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专业化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着就业指导机构缺乏专门化、职业化,就业指导队伍不专业,就业指导内容系统化、科学化程度不够,就业指导模式相对封闭粗放,就业服务体系市场化、社会化、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高校在办学规摸的不断扩大以及就业市场格局已然变化的今天,其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毕业生的求职成功率,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这就要求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从专业化层面来设置专门化机构、建设专业化队伍、创建系统科学的就业指导内容和全程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变革就业指导模式、提高就业服务体系市场化、社会化、信息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在就业压力日趋激烈的今天,高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不是短期行为.高校应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贯穿在学生就业指导全过程,并作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核心内容,以提升学生就业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高校辅导员对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就业压力急剧增大,高校辅导员应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实施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帮助学生确立个人职业生涯目标,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改善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指导大学生就业技巧,构建信息化就业平台,收集毕业生就业信息,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4.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长期以来一直倍受多方关注,要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离不开一个全面、系统的多功能大学生就业信息化平台.本文构建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化平台由数据支持模块和功能应用模块组成,能够实现就业工作的信息数字化、指导大众化、交流互动化、评估个性化、工作电子化、办公无纸化,能更好地为多方提供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大学生就业指导也不单指对择业技巧的指导。本文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出发,分析了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现状,提出了构建课程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并从教学规划、教学形式、教学管理和理论研究等几个方面对构建新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成熟的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大多采用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的方法,形式较为单一。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方法,可以利用自身的特点,发挥学科优势,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以弥补传统模式和方法的不足。应结合社会工作中小组工作方法、个案工作方法的运用,满足大学生对于学校就业指导的需求,及时解决大学生在求职及求职准备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大学生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摆在了高校突出的重要位置.辅导员作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参与就业指导工作方面有诸多有利条件,但目前亦存在不.少问题与困境.充分调动和发挥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对于当前解决就业指导教师匮乏的问题,以及全面提升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实现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具有重要意义.就业工作是高校的生命线工程.从政府到社会到高校,为了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的就业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从高校辅导员的角度出发,谈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校改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之所以日益严峻,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在对目前大学生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就业指导体系等建议,以期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的重要职责.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实效性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构建高校就业指导精准帮扶体系,即树立"以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就业指导对象不仅面向毕业生,而是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在全校实施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从而提高指导效果,提升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0.
六稳六保政策的提出,把就业工作提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高质量的就业成为就业工作的新要求.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之一,既承担着指导学生就业的重要作用,也承担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信息化给该课程教学提出了新问题,也提供了新路径.信息化背景下,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精准施教,提升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有助于大学生就业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贵阳市乌当区信息化发展实践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政府信息化、农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信息产业以及社会信息化等内容.乌当区信息化发展的特点是以政府主导、鼓励信息生产、强调信息管理、信息人员培训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并阐明加强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一直高度重视发展信息产业和提高国家的信息化水平。信息产业方面,近十年来,中国软件产品收入、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呈增长之势;电信业务收入增长较快,网络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东部地区电信产业发展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水平较低。数字经济发展给中国信息产业带来机遇和挑战,也暴露出信息产业在满足数字经济发展要求方面存在不足。信息化方面,工业软件与工业互联网正在交汇融合,工业互联网领域出现全新的商业模式;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深刻影响着传统行业数字化进程;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规模扩大,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已经形成;大数据环境下,中国信息化发展依然存在短板和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未来,中国需要加快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产业产品和设备能效;突破工业软件行业技术瓶颈,加快实现软件迭代、算法改进和技术升级;优化信息产业布局,加快建设信息产业集群,服务数字经济发展;加强信息产业技术和产能的国际合作,构建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论网络政治动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社会团体或个人为达到特定政治目的利用网络技术平台进行的网络政治动员,具有迅速快捷、影响范围全球化、政府控制困难等特征.网络政治动员既能促进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效度,也对国家的政治稳定构成了威胁,并为一国干涉他国内政提供了最便捷的政治传播技术平台.国家一方面要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民主政治的充分参与性,积极回应网民合理的政治诉求,引领积极的网络政治动员;同时也要采取积极的"制动"措施,依法采取有效措施果断瓦解破坏性和颠覆性的网络政治动员.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简称IT)科学是当前最前沿的科学,而IT术语翻译的规范化也随着其技术的发展而成为必然。文章旨在当今IT术语一词多译现象泛滥的背景下,以张美芳教授IT术语翻译三原则为指导探讨IT术语翻译的规范方法,并通过范例分析初步检验其原则运用于翻译实践的适用性,认为,其原则可以解决或修正IT术语翻译中的部分问题。而IT术语翻译标准的厘定还需相关各方做出更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IT外包过程本身就是知识转移的过程,因此在IT外包的研究中有很多关于IT外包知识转移的实证研究,然而研究的结论却不尽相同。文章通过建立IT外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利用元分析方法定量综述IT外包知识转移与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探讨知识、转移主体、转移情境、转移媒介等特性对IT外包过程知识转移的影响,以期综合并统一IT外包中知识转移的各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快速有效地沉淀知识转移的相关理论,并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受经济社会和IT市场发展的影响,高校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至关重要。分析影响就业竞争力的因素,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社会培养优秀的IT人才,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IT治理与企业IT风险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企业对IT资源的依赖也越来越大,IT资源成为企业发展和获取竞争优势的使能器。然而企业的这种依赖性越强,IT资源带给企业的风险就越大,只有良好地理解并管理IT风险,企业才能最大化实现自己的利益。IT治理有助于保持企业战略与IT战略的一致性,帮助企业确立全面的IT资源管理架构以及建立精确的衡量指标体系,从而使企业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IT风险。  相似文献   

18.
关于"IT投资是否能提高企业生产率"这一命题,学界一直众说纷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研究建立在IT投资能对企业生产率产生直接影响的假设前提之上,而忽略了IT作用于企业生产率的中间过程。IT投资必须与企业内部生产环境相吻合才能提高企业生产率,IT投资转化为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内部因素包括企业管理特征、企业员工特征及企业结构特征;外部因素指的是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9.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正在使教育模式发生第三次质变 ,传统教育的三大基石 (阅读、写作、计算 )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这要求我们的教育观念也要随之变化。要树立通才教育思想 ,加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充分利用信息高速公路为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与中学政治课程整合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信息技术与中学政治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和现实性、理论基础及基本模式 3个方面 ,对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信息技术与中学政治课程整合的策略进行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