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琴 《经营管理者》2013,(20):36-36
随着对村委会选举贿选现象研究的不断深入,村委会换届选举中的贿选特征也变得清晰。村级选举中的贿选特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贿选现象屡见不鲜;第二,贿选形式多种多样;第三,贿选主体纷繁复杂;第三,贿选的投资逐渐增加;第五,贿选与其他违法形式并存。认清村委会换届选举中的贿选的特征,对村委会换届选举贿选的治理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琴 《经营管理者》2013,(20):202-202
屡禁不止的村委会选举贿选现象严重损坏了我国的村民自治,并且给民主政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村委会选举中贿选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影响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第二,延缓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速度;第三,影响农村正常的生活秩序;第四;挫伤农民参与选举的热情;第五,威胁其他机构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3.
项村治 《决策》2014,(9):42-44
虽然之前的调研中一再遇到村委会选举中的贿选案例,也听说了很多关于贿选的信息,但到浙江绍南镇调研,看到贿选之普遍,还是相当吃惊。 大吃一惊背后 据绍南镇的工作人员介绍,绍南镇在选举中出现贿选的苗头是1995年,2005年贿选即已十分普遍,那时绍南镇的行政村还没有合并,每个村的规模只有几百人,贿选金额一般只有几万,十几万元,额度比较小,且只限于村委会选举。  相似文献   

4.
"贿选"是村民自治进程中经常可见的现象。贿选的成因有许多,其危害是严重的,但并不是不可以治理的。治理"贿选",法律规制是社会治理的前提和基础,为社会治理提供法律依据,可以规范村委会选举,引导村民自治走上法治轨道。但是,从根本上治理"贿选"不能单纯依靠法律规制,只有从"贿选"现象背后充分发掘其产生的真实原因,多角度多层次进行社会治理,才能有效的解决贿选问题。  相似文献   

5.
桂玉强 《领导科学》2007,(22):44-45
农村实行村民自治以后,村委会干部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乡镇对村的影响力、控制力减弱了很多。在一些地方,当选村委会干部的有的是老人,他们习惯于老办法、老套路;有的是老好人,他们不办事也不得罪人,工作局限于推推动动;有的是能人,他们发展经济有思路,但个性太强,不容易管理;有的是家族带头人,他们往往由村里人口多的一族选出来,只维护自己家族的利益;有的是恶人,他们往往由一些对村党支部有意见的村民选出来,专门跟村党支部对着干。现在,部分地方还出现这样一些现象:穷村的村委会干部没人干,因为人们觉得没什么收益;富村的村委会干部大家抢着干,出现了贿选、恶势力操纵选举等问题;有的当选者自己有企业,怕干工  相似文献   

6.
《领导决策信息》2008,(43):26-26
贿选成村民自治一大难题目前,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贿选"现象有增多的趋势,贿选已成为影响村民自治的一大难题,2005~2007年有8个省份认为选举中存在着贿选情况,较2001-2003年增加了6个省份。  相似文献   

7.
贿选现象与选举制度改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贿选现象发生的规律性所谓贿选,即贿赂选举,通常解释为用金钱、物质收买选举工作人员或选民,以取得选票或改变选举结果的行为。[1]贿选是近代民主选举活动普及过程中产生的政治腐败现象。从政治史角度看,贿选现象普遍存在于政治民主化的早期阶段。18、19世纪的英国和美国、二战以后的日本,近年来的菲律宾、泰国等都出现了贿选频繁发生的现象。[2]中国近代史中也不乏贿选丑闻,如1923年直系军阀曹锟为当总统,向600多名国会议员行贿,最后得逞,成为“贿选总统”,并且炮制了“贿选宪法”。[3]在当代,我国台湾…  相似文献   

8.
在干部任用中产生了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现象之后,又出现了拉票、贿选问题,这成为用人腐败的一对孪生兄弟,对干部工作的民主化建设造成极大的干扰。对于应该怎样认识和整治拉票现象,笔者试谈如下几点体会。一、拉票、贿选的产生和蔓延应当说,拉票和贿选既相同,又不同。拉票拉的可能是选票,也可能是评议票或测评票。贿选是参选人在选举过程中以物质的或金钱的投入(包括承诺)拉选票。贿选在其能动性的表现程度上,较之拉票更为强烈、更为功利。所以,将拉票和贿选分开表述可能更为严谨。  相似文献   

