆使用“藏族研究”这  相似文献   

19.
藏族是我国各民族大家庭中光荣的一员,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自公元7世纪初藏文创制以来,一千三百余年来,无数藏族学者撰写了大量的各类著作,留下了内容丰富的各种典籍、资料。目前,对于藏族历史、文学、语言、宗教等方面的研究,已形成了一个专门的世界性的学科——藏学。近年来,随着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我国学者在西藏学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一批专著、译著相继问世,更多的藏文史料正在被译成汉文等多种文字。随着藏学研究的开展,藏文专有名词汉文译名的规范化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工作之后,我国不少人口研究工作者,以这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为准,进行实地调查并结合经济文献资料,对包括西藏在内的藏区的人口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撰写了一批理论联系实际的论文,推动了我国藏族人口学的研究。这是很有意义的。对藏族人口进行研究,这是中国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近一个时期以来,藏族人口问题为许多人所关注。流亡国外的西藏分裂主义集团和反华势力以所谓西藏人口问题为幌子,妄图干涉我国内政.这是绝对不能容许的。本刊发表的这组论文以大量精确翔实的资料和科学的方法,从不同的侧面和层次论证了藏族人口的历史和现状的真实情况.毫无疑问,那些诽谤与谎言将不攻自破。本刊一向关注包括西藏在内的藏族人口问题,希望专家学者对藏族人口予以更多的关注,促进藏族人口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