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解放军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军队机关公文有十二个文种,每一个文种都承载着军队机关工作的特定事务,在日常工作中公文写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军队机关的工作效率.公文的写作从标题开始,明确、标准的公文标题是写好军队机关公文的第一步,因而标题的规范化问题是公文写作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条例》第二章第十条第五款规定:"标题应当准确概括公文内容,根据需要标明发文机关名称和公文种类."2006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军队机关公文格式》中要求"标题用二号小标宋体字标识,位于红色反线下空一行,分一行或者多行居中排列;回行时,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上述标准是现行军队机关公文处理的法规性文件对于标题拟制提出的基本要求.考察现行军队机关公文写作实践案例,目前军队公文标题还存在着一些失范的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存在繁简不合理的情况.一般在基层部队的公文标题中我们常见一些正文短而标题长的公文,特别是一些刚从事公文写作的同志处理公文标题容易出现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是过于重视在标题中完整表现正文意思,而忽略了公文标题要高度概括的基本要求,出现了标题繁长、头重脚轻的现象.与之相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正文长而标题过简.这在通知、通报、请示这三类文种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它们通常正文较长,但标题则仅以"文种"出现.这样既不便于阅读,也导致公文写作明显失范,影响到公文的使用效力和严肃性.  相似文献   

2.
标题是一篇公文的眉目,它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要素组成。标题中的发文机关和文种是固定的,事由则是千变万化的,它的拟写是公文标题写作的重心和难点。俗语说“题好文一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3.
标题是公文写作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对公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和提示,起到标明提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办文工作人员往往重视标题是否体现公文的主旨,但忽略其规范性,常出现发文机关名称多写或漏写等不规范现象,影响公文的效用。文章结合实际工作,全面分析公文标题常出现的不规范现象,并进一步分析原因,探讨规范标题写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由于公文写作的工作量很大,所以人们为了达到言简义丰的目的,往往会使用一种比较简略的语言表达形式,即缩略语。2012年新颁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三章“公文格式”第九条第四款规定,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与该条例配套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在“7.2.4发文机关标志”中作了同样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专家答疑     
问:在实际工作中,怎样写好转发类通知的标题? 答:转发类通知含有:用于批转下级机关公文、转发上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公文与印发(发布)本机关公文的通知。这类通知的标题与一般公文标题不同,一般公文标题的结构包括:发文机关(作者)+内容(事由)+文种(公文名称);  相似文献   

6.
王永春 《领导之友》2014,(12):46-48
正《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正确使用发文字号是规范公文写作的重要方面。发文机关代字(以下简称代字)是发文字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由机关代字与发文性质代字构成;机关代字又由机关代字与机关职能部门代字构成;发文性质代字,常用的有"发""字""函""呈""复""报""电""文"等。编制发文字号,关键  相似文献   

7.
公文以其独有的方式对发文机关媒体形象的塑造施加或好或坏影响,对此,发文机关不可不察,不可不慎。发文机关欲籍公文来塑造自身正面媒体形象,就必须认真对待公文写作,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公文写作的工作量很大,所以人们为了达到言简义丰的目的,往往会使用一种比较简略的语言表达形式,即缩略语。2012年新颁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三章"公文格式"第九条第四款规定,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与该条例配套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在"7.2.4发文机关标志"中作了同样的规定。事实上,不仅是公文的发文机关标志,公文的正文同样要求缩略语的使用要规范。那  相似文献   

9.
《办公室业务》2006,(3):45-45
中国公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栾照钧先生的三部公文专著《公文病误矫正指南》、《公文写作逆释答疑300题》、《公文标题拟制技法与病例评改》凝聚公文写作与病误矫正之精华;评改的病例涵盖各级各类机关(单位)公文,因实用性强而深受读者欢迎,在2005年10月第五届中国秘书科学论坛著作评选中荣获一等奖。《指南》早已脱销,这次通过修订和增补,既纠正了原书中的版误,又充实了许多必要内容,使这部公文写作工具书、  相似文献   