9.
村民委员会选举是当前我国农村问题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复杂、敏感、涉及范围广泛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由于有关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和村民的法律意识淡薄,当前我国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存在贿选选民拉人情票、选前许诺开空头支票、宗族黑恶势力参与选举、个别领导干部干预选举和暗箱操作瞒天过海等严重问题,因此,解决当前我国村民委员会选举存在的问题将是理论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自推行村民委员会直选制度以来,全国许多地方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贿选事件。近年来,"村官贿选"现象呈现日趋增多的态势,"村官贿选"行为也出现很多新的变化。村民委员会选举中的贿选行为极其盛行,违背了广大农民对基层民主建设的期望,严重挫伤了村民参  相似文献   

11.
选举只是民主的一小部分,权威力量的支持保障与做实民主内涵都不可或缺。辽宁省北镇市赵营子村农民李东辉虽当选上村委会主任,却因曾送两瓶酒和一个菠萝被举报"贿选",始终无法任职。一怒之下他将举报人一家5口全部杀害,制造了辽西地区近十年来最恶性的血案。  相似文献   

12.
贿选伴随着选举制度而生,是选举制度内的非正当竞争手段。贿选是政治的毒瘤,阻碍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选举制度的发展过程就是防范贿选思路措施的不断成熟过程。考察英、法、美、德、澳大利亚等民主选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12,(7):17-I0001
“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大目标之一,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处于最基层的村干部的作用举足轻重。但一些地方在农村基层换届选举中,存在违反规定,不正当竞争,贿选或以暴力相威胁,“拳头”选举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4.
李漠 《领导文萃》2007,(7):47-50
拜关帝不贿选 鼎美村是闽南地区以胡姓为主的村庄,村党支部副书记郭丽惠告诉《小康》记者,2006年8月,鼎美村进行村委会换届选举时,村民胡辉煌与胡建标竞选村主任。为防止贿选,村党支部和老年协会都做了大量工作,要求他们不要贿选,  相似文献   

15.
村民选举的十大症结与行为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兴国 《领导科学》2006,(18):46-47
多年来,我国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一直在探索中发展,选举程序不断规范,选举质量不断提高,选举方式更加透明,这使得村委会选举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的轨道。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值得认真分析和思考,以求找到解决的途径与办法。一、村民选举中的十大症结一是“控”选举。有的竞选者为了控制整个选举,确立自己竞选的优势地位,在制定村委会选举办法、投票方式时,就设置对自己有利的条款,增大自己当选的概率。有的竞选者为了使自己在村民代表的推选中占优势,以所谓“抓阄”的办法来确定村民代表候选人。二是“赢”选票。有的竞选…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北镇市赵营子村农民李东辉虽当选上村委会主任,却因曾送两瓶酒和一个菠萝被举报“贿选”,始终无法任职。一怒之下他将举报人一家5口全部杀害,制造了辽西地区近十年来最恶性的血案。  相似文献   

17.
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筑"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时值"十三五"开局之年,换届选举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贿选似乎与选举如影随形,必须严加防范、严厉惩戒。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深刻吸取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和四川南充拉票贿选案的教训,以‘零容忍’的政治态度、规范严谨的法定程序、科学有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村委会抉届选举是村民自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农村民主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农村管理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三年一届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已经进行了八届,从选举形式到实质内容、从观念到具体实践,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但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结合2012年2月第九届河北省XX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通过实地调查,对村委会换届选举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村委会换届选举过程,加强村民自治的民主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自然环境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但是,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四川南充拉票贿选案的发生,充分暴露了一些地区受到污染的政治生态现状。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成为当前地方党委、政府的首要政治任务。今明两年,全国省市县乡四级领导班子将陆续换届,我们一些地区必须在哪里跌倒就在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11,(31):24-26
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总结近年来整治用人不正之风的实践经验,针对换届中容易出现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干扰换届秩序等问题,明确提出“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的纪律要求,“用铁的纪律”确保换届风清气正。4月11日,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对有关地方查处的山西省太原市原市长张兵生违反选举纪律、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油洋乡干部严某贿选问题等两起违反选举纪律案件进行了通报。另外,各地结合本地实际,细化纪律要求,强化监督,多措并举,保障换届环境风清气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