10.
公文写作有一定规律可循,公文对应文种的行文规范便是其中的规律之一。关于公文对应文种的行文规范问题,笔者在《公文写作逆释答疑300题》及《公文标题拟制技法与病例评改》两著作中都有所强调。之所以反复强调,是因为遵循公文对应文种的行文规范,对于实现各级机关公文的规范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栾照钧 《秘书之友》2013,(12):30-33
转文式通知标题中,有一种病误属于被转发文标题和拟文机关词语衔接不当的类型。其主要特点是:通知标题中发文机关和事由中间未省略“关于”,被转发文标题没有“关于”。其基本格式为:发文机关+“关于”+“转发”+被转发文的拟文机关+被转发文标题+“的通知”。此病误往往导致标题不通顺、  相似文献   

12.
<正>任免通知主要用于任免或聘任干部。它是上级机关在任免下级机关的领导人或者上级机关通知任免事项时,需要下级机关知道时发出的一种下行公文。它是通知中的一种最常见类型,其内容相对单一,写法也较为简单。但任免通知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还是有一些值得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一、标题。任免通知在标题的写作中一般采用公文写作常用的三要素标题形式。但在标题的写作中,标题  相似文献   

13.
<正> 标题是公文的“眼睛”,一则好的公文标题,除了必须按规定具备发文机关名称、公文主题(发文事由)和文种三个组成部分,满足“要素齐全”的基本要求外,还应力争做到“准确、简洁、规范”。 一、准确。就是说,公文标题要准确地体现公文的性能、任务、特点和行文的方向、目的,做到题文相  相似文献   

14.
杨墨 《秘书之友》2014,(6):42-43
正栾照钧先生在《秘书之友》2013年第12期《转文式通知标题中词语衔接不当实例矫正》一文中指出:结构为"发文机关+‘关于’+‘转发’+被转发文的拟文机关+被转发文标题+‘的通知’"(以下称为"原格式")的标题是错误的,认为"此病误往往导致标题不通顺、有歧义、表意不明,从语法角度分析,系被转发文标题和拟文机关之间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所称的"公文标题",专指党和国家公文处理文件所规定的狭义法定公文的标题。"公文标题结构原理",是笔者在长期研究公文标题的基础上,于2012年为深入贯彻《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而出版的《公文写作与评改禁忌大全》一书中提出的全新概念。为使这一原理在理论上得以升华,促进公文标题规范化,本文特作专题研讨。一、公文标题结构原理的显著作用长期以来,公文标题不规范的问题尤为严重,而在理论研究上,至今仍然需要破解好诸多难题。公文标题规范除文种使用正确而外,主要表现在公文标题结构规范方面。  相似文献   

16.
<正>公文以其独有的方式对发文机关媒体形象的塑造施加或好或坏影响,对此,发文机关不可不察,不可不慎。发文机关欲籍公文来塑造自身正面媒体形象,就必须认真对待公文写作,确保公文写作质量,确保所发公文能经得起媒体的"放大"考验,挑不出毛病,确保所发公文能为下属或公众所接受、所认可、所执行,这样公文在塑造媒体形象的过程中才能发挥积极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党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中,相当一部分同志因缺少公文写作基本功的训练,很难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把握公文写作的特征和规律,致使写出的公文不够规范,其中不少方面有违公文管理法规。这种现象若不尽快解决,对于实现公文管理的科学化,进而推进各项工作十分不利。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公文写作并非易事。因为难,许多机关干部提到公文写作常常望而却步;因为苦,许多高手提到公文写作往往百感交集。我对公文写作的感悟与许多同行一样,我将其总结为四个字“酸甜苦辣”。作为机关干部,公文写作是必修课和基本功,在写作实践中,既要正确对待其中的“酸甜苦辣”,又要注意处理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党的机关公文和行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与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有着与其他文种截然不同的写作规范和格式。受现行应用文写作教材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影响,众多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只涉及了行政公文,而忽略了党的机关公文。本文根据《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最新规定和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20.
文种,即公文种类,又称公文名称。虽然它仅仅为公文标题的一个组成部分,字数很少,但却具有深刻内涵与广泛用途。国务院秘书厅在1957年10月3日印发的《国务院秘书厅关于公文名称和体式问题的几点意见》中指出:“不同的公文名称,反映着不同的目的要求,也反映着行文机关之间的关系和发文机关的权限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